申城的商场、地铁里,近期出现了不少有趣的“小盒子”:有像电话亭一般的迷你唱吧,也有像鸡蛋壳一样的VR体验,更有不算新鲜却人气大涨的娃娃机。这些仿佛有着魔力的大小“盒子”,填补了人们碎片时间中的娱乐空白。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周蓓君
放胆探索
超乎想象的VR体验
VR是时下的热门词,究竟什么是VR?其实,VR是Vir⁃tualReality的英文缩写,即虚拟现实。这是一种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在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可用于多个领域,但在娱乐方面的发展特别迅猛。
目前市场上的VR体验,主要有蛋椅类VR和可行走类VR两种。在商场内较常见的VR设备以蛋椅类为主。坐在蛋椅内有什么感觉?记者在一家商场的VR体验区,体验了一次蛋椅类VR,其真实感超乎想象。
VR蛋椅大多是白色外壳,内部红色软垫,显得科技感十足。坐进蛋椅后,首先要系上安全带,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戴上VR眼镜,如果是操控型游戏,可以握着蛋椅两旁的手柄。记者选择了一款名为“荡秋千”的游戏,无需操控。当游戏开始后,VR眼镜显示出一个户外花园的场景,随后镜头开始逐渐上移,同时,蛋椅也根据秋千晃动幅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抖动。当秋千越荡越高时,记者心率明显加快,特别是从高处落下时,失重感犹如坐在过山车上一般。当秋千进行360度旋转时,记者不禁发出了惊恐的尖叫声,其感觉强烈且真实。
整个体验时间约为5分钟,而实际情况是,记者体验了1分钟便不得不拿下VR眼镜,以避免更为强烈的失重感和晕眩。当然,也有其他游戏可供选择,每个人的游戏反应也有所不同。这类蛋椅类VR一般体验时间在5到10分钟,价格在20至50元不等。
“VR游戏真实感强烈,一些探索型的游戏孩子也可以玩。”毕先生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去VR体验馆。他表示,除了蛋椅之外,他们更多选择可行走类的VR游戏:“孩子很喜欢玩‘海底世界’和‘滑雪’,我比较喜欢玩射击类。”与电脑游戏相比,戴着VR眼镜,手握操控杆,在空间中自由移动,互动感更强烈。同行者如果没有进入游戏,看着正在游戏的伙伴则会觉得很搞笑:戴着大大的黑色眼镜,握着操控杆,时而低头、时而下腰,手也在不停地划动。而身处其中的玩家,则是完全置身于游戏世界中,忙碌穿梭于“真实”场景中。
VR体验时间可长可短,浦东的VR体验馆也不少,八佰伴附近、上南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都有设备完善的VR体验馆,除了蛋椅、行走设备外,有些体验馆还有越野车、太空船等科技感更为强烈的VR设备。
随时K歌
迷你唱吧里的演唱会
三四月间,“朗读亭”在浦江两岸掀起了一股排队热。这个造型仿佛复古电话亭般的小亭子,是央视《朗读者》节目的线下活动,亭子里亮着暖色灯光,且安装了专业的录音设备和摄像装置,让身处其中的朗读者能够过把专业播音主持的瘾。
从上海图书馆到东方明珠城市广场,从复旦大学到上海交大,朗读亭在上海停留了一段时间之后,即将前往其他城市。但记者发现,像朗读亭这样有着较为私密的空间,又能记录声音的亭子可不止这一个,一种新型的迷你唱吧悄悄出现在申城商场内,令人颇为好奇。
在浦东塘桥巴黎春天百货的一楼,前不久出现了几个名为“友唱·M-Bar”的小亭子。这个唱吧四面均为玻璃幕墙,两侧有绿色天鹅绒幕布,可以从内部拉上。唱吧就好像一个小型KTV包厢:一个液晶显示屏、一个点歌触摸屏、两个带靠背的木质高脚凳、两副耳机、两个话筒……约2平方米空间内,容纳了所有专业唱歌设备。
据了解,这种迷你唱吧最早风靡于日本、韩国。五六年前,日本的个人化迷你KTV“ONE卡拉”曾风行一时,可谓当时的解压神器。
“等电影开场的间隙,便能唱两首歌,过把K歌瘾。”陈小姐和闺蜜已经在唱吧里体验了好几回。每次都是在电影开场前或餐厅等位时,来这里唱几首歌打发一下时间。记者也观察到,除了两三好友同行之外,也会有人单独进入唱吧,独自练歌。除了塘桥巴黎春天之外,东方路富都广场、张江汇智国际商业中心、金桥新紫茂商业中心等处,也有“友唱·M-Bar”。
唱吧使用起来并不复杂。进入玻璃房后,使用手机微信扫码支付,便能开启歌唱模式。可以选1首歌、2首歌,也可以选15分钟、30分钟等不同时长,一般1首歌收费10元,15分钟收费约25元。点歌方式与传统KTV如出一辙,既能歌单选歌,也可以通过检索点播歌曲。传统KTV所具有的插播、原唱、伴唱等功能,在迷你唱吧中一应俱全。唯一的区别是,KTV中的歌声从音响中传出,这里的歌声则通过耳机传出,由耳机传出的音质效果,显然比音响更佳。此外,演唱的歌声可通过手机同步录音,也能上传到官网社区或发布到朋友圈,既具有娱乐功能,又有分享功能。
无独有偶,浦西日月光中心也有同类迷你唱吧“咪哒miniK”,节假日和晚高峰还需要排队。“咪哒miniK”和“友唱·M-Bar”功能大同小异。不过,咪哒唱吧的风格更为复古,仿古烟火钨丝灯嵌入顶部,墨绿色幕布与咖啡色内饰搭配得很和谐。隔音功能也更好,门外的人基本听不到唱吧里的歌声。除了两侧玻璃之外,玻璃门上也有幕布,私密性更强。关于设备方面,头戴式耳机和专业麦克风,无论是听还是唱,感觉都很专业。咪哒唱吧的触摸点歌屏下方,还增加了一个一体化调音板,旋转式调音按钮、可视化音量条更具复古感。友唱唱吧也具有调音功能,只是与触摸屏设计合为一体,以触屏形式体现。另外,咪哒有免费体验模式,每天有一定时长体验,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免费唱歌。
比拼运气
“娃娃机”的重新崛起
“娃娃机达人一年抓1.5万只娃娃”,前不久,“娃娃机达人”的新闻刷爆朋友圈,勾起了很多人去娃娃机前一试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以前较多出现在游艺城中的娃娃机,最近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商场和地铁站中,少则两三台,多则十几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娱乐景观。
时下的娃娃机使用方法也有了很大改变:除了传统的投币之外,也可以手机支付扫码,开启游戏。还有一些大型娃娃机附近会有自动换币机,通过手机支付,便可兑换到游戏币,无需管理人员,娃娃机也能运行自如。
娃娃机爱好者施女士经常会带着6岁的女儿在商场里吊娃娃。“有时候是饭前玩一会,有时候是路过玩一两局,偶尔吊到一次,孩子便特别高兴。”施女士表示,通过娃娃机吊到娃娃的概率其实很低,只是一种价格比较低廉的娱乐活动。每次吊娃娃只需要一到两元钱,而如果吊到一只娃娃,市面售价至少二三十元,既能打发时间,又能让孩子高兴。
也有年轻人会聚精会神地在娃娃机前反复尝试。在花木工作的任小姐告诉记者,她经常会在地铁站里吊娃娃。“聚精会神地吊娃娃能够让我忘记工作中的烦心事,如果能够吊到娃娃,会觉得今天特别幸运。”施小姐下班后如果不赶时间,一般都会玩上几局,总费用控制在20元以内。这短短的十几分钟游戏,对于她而言,是非常有效的解压方式。
抓娃娃成功的概率到底有多大?据业内人士介绍,娃娃机有“概率型”和“技巧型”两种。概率型在游乐场里比较多,通常是被设定了概率,如设定到投入金额满50元才能抓紧一个,也有可能是随机的概率,没有规律。技巧型则是通过观察娃娃机内爪子的抓力和旋转角度,可以一步一步运用技巧将娃娃拖到洞口附近。
如今,娃娃机中玩偶的种类也更为丰富。既有动漫中的明星“龙猫”“皮卡丘”“小猪佩奇”“哆啦A梦”,也有兔子、小熊、小鸡、猫咪等各种动物造型。基本上一个娃娃机里的动物造型都是相同的,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娃娃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