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书院:铸造现代城区新家园

2020年12月03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1-04-19 00:00:00

城市建设

现代化城区形态初现

“十一五”期间,临港书院分城区建设呈现出空前的高强度、大规模投入,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全镇人口城市化率由23.9%提高到49.4%。截至2010年底,共完成18个项目的动拆迁工作,动拆迁总面积45万平方米,动迁居民2611户。共涉及动迁生产小组65个,占全镇271个生产小组的24%,撤销生产小组建制18个,占全镇生产小组总数的6.6%;分城区已建成面积2.1平方公里,建成总建筑面积52.9万平方米的动迁安置房,可供房源5792套,已安置人口2516户;生活区内新建4公里市政道路、一座3.5万伏变电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一座标准化菜市场、二所幼儿园、4.8万平方米配套商业设施;成功开发全镇第一个商品房楼盘,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实现了商品房“零”的突破;新建道路配套绿化、河道绿化和小区配套绿化16万平方米。

民生保障

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书院镇持续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投入,重点建设了一批社会公益性项目和实事工程项目。加大教育事业投入,中小学教学质量和学龄前儿童入园率明显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设立村卫生室,成功创建上海市文明镇。就业和保障工作成效明显,新增就业岗位逐年大幅提高,5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2218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多层次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8.5%,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的征地人员10538人,2010年享受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2%。切实加强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加快商业必备业态建设,社会秩序稳定良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改造工程取得成效显著,塘北、中久、余姚的部分村民率先享受成果。

党建工作

改革创新,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自我学习和集中学习,联组学习和专题讨论相结合,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开展以“世博先锋行动”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定期举办东方讲坛月月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深化镇情认识,着力破除影响和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束缚,增强加快发展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夯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基础。今年,有一名党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六名党员被评为浦东新区先进生产(工作)者,一名干部参加援疆挂职锻炼。“走四个居村,听百户心声”活动取得实效,每月定时定点举办区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倾听民意,为民办事,去年共有11名区代表参加接待日活动,接待来访党员、群众125人,当场解答问题62个,收集群众反映问题48个。加强对基层党建的指导和保障,通过“党建案例征集”活动加强总结提炼。有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完善和落实机关与基层及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机制,全镇18个村居委党组织与区财政局和唐镇各党组织结对共建。

文明创建

创新载体,紧贴需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

以“点、面、线”为宣传特色、以各类主题活动为重点、以《今日书院》、《浦东书院》宣传片和《走进书院》展示厅为宣传平台,全面展示书院开发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提升一个地区的形象和知名度。2011年以坚持宣传博览会的精神,推出了“2010,心动你我”等10多项主题活动,其中“600米文化长廊”被评为市级特色宣传项目、“相约书院,共铸文明”被评为浦东新区特色宣传项目。

“点、面、线”注重平面与立体相结合,亮点与普及相结合,主线与区域相结合,形成了浓烈的宣传氛围。同时,紧贴新区的文明创建主题,加强对市、区级文明创建单位的管理,促进文明创建工作的巩固和提高。不断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平安、交通、媒体等志愿者服务行动协调推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各文体设施的功能效应。着力推进“书院,我的和谐家园”主题活动。完成了镇第四届文化艺术节暨体育运动会,开展了“优秀文化才俊”、“优秀文化团队”、“优秀文化项目”等评选活动。完成各类主题文艺汇演87场。2011年春节“文化书院,我们的节日”活动健康红火,共收集了征文稿70余篇。年初,上海“百老百场”展、讲、演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开幕式受到中央军委及市、区领导的关注。

发展布局

形成“三轴两环八组团”结构

“三轴”:即由老芦路、定武路和白龙港构成的“H”型的三条社区发展主轴,是社区发展、城市建设、景观风貌的主动脉。一是定武路社区核心活动主轴。依托快速公交系统,结合现状水系和肌理特点,在定武路两侧集中形成大中型公共设施、行政文化中心、大型公园、市民广场和公共交通枢纽等设施。社区内设置的部分地区级公共设施主要集中在此,形成社区主要的门户景观地区。二是老芦路社区商业服务主轴。作为社区生活性轴线,将成为集商业服务和生活出行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干道,集中布置社区主要的商业金融服务设施。三是白龙港社区滨水休闲活动主轴。以公共绿地、低层商业文化休闲设施、滨水步行系统、小型活动广场等公共宽敞空间为主。

“两环”:即社区发展内环和社区外围的生态保护环。社区发展内环由X8路、S2路、丽正路和工业区中央规划道路万松路组成,是社区的骨架。社区生态保护环主要结合南部东大公路生态走廊、东部两港大道生态走廊、北部大治河生态走廊和西部五尺沟生态走廊进行建设。

“八组团”:包括一个核心组团、六个居住组团和一个工业组团。一是核心组团。核心组团是社区的核心,在该组团内设置社区公共活动中心,以行政办公楼和酒店式公寓为主,是集中体现社区建设风貌和人文景观、为周边产业区提供公共设施配套服务的核心地区。二是六个居住组团。社区以白龙港、丽正路、定武路和新开港为主要地标,化为六大居住组团。东北、东南两个居住组团,为高档住宅区;北部、中北、中南、南部四个居住组团,为普通住宅区。三是工业组团。工业组团设置在五尺沟以西,即临港书院都市型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设备、电子仪表、物流配套服务、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