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大家兴奋地脱掉厚重的外套,开始享受夏日阳光。可不少人开始担心,刚刚“白回来”的皮肤是不是马上就要“黑回去”了。关于夏季防晒,浦东医院皮肤科主任顾问、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勤萍给了大家几条防晒妙计。
■撰文 本报记者 张琪 见习记者 严静雯
远离紫外线 “躲”“遮”最有效
晒黑是皮肤在紫外线作用下生成黑色素,造成皮肤颜色变深变暗的现象。对人体伤害最大的紫外线主要是UVA(长波紫外线)和UVB(中波紫外线)。UVA穿透力强,能深入真皮层,刺激黑色素增多,导致皮肤晒黑,出现色斑、皱纹,在阳光中紫外线的能量分布中,UVA是UVB的15倍,是令皮肤晒黑的主要原因。而UVB能量高,会使皮肤短时间内晒红、晒伤,出现红斑、水疱、疼痛等问题。
一旦皮肤出现问题,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前往华山医院。确实,华山医院有上海最好的皮肤科,但每天门诊量在4000人次以上。其实,在浦东有一个“曲径通幽”享受华山医院皮肤科专家服务的方法——每周日上午,华山医院的皮肤科专家会轮番来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皮肤科坐诊,杨勤萍便是其中之一。
杨勤萍表示,夏季防晒,最有效的方法是“躲”——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半,能宅着最好;实在要出去,就要“遮”好——出门穿长袖衣服、撑阳伞。还有,涂上防晒霜也很关键。如果是既爱美又易晒黑的体质,建议365天都涂防晒霜。
杨医生还对两类人群提出了建议: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男性来说,千万要注意防晒。因为很多降压药有“吸光”效果,暴露在大太阳下,特别容易发生光敏性皮炎,患了这种皮炎会又疼又痒,厉害时皮肤都会脱落;喜欢染发的人群也要注意,染发剂里面含有光敏性成分,建议夏天不要染发。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不仅仅存在于晴天和室外,紫外线是每天都存在的。
天气越坏,太阳的位置就越低,作为散乱光出现的紫外线比率就会增加,没有被臭氧层吸收掉的UVA和UVB会比晴天时更快地照射到地球表面,给肌肤带来更大伤害。在阴雨天,紫外线中UVB的量虽然减少了,但UVA还很“猖獗”。UVA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即使有云层和玻璃的遮挡,最高时依然能达到晴天95%的量,所以阴雨天也要注意防晒。
室内防晒也不能放松警惕。UVA可以穿透办公室的玻璃窗户对皮肤造成伤害。况且上班族们也不是一直待在室内,上下班时的路上,也会暴露在阳光下和高楼大厦的“光污染”中。
不同类型肌肤防晒方法不同
不同肌肤类型的人群,选择防晒的方式和产品也是有区别的。
干性皮肤皮脂活动力弱,皮肤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角质层水分含量低,而紫外线会使肌肤缺水产生不可逆转的光老化,因此,干性皮肤更应注重防晒。干性肌肤的人士应选用质地滋润、并添加了补水功效及增强肌肤免疫力的防晒品,如果防晒霜具有补水、抗氧化的附加功效那是更佳的选择。
油性皮肤皮脂腺活动旺盛、毛孔粗大,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毛孔更易进一步扩张,分泌更多油脂。因此,油性皮肤应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或无油配方的防晒霜,使用起来清爽不油腻,不堵塞毛孔。油性皮肤不建议使用防晒油,物理性防晒类产品也要慎用。
痘痘肌主要发生在油性皮肤上,但比油性皮肤更易受到感染。因此,痘痘肌也应当选择渗透力较强的水剂型或无油配方的防晒霜。但是当痘痘比较严重,已经发炎或皮肤破损时,需要先暂停使用防晒霜,出门时可采用遮挡等物理方法防晒。
敏感肌的天然防御功能低,皮脂膜和角质层薄,在紫外线照射下,很容易造成光敏感。在选择防晒霜时,可选择专门针对敏感肌肤的物理性防晒品,或在产品说明中明确写出“通过过敏性测试”“通过皮肤科医师对幼儿临床测试”“不含香料、防腐剂”等说明文字,保证安全为先。在使用前,将防晒品涂在手腕或耳后测试24小时,没有过敏反应再使用。
晒伤后如何补救
过度日晒容易导致晒伤,一般肌肤在日晒后4到6小时开始出现反应,12到24小时后达到高峰。晒伤的主要表现为日晒部位皮肤出现界限鲜明的红斑、水肿,重者发生水疱,同时有瘙痒、灼痛或刺痛感。如果晒伤部位太广,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烧、心慌、头痛、恶心、呕吐等。
皮肤晒伤后,可使用浓度为1.9%的盐水敷在伤处。若晒伤比较严重,吃一片阿司匹林能有效促进皮肤的修复。但如果是大面积晒伤,应当立即去看医生。当肌肤产生红肿、干燥及轻微脱皮等初期晒伤症状时,清洁肌肤最好使用弱酸性、符合肌肤PH值的清洁品,以免刺激肌肤。在晒伤症状未减时,日常保养中不可去角质,不论皮肤是否有脱皮症状,不可用外力强行清除。
晒伤后还需注意补水。补水可使用矿泉喷雾,但须注意一定要待肌肤冷却后,再行喷洒。因为,当肌肤温度过高时,立刻降温反而会因热胀冷缩导致过敏,从而产生二次伤害。用完喷雾后要立即用面纸、化妆棉或干净的毛巾将水分吸干,以免因蒸发过度而会带走肌肤上更多的水分。
在皮肤得到大量水分的补充之后,可以使用无刺激性的产品来镇静肌肤。如使用冷水或脱脂牛奶来湿敷晒伤的部位,也可将维他命E胶囊剪开,直接取其中的维他命E敷在伤口上,或是以布包裹冰块来冰敷。晒伤的肌肤对透气性的需求更强,千万不可涂抹含油脂及凡士林类的滋养油或软膏类的产品,那会使肌肤无法呼吸。
t i p s
“防晒神器”如何选?
防晒伞
一把合格的太阳伞,能够有效阻隔UVA和 UVB。选择一把好的防晒伞,你需要注意以下3点:
1.UPF、UVA透过率:国家标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的规定,紫外线防护系数值UPF大于30,并且UVA(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防护等级标准为“UPF30+”;当UPF大于50时,表明产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极佳,等级标识为“UPF50+”;
2.伞面:对于防晒伞来说,起防护作用的是织物。一般来说,聚酯纤维(涤纶)的抗紫外线性能最好。另外,为了减少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的面积,伞面建议越大越好;
3.颜色:浅色的伞面更容易利用其折射作用,折射掉紫外线。
防晒衣
大部分紫外线都能被普通衣服阻挡,颜色越深、越厚的衣服防晒效果越好。防晒衣的主要作用是阻隔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作用和遮阳伞是一样的。如果购买专业的防晒服,应该注意标签上的内容,即《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的编号应当为GB/T 18830-2009;简单来说,就是面料UPF值大于40。
防晒霜
防晒霜一般分为两类:化学性防晒,主要成分是紫外线吸收剂,特点是清爽,但稳定性较差,易过敏的人慎用;物理性防晒,主要是折射紫外线,特点是比较油,稳定性好,安全性好。现在大部分防晒霜都是化学性和物理性结合,既稳定又安全,清爽不油腻。
防晒霜中的SPF值,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防晒系数,表示紫外线照射不致伤害肌肤的一个时间范围。一般说来,指数越高,保护时间越长;PA值表示能阻挡阳光中UVA长波的指数,在防晒霜中代表的是防晒霜延缓肌肤晒黑的等级。如果既不想晒伤,又不想晒黑,就可以挑选同时含有SPF与PA两种系数的防晒产品。
防晒霜有系数区别,系数等级越高防晒效果越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选择防晒系数越高的防晒霜就越好。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系数越高的防晒霜对肌肤造成的负担就越大。因此,用了防晒霜,千万要记得用洗面奶彻底洗干净。
每天涂防晒霜的次数,根据不同的防晒需求和不同的SPF值来决定。如果每天主要在室内工作,SPF15、PA+的防晒霜就够了,每隔4-5个小时补涂一次效果更佳;如果在炎热的夏季上街,需选择SPF25-30、PA++的防晒霜,每隔3-4小时就要补涂一次;在夏季进行游泳等户外运动时,选择防水型防晒霜,SPF30、PA+++以上的,每隔1-2小时就要再涂一次。使用防晒霜之前,要做好正常的护肤步骤,洁面,涂上爽肤水、面霜之后才能涂防晒霜。防晒做足,晒后修复也不能遗漏,可以使用修护面膜来护肤。
专家支持
杨勤萍 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长期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掌握皮肤科常见疾病、疑难病和一些少见病、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常见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国内率先开设了毛发专病门诊,建立了一整套从毛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随访的流程及检测手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