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路居民盼了多年的地铁开到了家门口。曹路之路,不仅仅在于去“城里”变得快捷,更在于发展的路,变得更加宽广且风光无限。
经过4年多的建设,地铁9号线三期将于12月30日通车试运营。这意味着作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路中4条市域线之一的地铁9号线至此画上了最后“一笔”。
9号线三期工程起自二期工程终点杨高中路站,线路沿杨高中路向东前行,穿过罗山立交、金桥立交至金海路口,转向金海路继续向东前行,穿过A20公路、浦东运河后,止于曹路站。线路全长13.8公里,设芳甸路站、蓝天路站(未来与14号线换乘)、台儿庄路站等9座车站。
曹路是上海大型居住区基地之一,9号线三期的通车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而且带来了商机,沿线地区的开发,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一小时到虹镇老街
从曹路大居乘公交车赶往虹镇老街,单程两个小时。地铁通车后,1小时就能抵达,大大方便了曹路居民的出行。
9号线三期的终点站是曹路站。其实,曹路很早之前就有过轨道交通,只是如今的“轨道”,与之前的已不可同日而语。
张惠民是土生土长的曹路人,他介绍,1926年通车的上川铁路,西起庆宁寺,经邵家弄、曹家路、龚家路(今曹路境内),南至川沙城。1975年,上川铁路拆除,改筑成沪川公路,开辟了公交沪川线。直到2015年,随着12号线金海路站开通,曹路镇再次迎来了轨道交通,只是金海路站位于曹路镇西面靠近金桥镇一侧,对不少住在镇上的居民来说并不是很方便。
年近六旬的司徒国伟从虹口区虹镇老街搬到曹路大居,对曹路交通出行的变化感触颇深。
他告诉记者,2012年刚搬过去的时候,周边配套还没有完成,“要出门,附近没有公交车站,菜场也只在镇上有一个,真是不太适应。”
后来,790、630、蔡陆线等公交线路相继开进大居。“虽然公交车多了,但到市区还是要转车,尤其是一些搬过来的老人要回一趟虹镇老街去会个老友或配点药,单程差不多要两个半小时。”司徒国伟说,两年前12号线开通,但从大居到金海路站还是要先乘一段公交车,再换乘地铁到临平路站,去一趟虹镇老街还是要1个多小时。“现在好了,9号线曹路站就在大区附近,从家里出发,走路的话10多分钟,骑个车只要几分钟就能到地铁站,乘9号线再换4号线,一个小时内就应该能到临平路站。”
巧的是,司徒国伟岳父母家因动迁搬到了松江,“以后就坐9号线来回跑了,说不定比开车还要快些。” 司徒国伟笑着说。
轨道交通的开通拉近了时空距离,对位于曹路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杉达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三所高校的学生来说,意味着回家的时间更快。其中,最方便的要数上海杉达学院。因此,对于9号线三期的开通,就读于上海杉达学院的小陶同学颇为期待。
9号线顾唐路站就在上海杉达学院的大门边。“出了校门就是地铁站,平时去市区或者每周回家都会方便许多。”小陶同学说,虽然家住在惠南镇附近,但平时回趟家花的时间并不少。
“每次回家都去学校对面坐991公交车再转乘其它公交车,而且公交车非常难等,几乎每次都要等15分钟到30分钟才能等来一班,回家路上一般要两个多小时。尤其是遇到下雨天,堵车堵得厉害,公交车更难等,还要提着行李箱,就觉得路更漫长了。”她表示,一旦顾唐路站正式运营,回家就只需转两次地铁,时间差不多能缩短一半。
家住江苏丹阳的小王同学说,原本回家需要先在学校附近乘公交车去12号线金海路地铁站,再乘地铁到高铁站,而且学校附近的公交车由于在宝龙城市广场边上,人流量很大,下课时间又处于下班高峰期,挤上公交车都是件特别艰难的事儿。“以后就可以直接在校门口乘上地铁,不仅路程上更轻松,用时也会少些。”
产城融合推进中
9号线三期的开通,对服务金桥开发区、促进曹路新市政及大居的建设都具有推动作用。
地铁线路的开通,在为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供了重要基础。地铁站点的设立能提升本地块的活力,加上旅客的服务需求,站点也被看作是地区建设发展的“触媒”。
申通集团副总裁邵伟中表示,9号线三期沿线经过金桥、曹路两镇,对服务金桥开发区、促进曹路新市政及大居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开通的9号线三期终点站曹路站就位于曹路的大型居住社区内。
据了解,曹路大型居住区建设规划总面积6.9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684万平方米,规划导入人口18万。
随着入住居民的不断增加,社区相关配套设施也在加紧建设和完善中,浦东模范中学、曹路打一小学、海星幼儿园、复旦附中浦东分校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地铁9号线三期的开通,曹路大居的各项设施也将更趋完善。同时,曹路镇也正计划通过缤纷社区项目,对金海路沿线的4个地铁车站周边进行环境美化改造,以提升街道、街角活力。
司徒国伟说,虹镇老街动迁时有6处动迁房的地点可以选择,曹路大居是比较远的一个。“现在看来,有了地铁站,当时选曹路大居应该是选对了。”
9号线三期开通后,金桥停车场也将开始承担9号线车辆的维修保养任务。按照新区“产城融合”、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提升新城综合功能的要求,金桥停车场地块将进行地块综合物业开发。
金桥停车场作为9号线、12号线、14号线共用停车场,位于外环以内的金桥区域,紧邻金桥出口加工区。由于目前周边均为建成的工业区,离成熟的住宅区较远,缺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因此,规划通过大力发展停车场地块物业开发,包含地铁停车场场区平台上盖物业开发及周边地区物业开发,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补足周边区域的城市功能。整个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7.5万平方米,业态功能包括住宅、商业、酒店、公寓及社区服务配套设施等多项内容。
目前,基地周边金桥出口加工区,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逐步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及类似的研发、办公等物业将成为主要的物业发展类型。但从区域整体来看,金桥出口加工区东侧缺乏较大的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居住和商业服务性设施。
相关人士表示,产业集聚区的居住及服务配套要求日益凸显,区域的转型带来多样化需求的激增,“金桥停车场地块将承担金桥地区转型发展所带来的功能完善的需求,包括人才就近安居的需求、产业人口及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需求,以及轨道交通枢纽带来的综合服务需求等。”
利用停车场上盖平台纵向布局各类功能设施也将是此处开发的一大特色。其中,地下层为地铁运营及换乘,地面层为停车场,上盖平台层是相对平台建设的地面层,为商业、绿化等,而商业之上为办公、居住等功能,形成由下至上的多功能叠加。地铁上盖开发有利于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使得地铁站点周边成为产城融合的最佳形式。
串联起沿途景点
9号线三期不仅一路向东,深入到了位于上海东北角的曹路镇腹地,而且沿途还有公园、湿地、纪念馆等景致,以往散落的“珍珠”,因地铁而串成了“项链”。
杨高中路站是9号线三期的起点。出了站沿着民生路一路往南约1公里,就是世纪公园。世纪公园是上海内环线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环世纪公园跑道也是沪上众多路跑者的爱好之地。
蓝天路站位于云山路杨高中路口,紧邻金桥碧云社区。在出入口旁边的公交站点上,乘上公交995路,坐一站路就到了红枫路蓝天路站,这里距离蓝天路站约1.1公里。马路对面就是吴昌硕纪念馆新馆和张家楼耶稣圣心堂。
目前,吴昌硕纪念馆新馆正在装修。施工铭牌显示,装修将于明年7月底完成。张家楼耶稣圣心堂,原址在浦东张家楼村东北首,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由河北张姓教友随徐光启来这里定居得名张家楼。1744年,张姓后代创建圣堂,并经多年扩建,成为浦东黄浦江一带第一个大教堂。上世纪90年代末,根据浦东市政建设的需要而拆除,重建于浦东金桥。
金海路站是9号线在曹路镇内最西侧的一个车站,也是与12号线的换乘站。从金海路站出来,沿着金海路往东,穿过外环线,到民唐路后右拐往前再走一小段路,就来到了金海湿地公园,这里距离金海路站约1公里。
金海湿地公园,属于上海市环城绿带的规划范围内,南侧与已建成的400米林带相接,总面积43.38公顷,总体定位为生态休憩绿地。公园中间是一汪湖水,远处有一座拱桥,周边绿树成荫。由于游人不多,显得静谧自然。
顾唐路站位于杉达大学校门口边上,往西走六七百米就是宝龙城市广场。乘客可在这个一站式时尚休闲娱乐中心就餐、购物、歇歇脚。
沿着金钻路往北,就能进入曹路镇的镇中心。在金群路上,有一座上海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景点——潮音庵,距离曹路站约2.5公里。
张惠民曾写过《潮音庵春秋》一文。他告诉记者,潮音庵俗称观音堂,始建于1456年。内有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殿、报恩塔、圆通宝殿等建筑,收藏了国宝《大般若》藏经一部。历史上潮音庵曾经历多次重建修缮,上世纪30年代黄炎培亲题门额,现今门楼上“潮音庵”三字为龙华寺方丈明旸法师手书。
9号线三期开通后,住在浦东的居民还可以坐上地铁一路向西,到徐家汇、七宝、醉白池等地购物、游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