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思源,回报社会。2010年9月29日,为贯彻落实中央统战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入开展回报社会感恩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上海市工商联关于“感恩行动”的统一部署,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正式启动了“感恩行动”。
“感恩行动”旨在激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奉献情怀,通过帮助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但目前生活困难的老同志,引导民营企业家勇担社会责任,自觉回报社会。
为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区委统战部成立了以统战部部长张静为组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国际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订了活动方案,并建立了多方力量协调机制、联络员制度和统战部领导分组带队慰问制度。
与此同时,区工商联积极与区委组织部、民政局、总工会等单位沟通,整合资源,形成推动“感恩行动”的强大合力;并发挥工商联系统41家基层商会的力量,将“三老”人员(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按地域划分到各基层商会,在基层商会设立联络员,及时了解、反馈所在街镇“三老”人员的生活困难。
“感恩行动”得到了浦东民企的积极响应,短短两个月,浦东35位民营企业家就踊跃助资134万元。
从正式启动,至2010年12月底,区委、区政府及有关人民团体分头、分组,走访慰问“三老”人员家庭119户,为“三老”人员送去了春的温暖。而在未来2年里,新区还将继续深入开展“感恩行动”,让“三老”人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众志成城
汇聚感恩心送出关爱情
2010年12月23日,门外冬寒逼人,老劳模向金萍的家中却一派暖人景象。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静带着浦东民营企业家的感恩之心,来到向金萍家,送上了党和政府的问候、企业家的关爱。
向阿婆今年70多岁了,1998年返沪。在新疆支内的那些年里,她曾在新疆水利工程职工子弟学校任教,年轻的她重师德、爱学生,工作成绩突出,1960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如今,向阿婆和老伴居住在香山五村一套两居室内,面积虽然不大,但晚年生活无忧,其乐融融。“政府对我们非常关心,逢年过节总来看望。”向阿婆感动地说,并深深鞠躬,表达对“感恩行动”的感谢之情。
在2010年最后3个月中,区委、区政府和新区有关人民团体就这样逐门逐户走访,将党和政府的关爱,将民营企业家的爱心,送到了全区119户“三老”人员家庭。
“‘感恩行动’把为建立新中国作出特殊贡献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重要作用的两个群体联系起来,实现物质上得帮助和精神上受教育的双向互动。”新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国际认为,“通过‘感恩行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展现作为、担当责任中领悟崇高、传承信念,将进一步坚定以共同富裕为价值追求的政治责任感。”
2010年7月16日,中央统战部召开“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统战部门把“感恩行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来抓,努力打造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新品牌。随即,上海市工商联对开展“感恩行动”进行了统一部署。
浦东新区迅速行动起来。
“感恩行动”领导小组成立,区委统战部部长张静任组长,王国际任副组长;
方案与活动机制不断完善,多方力量协调机制、联络员制度、统战部领导分组带队慰问制度,层层落实,将活动落到实处;
区工商联积极与区委组织部、民政局、总工会以及统战部各相关处室沟通,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工商联系统41家基层商会也行动起来,设立联络员,联络所在街镇,了解、反馈“三老”人员实际困难。
2010年9月29日,“浦东新区民营企业回报社会感恩行动一号车”发车,标志着浦东新区“感恩行动”正式启动。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张静动员与会企业家,要致富思源、回报社会,通过学习“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重要贡献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风范,进一步增强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人民的自觉意识,争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民企踊跃
百万元助资彰显企业担当
“感恩行动”,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新区民营企业掀起了“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热潮。
“新区企业长期以来都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如为抗震救灾捐资捐物等,这次‘感恩行动’更得到了广大浦东民营企业家的主动响应。”区工商联副主席、上海海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味国说。据悉,活动期间,上海奇士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奇钟、上海金桥湾农产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秉强等浦东民营企业家,都心怀感恩,与新区各部门一起,分头走访“三老”人员家庭。
“三老”人员多数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不少人经济不够宽裕,存在诸多方面的生活困难。“我们深入地了解了‘三老’人员在艰苦岁月中为解放和建设新中国所作的贡献,也更直观地感受到他们甘守清贫和乐观豁达的心态。”在与新区统战部领导一起拜访了3户“三老”人员家庭后,张味国深有感触地说,每到一户家庭,老人们总是感激不已,一些身体和精神尚好的老同志还表示要进一步发挥余热,尽量不给组织“添麻烦”。“‘三老’人员的精神境界,令人感动,更督促我们每一个企业,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国分忧。”
据统计,市、区工商联启动“感恩行动”短短两个月内,浦东民营企业踊跃助资达134万元。
据悉,“感恩行动”将持续三年,新区统战部、工商联将边实践边总结完善,将“感恩行动”和贯彻落实《关于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相结合,和发扬光大“光彩精神”相结合,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成长相结合,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进一步组织好、开展好“感恩行动”。
大爱无言
老区师生梦圆精彩世博
“近年来,浦东新区一直在民营企业中倡导感恩社会、回报社会,浦东民企热情参与公益、乐于奉献,企业社会责任感日益提升。”王国际介绍,工商联与各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蓝天下的至爱”、抗震救灾募捐等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企的热烈响应。
2010年8月的一天,一群来自革命老区井冈山的师生,惊喜地走进了世博园——“虽然一直期盼能到上海来参观世博会,但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却真的会实现。”一位老师看着眼前宏伟的中国馆,激动地说。
老区师生梦圆世博之旅,还得从2009年说起。
那年年初,浦东新区六灶镇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开展“饮水思源、回馈社会”教育活动,17家会员企业积极参与,捐资30余万元,在江西井冈山吉水县援建希望小学。
2010年初,学校如期完工了,师生们走进了新的校舍。而此时,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消息早已传遍四海,去上海看世博,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心愿。“尽微薄之力,为老区师生圆一个世博梦”,六灶镇商会的会员企业又一次行动起来。商会与吉水县希望小学等多方联系后,决定由会员企业出资、商会负责全程接待,利用暑假期间,组织该县13名贫困学生代表和11名优秀教师看上海世博会。
2010年8月3日,老区师生们终于来到了上海,看世博、游外滩、登明珠塔……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时间,但上海的美丽和上海人的热情,已经深深地烙进了师生们的心中。手捧新区工商联赠送的价值500多元的学习用品和世博纪念品,孩子们感动地说,一定更加努力学习,早日成才,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