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尴尬的宠物身后事

2020年12月04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1-04-26 00:00:00

□本版撰文  记者  杨玲莹

这两天,一件既伤心又尴尬的事情困扰着杨小姐:陪伴自己15年的爱犬寿终正寝,想给爱犬找个安葬之地却苦寻不得。 

有这种困扰的都市人不止杨小姐一个,众多“狗妈”、“猫爸”们对于“孩子”们的无处安葬都显得很无奈,有些人甚至因此在宠物去世多年后仍然感到内疚。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逐渐兴起宠物热,沪上市民开始带着猫、狗上街溜达。据悉,猫、狗的寿命一般在15年左右,近几年恰逢当初首批宠物群体离世高峰期。 

世界上有一些发达国家建有专门供掩埋纪念过世宠物的场地,已形成“火化、葬礼、墓地”一条龙的宠物殡葬产业链。如今,许多热爱动物的市民开始关注——申城家庭豢养的宠物去世后究竟身归何处,是否能够享有宠物殡葬待遇?

如何处理已有“说法”

早在1998年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即规定:“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不得随意处置。”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宠物尸体的处理缺乏明确规定。不过,无论是为了防疫,还是出于人类感情与道德,将已死宠物“一扔了之”的做法都是不可接受的。那么,目前人们能够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呢? 

记者走访了浦东的几家宠物医院,一探究竟。 

在位于塘桥的“顽皮家族”宠物医院内,记者看到,一位女士怀中的雪纳瑞奄奄一息,医生建议实施“安乐死”,主人颇为犹豫。据了解,这位女士就住在附近,这条雪纳瑞已陪伴她18年,近来出现不时哮喘、四肢乏力的病情。该宠物医院内的工作人员陈先生介绍,狗死后,经主人委托,医院可委托处理站火化,“不要骨灰400元起价,要骨灰800元起。”他表示,这家医院每个月都会代办十多只宠物的火化事宜。据悉,浦东的其他宠物医院同样有代主人处理死去宠物的服务,价格均为数百元。 

这些宠物的最终“归宿”都是一个地方:位于奉贤区的上海市浦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站。这也是目前上海市相关部门唯一指定的畜禽无害化处理站,全市的宠物诊疗机构均与其签订协议。如果主人选择不去宠物医院,直接将已死宠物送到该处理站,火化价格能降低至少9成。 

据该处理站工作人员介绍,该站每月都会收到400只左右宠物尸体,7成以上来自宠物医院,只有一小部分是主人亲自送过来的。“这里的火化收费是每公斤0.6元,称量时并不严格,通常按照每只5元收费。”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为了照顾宠物主人的感情,处理站还设有单体炉,可供主人取回宠物骨灰。当然,单体炉火化收费稍贵,每公斤15元。目前,约有20%至25%的宠物骨灰被领回。 

记者从市农委畜牧办了解到,申城居民饲养的宠物约为100万只,以每年6%到8%的死亡率测算,沪上每年有6万至8万只宠物因疾病、意外事故、自然衰老等原因死亡。今年5月15日即将施行的《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养犬人和动物诊疗机构不得自行掩埋或者乱扔犬只尸体,必须将宠物尸体送至指定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处理。”目前,全市大部分的宠物尸体通过医院或由主人亲自送至浦南处理站火化。为了方便市民送宠物“最后一程”,市农委6年前已在石龙路设置一处收集点。此外,位于崇明的一家动物无害化处理站也将于近期开张。

专业殡葬仍然“无证”

宠物和主人往往感情深厚,对于主人来说,宠物不仅是一只动物,更是一位朋友甚至家人,是一种精神与感情的寄托所在。能像对已故亲友那样安葬宠物吗?这是很多宠物主人的疑问与期待。 

现在,上海已有宠物墓园在“发酵”。浦东南片地区就有一处宠物墓园,但其开业两年多来一直面临“无证经营”的尴尬。 

这一墓园由当地农民的果园改建而来。据介绍,宠物主人可将宠物骨灰埋在果树下,树上悬挂宠物照片,照片可写上寄语。记者在现场看到,已有10只宠物在此入土。该园负责人周先生告诉记者,每逢节假日就会有宠物主人前来看望自己的“宝贝”,他们会带来宠物生前喜爱的玩具,同时为这些树修剪枝桠。“有一位主人在宠物落葬后,从‘头七’到‘七七’每次都来,实在令人为之动容。”周先生说。 

开建宠物墓园的创意缘自周先生的亲身经历。2007年4月,周先生的爱犬“小花”去世,全家人都非常伤心,冒雨将“小花”安葬在果园的桔树下。每当想念“小花”的时候,周先生一家就会去园子里看看。 

第二年,周先生就创办了这处宠物墓园。同时,他还提供宠物殡葬“一条龙”服务。宠物死后,主人可以选择树葬、火葬或海葬,“树葬是将宠物尸体或骨灰掩埋在半米之下的土坑内,并撒上石灰;火葬是送到处理站火化;海葬是将火化后的骨灰撒向大海。”殡葬的过程,周先生会根据宠物主人的需求拍摄下来,制成光盘寄给主人。此外,周先生还开通了网上墓园,主人们可将宠物照片上传至网络空间。 

早在2004年,四川成都就出现了一家工商注册的宠物殡葬公司“天堂驿站”。“天堂驿站”将安葬宠物的葬礼分为普通、标准、舒心和豪华4个等级,根据不同的服务,收取400元至3000元不等的费用。“天堂驿站”选择以荒山作为宠物墓地,成立了宠物墓地管理中心,并规定客户安葬宠物必须植树一棵,“天堂驿站”负责养护,费用由双方分摊。据悉,该公司一年能赚30多万元。 

然而,不同的是,周先生的这一宠物墓园两年来生意寥寥,网上墓园更是乏人问津,问题就出在墓园至今“无证”。 

“不少宠物主人打电话来一听说我们还没有注册就不愿意来了。”周先生颇感无奈。两年多来,他去过工商、税务、民政等政府部门,但都无法为自己的墓园领到“准生证”。这些部门给周先生的答复都是“不归我们管”。因此,周先生只能在网站上打出“良心事业”的旗号来为自己的墓园作保证。在墓园网站上,记者看到,墓地费用分年费和10年费两种,并注明“动迁是不可抗力,墓园不作赔偿;一旦发生动迁,客户可将树迁走。” 

记者咨询了相关部门,得到的回复是:民政局只管理人的殡葬,不管宠物;公安局和城管只负责活宠物的管理;防疫部门则管动物的防疫而非殡葬。由此,宠物殡葬目前仍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3年前,浦东农艺大观园的宠物墓穴事件曾闹得沸沸扬扬,单体墓穴一度被炒至2万元一个,最后有关部门责令就地销毁。

“厚养薄葬”受到推崇

宠物殡葬业在有些国家已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 

据媒体报道,英国大约有1100万只宠物,每年宠物市场的产值高达35亿英镑,宠物殡葬业可以提供诸如火化、棺木、宠物墓地和慰问卡等服务。在日本,不但有宠物火化、宠物葬礼和宠物墓地,甚至有专为宠物服务的寺庙。这些国家对宠物尸体处理均有严格且细化的规定。一般,这些国家处理宠物尸体首先要经过兽医鉴定,检测其是否具有传染病,有传染病的宠物一定要进行火化。而对于埋葬的动物,其地点是有明确规定的,不能随地填埋。坑的大小、深度都要根据动物的体型来确定。 

不过,中国的现有国情并不适用上述国家的做法。如今,上海的公墓用地早已捉襟见肘。据专家预测,上海本地的公墓用地最多只能再支撑4年。沪上的滨海古园、松鹤墓园、福寿园等6个较大的公墓园正在进行小型墓试点,将原来规定的“单穴面积1.5平方米、双穴面积在3平方米以下”一律缩减为“1平方米”。 

在这种情况下,宠物纪念当然也应该采取经济实惠的方式。 

上海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张毅表示,纪念宠物是人之常情,但是纪念方式可以商榷,把对动物的感情放在心里也是一种纪念,将骨灰盒放在家里也是纪念,不一定要建墓地纪念。“厚养薄葬是我们协会推崇的理念。”张毅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政府部门一直鼓励市民将宠物送去处理站火化处理,这样既环保又省钱。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提议,主人可以将死去的宠物制成标本保存,不需要花大笔钱去跟人争地,或者建立网上墓地进行纪念的方式也值得推广。 

目前做着宠物墓园生意的周先生一直热衷养宠物,站在宠物主人的角度,他认为,对宠物的纪念是能够通过不占用土地的方式来实现的。所以,在他的墓园里不允许放置棺材、骨灰盒之类,而是将尸体或骨灰直接入土为安。

图为浦东南片地区的一处宠物墓园,宠物主人可将宠物骨灰埋在果树下,树上悬挂宠物照片,照片可写上寄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