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亲和源:诠释快乐养老新概念

2020年12月04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1-01-11 00:00:00

2010年12月27日,隆冬时分,皇城根下,气温低至零下3摄氏度,而在钓鱼台国宾馆内,则上演了让奚志勇倍感温暖的一幕: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与万科集团签下协议,共同开发北京房山窦店的新项目“万科幸福汇”,万科负责地产投资,亲和源负责运营管理。

发展令人称奇

上海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志勇没有仔细算过这一合作会给亲和源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但是他明确知道:在三九寒冬里签下的这份协议带来的将是亲和源温暖的“春天”。 

12月25日,亲和源老年公寓内,一直是老人们用来听课学习的讲堂成了数十家媒体关注的焦点:来自美国的风投——挚信资本与亲和源签下了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协议。 

资本的厚爱和房产大鳄的青睐,让这个起步没几年的养老机构如上云端,奚志勇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讲到这些他乐得合不拢嘴。 

2008年5月,亲和源第一个项目——位于浦东康桥的老年公寓开园,占地逾8.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共16栋建筑,包括12栋公寓、会所、老年护理医院、配餐中心、商业街、管理及活动中心,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 

经过一年左右的运作,亲和源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安徽黄山、海南三亚、辽宁营口的项目陆续启动,去年年底更是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如此迅猛的发展让不少业内人士称奇。然而,面对这些接踵而至的喜事,奚志勇坦言并不意外,因为自亲和源创始之日起,他就知道这条路是对的。 

奚志勇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这片土地上的孝顺父母的优良传统一直影响着他。奚志勇从房地产起家,迅速赚到第一桶金。之后,他开始思考地产业的未来走向,他发现很多企业家因为工作繁忙而无力尽孝,自己何不从事养老地产项目开发? 

考察下来,他觉得养老项目要针对企业家和白领等中高层收入人群的父母,解决这些子女“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奚志勇很快行动起来,2005年3月,上海新建桥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康桥镇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养老企业,2007年8月,改制为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加到2亿元,并引入新的股东上海日扬房地产有限公司和上海亲和源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新建桥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这一新公司主要从事老年产业的投资及经营管理。 

“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因为保障体系还跟不上,老百姓想要防老,首先就会把钱存起来,以防万一。”奚志勇认为,老年人如今已成为潜在的一支消费大军,实现创建自己多年设想的新型养老模式的时机与条件成熟了。

敢于颠覆传统

亲和源与一般的养老院完全不同。车子行进在康桥镇秀沿路上,远远就能看到数排红色公寓。待至门口,“亲和源”三个大字赫然显现,哗哗的水声从门旁喷泉处传来。进入小区内,郁郁葱葱的草坪、古色古香的长廊、色彩鲜艳的滑梯、设施齐全的健身会所、充满情调的咖啡馆……在这里,老人们或散步,或看书,或弹琴,每个人脸上都是悠闲安适和轻松愉悦的神情。 

2008年入住亲和源的葛素梅老人带记者参观了她的房间。记者发现,这套公寓在设计上不是传统沉闷的养老机构式布局,而是充满了家庭元素——120平方米的房子包括客厅、书房、厨房、卫生间和两个卧室,空调、彩电、冰箱等电器和家具一应俱全。 

每天上午起床后,葛阿姨都会出去溜达,或在草坪上散散步,或去健身房跑上一会儿,然后去食堂吃早饭,接着回到家中,打开电脑,开始“股民”一天的功课。与葛阿姨不同的是,84岁的吴震君老人则会来到书画室画画,他笑言,来到亲和源后,他又回到了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按时到书画室习字作画。 

偶尔,会有老朋友来看望葛阿姨,这时,她就会让“秘书”送鞋套到家中,因为她爱干净。有时,也会带客人到楼下的咖啡厅内喝咖啡聊天。 

这些业主不必担心自己腿脚不便而跌伤,或在小区里突发疾病而没人知道,只要他们携带会员卡,卡内的电子定位芯片就能随时向管理人员报告他们的行踪。 

奚志勇总结了亲和源的管理模式。亲和源不再是一个以床位为管理思路的机构,而是一个将居家养老与专业化照顾相结合的养老生活社区。在亲和源小区的房间里,卧室内和卫生间都有一个红外线摄像头,分别对着床和抽水马桶,老人在这两个位置超过一定时间,身体姿势不动,红外线就会自动报警,在楼道内和房间墙上还有供老人撑扶的扶手防止老人摔倒。 

传统的养老机构内,可能存在着人手不够、老人的许多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但是在亲和源,每位老人都会有“秘书”料理事务,老人的一切合理需求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秘书”去获得满足。亲和源的服务体系非常全面,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医疗康复、营养餐饮、文化娱乐等。 

与传统养老机构运营不同的是,亲和源并没有在上述繁杂的管理中“亲力亲为”,而是整合了目前市场上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专业化程度较高、符合亲和源服务理念的其它行业资源。如物业管理聘请了美国专业经营老人社区的爱玛克管理公司;康复健身由香港的著名健身机构美格菲全面管理;餐饮服务则由法国的世界最大餐饮服务与综合后勤管理公司索迪斯提供;医疗健康由上海市著名的三级甲等医院曙光医院负责管理。这些品牌在亲和源品牌统领下,组成战略合作联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流的服务支撑体系。 

亲和源实行俱乐部式的会员制,进这里养老,必须一次性交付75万元的会员费,每年再交2万至7万不等的管理费,会员资格可以转让和继承。这也是亲和源管理模式的一大创新。会员不仅仅是品质养老服务的购买者,同时也是养老地产的投资者。“亲和源项目的运营,完全是市场化的。”奚志勇说。 

亲和源还准备了一个老年基金。在亲和源期间,万一会员和他们的子女资金出现意外,公司将启动老年基金支持他们,而不是把老人重新退回到社会上。

未来充满挑战

“对老人来说,颐养天年一是养生,二是养心,三是健康与快乐。”奚志勇认为亲和源作为一个新的“家”,能够满足老人对尊严、自由度和私密性的要求,他坚信“老人住进来就再也离不开了”。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桂世勋认为,亲和源让老人快乐的理念非常值得借鉴。他说,“快乐”应该成为未来养老的主题理念,而非传统的“安全”。据了解,日本的养老事业远远走在世界前列,日本的养老社区在设计上基本实现了用于满足基本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设施1:1的配置。日本养老产业专家、现任日本皇家养老庄园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鞠川阳子认为,现代养老院,除了需要满足老年人吃、穿、住、照料等基本需求外,还要尽量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中国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发集团阳光100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也认为,养老住宅开发需要一种新模式,进入这个行业不是简简单单盖房子,挂上老年公寓的标签,解决基本无障碍的设计和一些基本的扶手,就叫老年公寓了,商业模式必须是可以持续的,社会资源也是能够互相配套的。 

2005年,浦东亲和源立项,2010年,入住老人超过千名。这5年,亲和源一举成名。未来5年,亲和源将何去何从?奚志勇心中也充满了问号:首先是商业模式的突破。未来的5年里,亲和源商业模式能否得到全国市场的接受认可?如何赢得资本市场的支持?能否抵抗住同行的竞争压力? 

其实,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奚志勇心里已经有一幅蓝图。低调的他不愿意详细道来,却也透露出一些信息。他表示,在未来的5年中,亲和源将在主板或者创业板上市;亲和源连锁经营也将大规模拓展,全国的连锁店在5年以后至少会有30家-50家,包括品牌与管理输出。未来年销售总额,包括服务费的收入大概将近15亿元,会员将发展到2万名。

相关链接>>

“十一五”之初,上海提出的到2010年上海市将形成“9073”的养老服务格局目标,即90%靠家庭解决养老服务,7%居家接受社区上门服务或进社区日间服务中心,3%入住养老机构接受服务。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按照2000年——2050年上海市户籍人口发展趋势预测,2020年上海市超过60岁的老人将达到493.75万人,占总人口的34.5%,届时将有445万老人将在家中或社区内养老。

□本版撰稿记者  杨玲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