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静浦东报道
陈依娜,1991年出生,是一位性格外向、快人快语的女孩。她怀揣公交梦,今年3月应聘来到浦东上南公交公司。
像陈依娜这样有学历、有梦想的一大批80、90后的年轻人,在上南公交驾驶员队伍中已经占到了近16%。随着“年轻一族”进入了传统的公交行业,给正处于困难时期的公交行业增添了青春活力。浦东公交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从入职、服务、安全、管理方面入手,搭建平台,为他们开辟出一条成才之路。
公交驾驶员年龄偏大
公交司机老龄化的确是个困扰公交行业发展的大问题,从业的驾驶员年龄偏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交公司的发展。记者在浦东南路宁阳路等车约10分钟,沿途经过的789、921、985路等8辆公交车,驾驶员几乎都是50多岁的老公交。
自2012年,本市公交企业出台公交驾驶员“提前退休”政策:55周岁以上可提前办理退休手续。3年来,上南公交每年有50多人办理提前退休,再加上正常退休每年120多人,一年有近170人退休。同时,在岗的驾驶员中超过50岁的占35%。
驾驶员年龄偏大、短缺,给线路的正常营运带来很大的困难。线路调整、新辟,车辆也全部安排好了,却没有驾驶员,这不等于零吗?上月中旬,上南公交准备将1021路高峰线改为全日线,公司只能靠抽调和挖潜增加班次,依靠本线路的驾驶员加班加点勉强完成。
“公交行业也能看到希望”
公交公司未雨绸缪,积极面对驾驶员老龄化、一线驾驶员短缺矛盾,把招聘公交驾驶员的重点放在年轻人身上。
在上南公交,从2012年起,公司每年招聘近200名驾驶员,其中有近三分之二是年轻一族。截至今年4月,在全公司近1900名驾驶员中,80、90后的青年人已有300多名,占到了驾驶员总数的16%。
一大批年轻驾驶员进入公交行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驾驶员因大量退休而短缺的矛盾,而不少年轻驾驶员之所以选择公交职业,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公交行业职工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逐步成为职场中受人青睐的“香饽饽”。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浦东公交第三轮改革以来,浦东公交驾驶员人均年收入从不到5万元跃升至了2015年的8.2万元,上涨了近65%。
于永刚是位80后的帅气小伙,他有着大专学历,当过兵,工作起来带有军人的气质。2013年进入上南公交。他说,“公交老龄化,既是弱势也是机遇,从驾驶员做起,再到车队,到管理员,有希望、有前途。”
记者调查发现,给年轻人开辟晋升通道,已成为公交行业吸引人、留住人的手段。浦东金高公交对于新进职工,公司有一整套培训培养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有潜质的员工和优秀的后备管理人才,公司将为其提供技术发展通道和管理晋升通道,只要努力就有前途。“年轻人如果选择公交的话,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也是相当大的,公司也将真诚地关注年轻员工的成长进步。”公司人保部经理刘震东认为。
面对年轻驾驶员逐步增多,上南公交抓住这一契机,着力打造青春“助力工程”,开展年轻驾驶员“专项带教计划”,选择优秀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傅带教,公司实时跟踪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帮助年轻人提高整体素质。此外,公司还安排年轻驾驶员到公司各个部门、基层轮岗锻炼,学习管理岗位的基本要求,鼓励年轻人提升技能,实现自我价值。正如90后女孩陈依娜说:“我就要开最复杂的线路!”
“老公交传递责任心”
公交行业收入不高、劳动强度大、责任重,年轻驾驶员好不容易培训好了、上岗了,却受不了这份辛苦,又走了。上南公交在一次招聘中招了6个人,但5个人很快被“吓走”了。如何吸引这些年轻人留下,也成为公交行业思索的新课题。
“企业文化对于留住职工的心非常重要。”金高公交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将企业凝聚力工程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处处体现出对职工的关爱。几天前,公司在沪东社区举办劳模宣讲进社区活动,公司劳模先进的事迹被公众知晓了,公交行业的认同度也会高起来。
于永刚说,除了看到年轻人在公交行业的发展前途外,他也被老一辈公交人感染了。实习驾驶初期,跟着师傅上车的于永刚,每天清晨5点起床,晚上10点多回家,看着兢兢业业工作一辈子的师傅,他由衷地感慨道,“天天起早摸黑,坚持做到把乘客平平安安送到家,做个公交人真不容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