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浦东新区召开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工作推进会,旨在吸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继续深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沈晓明出席会议并充分肯定了新区上半年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新区区委对这项工作有着高度重视的态度、一抓到底的决心,要通过持续几年的努力,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真正把这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好。
会议部署的具体工作中,“1+1+X”工作法、“浦东e家园”以及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均为浦东首创。其中,前两者经过试点,已经面向全区推广。
“1+1+X”工作法的核心是要突出党建引领自治共治。沈晓明指出,这条经验是基层民主和群众监督的生动实践,体现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保障了基层的活力和秩序,从源头上化解、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农村和社区的和谐。在下一步的深化工程中,要抓规则制度的完善,要坚持因地制宜,要突出党建引领。
“浦东e家园”的重点是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快速反应和认真办理。沈晓明表示,这项工作是在城市管理领域中,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从前两月三个街镇试点情况看,总体效果很好,群众参与热情很高。推广到全区,关键是要认真对待群众上报的每一个问题,切实提高参与率、受理率、结案率、满意率。
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的实质则是把政务信息化向基层一线延伸。沈晓明强调,今年新区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推动政府部门信息共享,不仅要打破区级机关之间的“信息孤岛”和“蜂窝煤现象”,还要向基层延伸。建设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就是要把电子台账集成起来,避免“百套系统、千张网”的现象。这当中,要继续把好台账入口关,并坚持方便基层。
去年,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于6月30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村干部工作报酬管理的意见》,系本市创新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的配套文件。《意见》明确提出“取消村招商引资考核内容”。
今年上半年,取消村级招商引资考核的“浦东方案”正式出炉,涵盖新区所有镇、所有行政村。到今年底,各镇对村的考核方案将不再出现招商引资及相关指标。
沈晓明表示,取消村级招商引资考核,关键要看到这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村里搞招商引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我们应该客观认识到,村里引进的项目产出水平普遍较低,其中不少属于“三高一低”项目,产生不少后遗症。在转型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村“两委”干部要坚决把工作重心转到抓基层党建、抓社会治理、抓村民自治、抓服务群众上来,新区将采取措施支持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资产收益。
沈晓明强调,希望广大村居干部多从新区大局和全局出发想问题、干工作。
“在我们的组织体系中,村居是最基层、最基础的单位,但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大家贴近群众,身处一线,是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很多工作不通过村居,是很难真正落实下去的。”沈晓明表示,今年新区区委的八项年度重点工作中,除了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以外,其他都与村居有关,没有大家的支持和配合,这些工作就干不成、干不好。
沈晓明说,村居干部工作头绪多、很繁杂,希望大家身在基层、胸怀全局,在所属街镇的领导下,认真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和宣传教育,把全区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会上,沈晓明启动了浦东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上线试运行。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吴福康主持会议并总结了新区“1+1+X”基层自治法推广工作,通报了绩效评估结果。副区长李泽龙出席会议并部署了取消村级招商引资考核工作及“浦东e家园”APP全面推广工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