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居(村)委会自治家园建设项目创意大赛获奖名单公示(公示时间:2014年1月21日-27日)
2013年8月,浦东新区开展了居(村)委会自治家园建设项目创意大赛活动。该活动旨在深入推进居(村)委会建设,增强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经大赛评审组的综合评议,共产生14个“优胜奖”项目(不包括以往自治家园获奖项目),25个“入围奖”项目,12个“提名奖”项目和12个“参与奖”项目。现进行公示。
意见反馈:浦东新区社区服务中心联系电话:20220070
“优胜奖”项目
●陆家嘴街道陈家门居委——“文明示范楼组创评比”
该项目以楼组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并建立了以居民为主体的楼组工作机制,通过居民自我讨论创建标准、自我评比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建立了以“楼内议事会”为代表的一系列自治制度,并通过楼组辩论赛、楼组定期比拼、草根经验总结交流、志愿者积分制度、志愿者小红旗等一系列活动,增强“社区是我们的”意识。通过项目使自治概念扎根于广大居民中,让办法来自居民中,让自治焕发生命力。
●陆家嘴街道市新居委——“心系心爱心铃”自治金助老项目
该项目为受助老人和居住同一楼道的结对志愿者家中安装无线门铃,老人一旦需要帮助,只需按动开关,志愿者家中的铃声就会响起,在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市新居委通过该项目的运作,既帮助了独居空巢老人,又深度发掘了社区资源,增强了居民们助人自助的社区意识和奉献精神。
●潍坊街道潍坊四村居委——邻里“1+1”睦邻角
该项目通过居民群策群力,将原来一楼乱堆物、乱停自行车的“死角”打造成一个有桌子、椅子、爱心厨和睦邻文化宣传的公共会客厅,为楼组居民搭建了一个邻里间相互了解、互帮互助的平台和载体。睦邻角成为居民聊天谈心、开展睦邻文化活动、协商议事的场所,培养了居民的社区意识,体现出“我的楼道我做主”的自治理念。
●洋泾街道森洋居委——小小QQ群迸发正能量
该项目通过QQ群打造出社区参与的新途径。QQ群成为社区内上班族和年轻人信息沟通、需求表达、协商议事、集体行动的新平台,激发了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在QQ群的帮助下,小区停车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成立了羽球会、瑜伽会、舞蹈会等团体,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QQ群的创立,形成小区业主相互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金杨街道高庙居委——“流动”的身影“灵动”的社区
金杨街道高庙居委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中村”社区,为了增强外来群体的社区融入感、构建社区的良好氛围,该项目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联合社区各方力量,探索构建“城中村”事务民主协商机制,成立了“睦邻家园”自管会,组建了12支自管会队伍,每支自管队伍由居民自我管理。通过自管会的运作和系列活动的开展,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增进来沪人员的自助互助能力,从而使“城中村”发展成为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社区。
●金杨街道枣庄路第一居委——夕阳港湾银龄乐园
该项目整合居委、居民、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的力量,充分发掘社区资源,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形成了居委指导、支持,居民执行、决策,社会组织提供专业资源的项目团队。在志愿者挖掘、社区骨干培育激励、服务团队能力提升方面,注入专业社会工作的支持。通过该项目,将社区打造成居民自我服务的老年宜居家园。
●浦兴路街道凌河路第五居委——“三自”车位
由于先天设计不足,停车难问题始终是困扰老小区的“紧箍咒”。该项目由党总支与居委会商定基本原则,凌五居民区的自治组织——“议事、自治、管理服务团队”具体落实,由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从经营的公益收入中拿出资金,通过改造非机动车库和开辟新的机动车停车位来解决停车难题。该项目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广泛征询民意、发挥自治团队的作用,使停车难、乱停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培育了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
●浦兴路街道菏泽路第五居委——彭阿姨议事会
为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的工作模式,发掘居民自治能力,在菏泽路第五居委引导下,小区内以彭桃清阿姨为代表的热心居民成立了彭阿姨议事会。该议事会定期召开会议,收集居民的需求,并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协同合作,在小区公共问题的发现、商议、反馈、决策上形成多元的治理格局。在一系列小区公共事件上,如节能窗改造、活动室空调配置、小区垃圾箱房改造等,彭阿姨议事会发挥了收集社情民意、组织居民协商议事、调处纠纷等作用。从而增强了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
●上钢街道济阳三村居委——居商联合会
济阳三村在解决居民与商户之间矛盾的过程中,运用居民自治的理念,将商户代表和居民代表联合起来,组建成立了“居商联合会”。该联合会组建了环境巡查队,并设立4个居商联合环境投诉箱,还通过开展社区活动来加强居民和商户的联系。“居商联合会”搭建了社区居民与商户沟通平台,切实缓解商户与居民间纠纷,融洽了社区关系。
●南汇新城镇宜浩佳园一居委——党员、居民“议事厅”
宜浩佳园一居委以党员、居民“议事
厅”作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平台,积极推行居民议事制度。“议事厅”成员包括居委、党员、楼组长、本地和外来群体居民代表等30多人,形成了一整套议事程序。“议事厅”成立3年来,协助解决了小区超市购物难、晾晒衣服难、娱乐设施不足等急难问题。培育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理念,增进了邻里和谐。
●唐镇保利居委——金爵创意亲子乐园
该项目由保利金爵公寓居民自发组织,开展互助式社区亲子教育,填补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空白。其组织成员全部由社区居民组成,分工合理,活动高效。相继策划、组织了包括宝宝趣味运动会、圣诞礼物派送、儿童骑行等活动,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金爵创意亲子乐园是居民自治组织,自我服务,满足自身需求的一个典型案例。
●三林镇世博南二居委——管家工作坊之楼道客厅
该项目以“楼道”为抓手,打造“楼道客厅”,通过楼道公约制定、楼组问题的自我诊断与解决、楼组特色创建、楼组邻里节活动、楼组间大串门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培育出一批楼组建设的社区骨干。在解决了楼道环境问题的同时,增进了居民间的交流沟通,也为居民和社区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融洽了社区氛围,完善了社区的互动参与网络。
●北蔡镇莲溪六居委——“王阿婆进城”楼道“谐”奏曲
作为典型的动迁小区,莲溪六居委的居民在从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换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如农具到处堆放,大声扰民、破绿种菜等。为了让居民们尽快适应城市社区生活,项目通过居委、物业、居民协同合作,充分汇集居民智慧,发挥居民骨干的作用,开展了“老古董”搬新家、“小板凳”司令员、新旧楼道大对比等系列活动,使“老农民”们渐渐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小区翻天覆地大变样。
●川沙新镇七灶村委——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
该项目通过村民代表定点联系一定数量的村民家庭,将全村每年的实事项目和大事件通过联系制度由村民代表挨家挨户地征询与沟通后,再形成方案决议,切实解决了村民们原先对“村委会在做什么、怎么做”的疑虑。在监督村委会工作的同时,也给予了村民利益表达的渠道,真正做到村民自治。该制度打破了一般只有村民代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现状,将全体村民纳入民主管理中来,使村民能够“大事小事全参与、难事苦事共承担、好事喜事齐共享”,从而营造出了“七灶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