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浦东药企“阻击”H7N9实录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3-05-28 00:00:00

4月初的一天,倪卫琴收到了一条“重要”短信,发信人来自国家科技部,邀请她进京参加一个关于H7N9疫情的专题会议。 

倪卫琴是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此之前,之江公司刚研制出“禽流感H7N9核酸测定试剂盒”(荧光PCR法),是当时国内唯一针对这一疫情而供应的成品化试剂盒。 

5月6日,之江生物发布消息:其研制开发的禽流感H7N9核酸测定试剂盒通过国家参考品检定,并取得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院检定合格报告。 

5月10日,上海连续20天无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终止了流感流行应急预案三级响应,防控工作转入常态化管理。 

从3月底H7N9禽流感病毒被查出,到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的一个多月里,浦东包括之江在内的一批研发力量较强的生物医药企业,均迅速行动起来,拉开了一场对H7N9禽流感疫情的“阻击战”。 

□本版撰文  陈烁

与疫情抗争<< 

浦东药企快速行动

3月份的时候,之江公司便接到了疾控中心的电话,应急小组随即成立。而浦东的多家药企不约而同地行动起来,多种针对疫情的药物进入研制阶段。

倪卫琴参加的4月初的会议,是科技部等多部委紧急召集的快速研制产品联席会,全国9家专门从事核酸技术诊断产品的单位参会。而来自上海的两家公司,除了之江,还有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均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生物科技企业。 

“会上,有领导说,这个事情(H7N9禽流感疫情)国家很重视,希望企业尽快来做这个事情,相关部门会开应急通道,就是程序不减少,时间可以加快。”倪卫琴所说的应急通道,是指国家食药总局对于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或疫苗、药品的审批流程。之江公司生产的诊断试剂属于医疗器械范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检验检疫等部门用于疫情监测时,并不要求有注册证,但要在医院使用,就一定要有注册证。 

实际上,在去科技部开会之前,之江公司已经研制出H7N9的检测试剂。他们接到的最早的“召唤”,来自疾控中心。 

“3月份,就接到了疾控中心的电话,说发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希望我们能积极参与,研究检测试剂。”倪卫琴说,在获得了相关的病毒株信息后,之江公司立即成立了应急小组,开始了对H7N9检测试剂的紧急研究。 

之江研发检测试剂的同时,浦东其他一些药企也开始了行动。 

4月7日,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的副会长赵国屏参加了市委、市政府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工作的专题会议。市领导听取了中科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赵国屏及其他一些专家对防控H7N9禽流感的意见。第二天,浦东生物产业行业协会向所有会员单位发了《关于报告H7N9型禽流感检测和药物防治等情况的紧急通知》,对区内生物医药企业对H7N9禽流感的研究应对进行摸底。 

在协会得到的反馈中,除了之江公司已研制并批量供应检测试剂盒,浦东多家企业根据各自实际,进行了针对H7N9的药物研究: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一个新药,代替有极大副作用的类固醇药物,抑制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从而避免病人肺部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造成急性肺损伤;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具有全新作用机理的两类抗H7N9禽流感新药的研究,从源头上阻断病毒细胞进入人体正常细胞;上海赛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也计划研制一种复合型抗禽流感病毒融合蛋白,预防流感病毒的呼吸道感染。 

和时间赛跑<< 

晚上把沙发一拉就当床 

药物研制需要反复试验,比如优化体系,盐离子浓度再加一点,显示病毒基因的曲线会不会显示得更好?或是温度再提高一度,它的特异性能不能更强?这些都是一步一步反复摸索出来的。 

从开始启动设计,到试剂盒研制出来,之江公司只用了10天。这家经历了2008年手足口病爆发、2009年H1N1甲型流感疫情检测试剂研发的公司,已积累起覆盖已知各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数据库和紧急研发经验。 

“这次的研发更为紧急,因为是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病毒,并且在中国最早发现,因此我们抽调了二三十人组成应急小组,24小时不间断地研发。”倪卫琴说。 

应急小组由研发部、生产部、质量管理部等几个部门的人员组成。研发团队先经过反复试验,比对以往数据库中的信息和检测方法,设计出几套不同的方案,然后由另外一个小组进行合成,合成好之后,再由另外一个小组建体系方案,优化参数,然后做小试,配置好后进行验证。验证好后,产品“出炉”。 

这一过程说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过程中很多程序需要反复地试,比如优化体系就不是一遍试验能做好的:盐离子浓度再加一点,显示病毒基因的曲线会不会显示得更好?或是温度再提高一度,它的特异性能不能更强?”倪卫琴说,这些都是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一次试验结果出来后,再据此判断下一个试验怎么做。如果需要重新设计又要重新开始,原料合成也需要六七个小时,如果发现不行还要重做。 

当时,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不断增加,时间紧迫。其时正值清明放假,但研发人员并没有享受假期,“晚上把沙发一拉就当床了,我们得跟时间抢跑。” 

4月2日,之江第一批产品下线并发给客户。因采用了“一管双检”,即研究人员只需提取一次样本,试剂盒能同时反应H7及N9基因,免去重复检测,使原本需要3天的检测缩短为两个小时。 

4月5日,产品移交中试。4月7日,之江公司官方微博称,该公司成功研制禽流感H7N9(2013)核酸测定试剂盒(荧光PCR法),是针对此次H7N9病毒最早研制成功的产品,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供应的成品化试剂盒。 

同时,位于外高桥的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研发同样全速推进,且检测试剂、疫苗、药物的研发同时进行。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现在的H7N9及之前的H1N1、H5N1等都属于甲型流感。甲型流感病毒的细胞膜上包含三种蛋白,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质子通道(M2),所以甲型流感病毒以HxNy(x、y为数字)标记。其中,HA有16个亚型,NA有9个亚型。目前已上市的抗流感药物,主要以抑制神经氨酸酶NA为靶标,比如已被世人熟知的达菲(奥司他韦)。 

药明康德选择了流感病毒的聚合酶和HA作为靶标,希望能从源头阻止病毒对人体正常细胞的侵袭和复制。“病毒侵害人体以后,通过HA与人体细胞融合进入人体造成感染,这是病毒感染人体的第一步;NA的作用是在病毒完成自我复制后,不断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新的病毒进而感染更多细胞。”药明康德生物部副总裁陆恒说,不同类型的甲流病毒,其里面的八段基因片段是不一样的,可以互相结合,变异性强,药明康德现在研究的一个靶标是直接针对HA,在它开始侵害人体细胞时就阻止它,同时希望能作为广谱药物,医治H7N9以及以后可能再发生的其他流感类型。 

同时药明康德也在研发甲型流感病毒聚合酶抑制剂。“流感聚合酶是病毒复制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病毒进入人体后,就是它负责把八个基因片段大量复制,从而侵害人体。”陆恒说,对此,药明康德想结合H7N9聚合酶进行相互作用分析,进行结构改造得到新一代广谱、对各种亚型甲流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的聚合酶抑制剂。“就像把车子的发动机停掉一样,抑制了复制病毒基因片段的聚合酶,从而可以针对各种甲流病毒。” 

一般新药研发要10-15年,但陆恒说,药明康德有近7000员工,研发人员占了90%左右,还请了400多名在国外制药业有经验的人士,吸收国外制药业的长处,希望能加快研发进度。“H7N9爆出后,公司马上从上到下就开始思考行动起来。目前也在全力推进,根据已经有的经验,少走弯路,选择一些比较有效的靶标,研发过程可能快一些,我们希望可以一年之内到临床试验。”目前,药明康德也已经建立了甲流病毒聚合酶的生物化学测试平台。 

在进行这两个新药研究的同时,药明康德还计划建立涵盖所有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生物化学测试平台。这样不仅可以对当前的H7N9病毒进行检测,也为今后可能出现的高致病流感病毒其余亚型的检测和药物研究储备技术力量。 

针对疫苗,药明康德此前在与国外一家大型药企的一个合作项目中,就共同发现了一种新的疫苗研究技术,且正好是用流感作为模型,产生的抗性可以针对所有的流感病毒。目前,药明康德正在进行第一期的体内的动物实验阶段,“两到三个月后就可以结束,实验成功推出后,再经过临床试验就有望成为一个广谱的流感疫苗。” 

用实力说话<< 

药企力量折射产业发展 

2012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企业销售过亿的核心产品已超过26个。在生物医药外包服务(CRO)领域,浦东新区现有认可生物医药CRO高技术服务企业36家,2011年实现服务性收入超过63.4亿元。

H7N9禽流感,考验的是药企的研发力量和社会责任,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浦东医药产业的逐年强大。

来自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的一份2012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浦东新区实现生物医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5.49亿元,可比增长9.9%,超亿元的企业达到43家。浦东新区已初步形成由产业制造、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六个模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为产业链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浦东诞生了大批创新产品。2012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企业销售过亿的核心产品已超过26个。在生物医药外包服务(CRO)领域,浦东新区现有认可生物医药CRO高技术服务企业36家,2011年实现服务性收入超过63.4亿元,其中过亿的服务企业9家,服务收入达57.1亿元,占浦东新区生物医药服务性收入的90%以上。药明康德和尚华医药研发服务集团,是浦东新区现有的2家在美国上市的高技术服务龙头企业。 

在此次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中,睿星基因技术公司开发的代替类固醇药物的新药,已完成了初步安全性实验,目前与钟南山实验室在进一步合作进行更多动物实验,希望明年初能够报临床;赛金生物医药公司生产的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以阻断急性期H7N9禽流感感染者体内大量的瘤坏死因子,从而阻止急性炎症的发展,目前该公司正在探讨使用剂量和治疗时间。 

另据了解,同样位于张江的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了SAT法——恒温RNA(核糖核酸)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可以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不再需要DNA中转,检测速度更快。 

位于康桥的生物梅里埃公司,也已经生产出快速检测禽流感的试纸,能够在20-30分钟内检测出病原毒株。生物梅里埃公司全球副总裁柏谦立告诉记者,这种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检测出H7N9病毒。目前,该试纸已经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将尽快通过中国国家食药总局认证。 

5月6日,之江生物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其研制开发的禽流感H7N9核酸测定试剂盒首家通过国家参考品检定,并取得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院检定合格报告。临床医院能开展禽流感H7N9检测已为时不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