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15浦东群文亮点回眸

2020年12月03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6-01-21 00:00:00

2016年是浦东文化“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验收之年。回首刚刚过去的2015年,浦东的公共文化事业佳音频传、亮点频出。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指导中心”)作为区级群文阵地,聚焦“转型”“共享”“联动”和“原创”四个关键词,以多种探索,积极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实样本与创新典型。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曹之光


关键词1:转型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试点社会化专业化管理


在1200平方公里的浦东大地上,生活着500多万浦东居民。遍布全区36个街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文化、体育、教育、科普等多功能服务送到浦东人的家门口。2015年4月,浦东新区根据市文广局《关于推进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的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部署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推进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作为业务指导单位,负责对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


根据“因地制宜、自主选择、分类分步、全面覆盖”的原则,位于曹路大型居住区的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开展了全市第一个大居文化中心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管理的试点。而浦东36个街镇文化活动中心,有34家实施部分委托管理,委托社会机构对中心内的部分设施、功能和活动项目进行管理和运营。陆家嘴金融城文化活动中心与花木文化活动中心则分别采取全部委托与自行管理的模式。


“新区还着力培育更多具有专业资质与管理经验的社会组织,投入到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中。”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表示,为了培育合格的社会组织管理社区活动中心,指导中心在2015年年中挂牌成立浦东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在一年的孵化期中,社会组织将在政策服务、行业管理、艺术普及、团队建设、文化创意、数字化发展、文艺宣传、财经服务等各方面,获得指导中心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指导,全面了解并掌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标准和要求,以提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能力。待这些社会组织“出壳”后,将为市民提供更接地气、更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词2:共享


全民艺术普及50万人次受惠


2015年3月,指导中心倾听市民的学习需求,推出浦东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以指导中心迎春路总部为总校,在全区布局6个分校区,284门培训课程的总课时超过8000个,受惠市民超过50万人次。无论是公务员还是青年白领,老年人还是青少年,都在这一覆盖全区的公共艺术培训平台上,享受到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家住陆家嘴的退休夫妇王世庆、卜美娟经朋友推荐,报名参加了总校的龙身蛇形太极拳班与拉丁舞班。卜美娟介绍,她常年因眼疾而心情抑郁,但参加艺术培训班后,不仅活动了筋骨,心情也变得开朗了。更令她感动的是授课老师的一颗公益心。两位老人没掏一分钱课时费,还获得了龙身蛇形太极拳老师贾凤娟赠送的练功服。最近,王世庆还因在成果汇演中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优秀学员”荣誉证书。王世庆表示:“通过浦东新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我们感受到终身学习带来的快乐,今年我们还会继续报名!”


事实上,依托2015年4月上线的“文化浦东云”网站,如今浦东市民在家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报名培训班,浦东的公共文化服务也飞向了“云端”。


浦东有着广袤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在2015年度的百场文艺巡演还是浦东文化艺术节期间,指导中心作为承办方或协办方,都有意识地面向偏远村居进行活动配送的倾斜。其中,“2015浦东优秀文化团队展演周”在全区开展了100场演出,在农村地区的演出就包括“2015浦东沿江沿海百村文化行”“月圆盛世·2015浦东新区中秋文艺晚会”“淳美乡情·2015乡音乡曲乡村行”等。群文“明星”竞相登台,接地气地演绎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将欢笑与快乐送到田间地头。


关键词3:联动


激活社会力量引入市级资源


浦东新区百场文艺巡演是市民享受文化滋养的平台,更是浦东探索文化创新、寻求机制突破的试验田。指导中心在百场文艺巡演中引入演出竞标机制,2015年共有68家院团竞标参与总计达500场次的巡演活动,其中50家中标,包含外省市、本市的优秀市级剧院团、院校、民营剧团及演出公司,数量之多创下了百场巡演11年以来的新纪录。


除了联动社会资源,指导中心还力促“市区联动”,助推优质市级文艺资源“飞入浦东百姓家”。随着上海“文化东进”战略的推进,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在2015年11月与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广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集团旗下9个国有市级文艺院团与浦东9个基层单位开展结对共建,指导中心与上海木偶剧团“牵手”。指导中心还协助9大市级文艺院团,将优质演出资源与文化服务产品,引入到浦东的开发区、街镇、文化单位中。今后,文艺院团的专业演员还将成为各街镇的文艺辅导员,提升浦东基层群文水平。


关键词4:原创


集成各方之智演绎浦东佳作


指导中心不仅是面向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还是一个浦东群文作品的创作平台。2015年指导中心集各方之智、汇四海之才,在各门类的艺术创作中建树颇丰。


在文学创作领域,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与新区区委宣传部合作共建的上海现实题材创作基地在指导中心挂牌。基地由优秀小说家、纪实文学作家、诗人等组成专业创作队伍组成,将创作一批既能反映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发展现实、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在书画创作领域,浦东书画创作基地(金桥)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金桥镇揭牌成立,2015浦东市民中国画书法展集中展示了223幅优秀作品,展现浦东文艺爱好者的年度创作成果。而在第18届“江南之春”上海市民美术大展中,浦东共有26件作品获奖,占全市获奖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也是浦东获奖作品数连续3届全市夺魁。


在舞台创作领域,指导中心逐步完善融“选苗、育苗、出苗”于一体的浦东群文新作创作体系,使原创节目的数量和质量获得逐年提升。2015“上海之春”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中,浦东选送的16个节目荣获优秀新作奖4个、新作奖9个,获奖总数连续7年位居各区县之首。而在“大地芳菲”2015浦东新区群文创作节目汇演中,共颁发了舞蹈、音乐、曲艺、戏剧四大门类的27个优秀创作节目奖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