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周浦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城区”为主线,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推进“商贸周浦、文化周浦、智慧周浦、创业周浦、宜居周浦、和谐周浦”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后世博、浦东二次创业、迪士尼项目开工的带动效应,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共建文明美好新家园。
产业发展布局
“五横六纵”由西向东
产业功能布局以“五横六纵”发展片区为基础,在空间结构上,由西向东依次布局:
产业发展片区 整合周浦都市型工业园区、繁荣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发展以现代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运用、文化创意、信息感知技术等新型智能产业,创建智慧产业园并与万达广场、小上海商贸区联动发展。
生态居住片区以周浦镇区为核心,以两个“四高示范区”、国际医学园区动迁基地、周康航大型居住区为延伸,以老镇区改造改建为依托,稳步发展房地产业,有序发展国际人才公寓和高端公寓,形成“工作在大上海、生活在小上海”的宜居城区。
国际医学园区配套服务片区紧盯“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之一”的目标定位,立足于为国际医学园区做好相关配套服务、优化周边发展环境,主动承接上海市医学科学研究院、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市中医药研究院和上海国际医学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等建设项目的配套,延伸医学研究和医疗诊治相关产业链,推进社区医疗服务产业发展。
生态农业片区 以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目标,开展对基本农田的规划整理,沿界浜村、瓦南村以及北庄村、棋杆村部分的生态农业带,发展有机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以及农产品精加工和流通业,加快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绿肺”生态和观光旅游、健康疗养功能。
迪士尼延伸配套服务区 以瓦屑社区为基础,以棋杆村、北庄村东片为载体,与迪士尼项目建设同步,重点发展绿色餐饮、乡村旅游、特色购物、民俗文化等配套服务业;争取规划布局浦东新区物流集散基地和物流配送交易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手段,建设区域性物流结算商务中心,形成周浦东片现代化新城区的“次中心”。
“六个周浦”
建设目标:商贸、文化、智慧、创业、宜居、和谐
——打造商贸周浦
重振“小上海”商贸传统,发展商业、服务业的新业态,拓展新领域,推进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增强辐射力,进一步完善商业布局和综合配套,彰显经济活力和商业魅力,力争发展成浦东新区“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
——打造文化周浦
充分挖掘“古镇”、“傅雷故居”、永定寺等历史文化资源,恢复和改造历史文化建筑,凸现“浦东历史文化名镇”的人文精髓,充分挖掘周浦书画特色,提升书画品牌效应,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的文化体育设施;以推进“‘迪士尼’延伸配套服务区”建设为抓手,传承海派文化,融合中西文化,不断提升区域文化凝聚力。
——打造智慧周浦
紧紧围绕浦东新区“创新驱动、调整发展”的主题,提升现有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加快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产业化为特征的智慧商务区,积极培育发展新兴电子商务、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信息感知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推进社区服务智能化,力争率先建成浦东新区的“智慧镇”。
——打造创业周浦
坚持“产城融合”、产业与就业同步、注重集约节约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向开发区集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和促进就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创业热情,使周浦成为各类人才云集创业的乐土,新兴产业积聚的热土,力争成为浦东新区“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区”。
——打造宜居周浦
天蓝、水清、地绿的宜人环境初步形成,河道、绿化、建筑等城市元素相映成趣,城乡融合互动,生活便利度、舒适度进一步提高,社区生活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深入演绎,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宜居城区初步形成,努力建成世博园外的“最佳城市实践区”。
——打造和谐周浦
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平安周浦”建设深入推进,来沪从业人员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居民群众富裕程度、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普遍提高,区域品质和魅力不断提升,加快建成“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验区”。
五大目标
指标体系:经济、城建、社会、民生、环境
——体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指标
“十二五”时期周浦镇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为11%左右,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8亿元。第三产业比重为6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
——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指标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保持15%左右;完成4个村庄改造任务。完成对城区25条主要道路的改造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纳管工程。基本完成周浦塘、咸塘港、六灶港等主要河道的水系疏浚和整治。城镇化到“十二五”末达到90%以上。
——体现社会事业发展的指标
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基本满足居民医疗卫生需求。配套新建社区活动中心5个,继续完善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不断满足居民文化娱乐需求。
——体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指标
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城乡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不低于9%;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保持在81岁以上。居民生活便利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体现生态环境改善的指标
资源节约集约化利用水平保持领先,单位(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18%左右。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达到20亿元以上。
大气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林木绿化率达到25%,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削减率达到2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