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中生课题聚焦社会热点获好评

2020年11月30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7-05-26 00:00:00

  本报讯(记者 吴燕)课题答辩这一通常在高校才会出现的形式,如今出现在了浦东的高中校园里。5月22日下午,川沙中学举办了第三届学生优秀课题成果答辩会。来自高一、高二年级的13组学生,结合PPT现场展示了各自的课题研究成果,并回答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及同济大学的教授评委的提问。

这已是川中连续第三年为高中生举办专业的课题答辩会。今年的答辩会上,既有聚焦社会热点的课题,也不乏实用的生活小发明。专家们认为,这些课题展现了浦东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聚焦社会热点

给出合理建议

民宿发展、共享单车、交通拥堵、医患关系……此次参与答辩的13个课题中,一半以上聚焦当下的社会热点。结合调查结果,这群高中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给出了不少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川中位于上海迪士尼乐园附近,这几年川沙的民宿建设进程加快。区别于传统的酒店旅馆,民宿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主人的热情与服务,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高一学生奚张颖、王哲言和石昊天,在指导老师王谦的带领下,在迪士尼乐园周边开展了民宿调查。

3名学生经过网络问卷调查发现:民宿的知晓度很高,但选择民宿的游客并不多,民宿硬件配置、管理不够标准化以及安保措施不周等,是游客的顾虑所在。经过实地走访,他们又发现迪士尼周边的民宿硬件水准参差不齐,“有不少是利用村民私房改造的,外观看上去很新,但房间内的设施却差强人意。”因此,在课题中他们提出了建议:民宿在注重“外包装”改建的同时,须对内部设施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更新,并加强标准化管理;在推广上,可以尝试和有知名度的网络平台合作。

王心远和伙伴们则盯上了时下很热的共享单车,就川沙地区的使用情况开展研究。他们调查发现,共享单车在使用中普遍存在随意停放、恶意破坏等不规范的行为。“那么,派谁去加以管理和维护呢?”对此,同学们的想法是:让在校高中生去。王心远说,沪上高中生在校3年需完成60个学时的志愿服务,“如果能将共享单车的集中管理纳入志愿服务的考评体系,不仅能为高中生增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也能让高中生尽一份社会责任,可谓双赢。”

发现生活需求

动手创新实践

除了聚焦社会热点,此次参与答辩的不少课题还颇有创新性,“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便是其中之一。

家庭作物栽培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这几年很受推崇,然而无论是施肥还是浇水,都耗时费力。细心的王喆同学发现了这一现象,并着手进行创新,发明了一个“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装置”。有了这个装置,在无人灌溉、管理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自家阳台上打造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把肥料溶解到灌溉水中,利用管道灌溉系统,适时、适量地将水溶性肥料由灌溉通道带给每一棵蔬果。王喆实地考察了浦东的园艺场的水肥一体化装置,并根据家庭阳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装,随后利用这套装置在自家的阳台上种起了蔬菜。答辩会上,她通过PPT展示了自己的实验成果:使用这一装置后,杭白菜和生菜长势喜人。目前,王喆的这一发明已成功申请了专利,而她已开始谋划进一步的创新:设计一款APP,可实现手机远程实时控制灌溉装置。

川中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川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也是川中学子关注的热点。柏天浩、唐烨影等5位同学,调查研究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书的历史及现状,并建议在本校高中生中普及锣鼓书的知识,再推及沪上的高中生群体,让这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得到传承。

记者了解到,川沙中学的每位高中生,毕业前都会完成至少4个课题,而参与答辩的优秀课题是经过民主推选出来的。校长陈忠新告诉记者,学校之所以为学生举行答辩会,并邀请高校教授参与评审,是为了打造一个“高含金量”的展示平台,一方面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得到一定的学术启蒙,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学生不只是“闭门苦读”,而是走出校门,关心社会投入生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