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委员会
遵循“文化引领党建聚力”的创建思路,有效达成“三提升”的工作目标。坚持按“政治理论”、“专业理论”、“人文素养”3个模块实施全员学习,并配套《教职工专业发展奖励措施》,开展沙龙活动、学术讲坛、志愿服务,推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紧贴中心工作,提升服务品质。以市级重点课题为引领,构建全方位服务于浦东教育的支持系统。依托“敬老助幼”、“支教助学”、“扶弱济困”、“社区便民服务”和“教育国际交流服务”等特色项目开展志愿服务。通过建立梯队发展机制、创设实践锻炼途径等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能。
中共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总支委员会
建“三网合一”模式,创“学习型”党组织特色。将“电视网、校园网、手机网”整合为“三网合一”学习新模式,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以送教到桌面的形式,形成“各点点播”的视频教育模式。
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发挥党员队伍主观能动性,率先垂范、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完成示范校各类项目建设。
以政治任务为引领,视社会责任为己任,树“服务型”党员形象。4位干部和教师在新疆喀什地区支教,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支部委员会
围绕“服务、融入、创新、发展”的党建示范点创建理念,注重加强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工作促教育发展”。
把党建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相融合,党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党支部配合学校行政积极开展校际结对服务,为支教与合作交流工作搭建了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平台,党员教师展示了示范效应。85名党员组成志愿者队伍,分布在陆家嘴、洋泾、浦兴社区,通过外语特色进社区、精彩文体同和谐、扶老助残共帮困等形式,参加城市公共管理、社会援助和公益活动。
中共上海南汇中学总支委员会
紧紧围绕“立足浦东党建示范提升内涵追寻教育梦”的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目标,形成了具有南中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平凡铸就辉煌,榜样凝聚力量。“2014上海南汇中学寻找身边的美德人物”活动历时4月,让师生感悟榜样的力量。内设支部各有千秋,不遗余力比学赶超。第一支部擅长组织文体活动,第二支部将微信引入党建,第三支部科研擅长,有专著出版并获市级奖项。学生党校孕育新生力量,开创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先河。一名新疆班学生入党,并在毕业典礼上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中共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支部委员会
抓好队伍,创新载体,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完善干部述职评议制度,实行干部竞聘上岗;创新学习载体,利用校园网“党旗飘飘”栏、微信群、微博圈,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服务中心,弘扬先进,推进“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设。深化党员“亮身份、守承诺、作表率”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党员示范岗建设,落实党员“三联系”和志愿者行动,促进学校中心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健全党内各项规章制度。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辅读学校支部委员会
以“台灯下的世界”为抓手,加强完善读书、学习活动,提升党员、教师理论学习水平,夯实思想基础。
创建3个微信群,构建不同的阅读、学习、交流的平台,定期为党员推荐学习文章。组织读书活动,增加学习的深度。每年开展“台灯下的世界”读书学习活动,今年的读书活动先在微信群以接龙的形式交流读书体会,之后各校区党小组交流学习感悟,在此基础上学校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党小组为单位交流读书体会。开展校本研修,提升学习的高度。依托读书平台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激发教师的研修激情。
中共上海市三林中学总支委员会
紧扣以“群教”改作风,以“思政”定信念,以文化树品牌,以制度促规范。
“群教”活动立足“实”字,体现出“教”字,召开会议、个别交流和组织活动力求实效。“思政”工作立足“活”字,体现出“时”字。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时事讲座、报告会、参观学习、征文评比等。组织文化立足“校”字,体现出“特”字,以社团、展示周、主题活动、节庆活动为载体,开展“仰高”品牌活动。制度建设立足“落”字,体现出“规”字,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党员“三会一课”制度,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
中共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支部委员会
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围绕“六有”目标,开展特色创建活动。
突出服务素质,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突出服务能力,打造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突出便捷有效,建设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建成了为学生圆梦的场所——“梦工场”;设置绿化角,扮靓教室、办公室;添置图书柜,打造班级图书角;“乡村少年宫”引领学生健康生活;建设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场所。突出服务效能,争创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学校多次组织市区级现场展示,接待国内外来访20余次;区级以上会议专题交流近10次。党支部连续5年被评为新区一级党组织。
中共上海浦东游泳馆支部委员会
立足“以提供游泳为主,服务全民健身”的定位,发挥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解决群众关切,力求群众满意。
党支部与南码头路街道党工委共建市民健身基地,面向南码头社区群众推出“健身卡”,实现了“政府办实事、场馆作贡献、全民来健身、百姓得实惠”。拓展救生技能培训,党员带领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培训,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优化、细化游泳普及培训教程,将水中自救与他救课程纳入教学方案,形成特色。党员骨干为泳客免费培训水中健身操,以党员、团员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开通各分馆的微信公众订阅号,定期推送信息,满足市民需求。本版资料提供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