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近日在陆家嘴新兴金融产业园正式开营,在为期三天的时间内,创业者对互联网金融和共享经济两大专题的商业模式和发展前景等进行探讨。这是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首次走进陆家嘴金融城,将顶尖的导师、优秀的创业团队带到陆家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陆家嘴的创业生态环境。
全国性创业培训平台走进金融城
今年是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第二次走进上海,首次走进陆家嘴金融城,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联合主办。
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储备、需要具备哪些资源?在此次训练营中,紫光集团执行董事、联席总裁王慧轩,找钢网创始人、CEO王东,基玉金服董事长、总经理王翔以及以太资本创始人、CEO周子敬等创业导师根据自己的创业经历进行了诠释。
王慧轩表示,创业者往往会听到很多具有激励作用的创业故事,比如潘石屹50元钻铁丝网,马云不给创始合伙人发工资等,“创业者要充分理解的是,所有的创业故事几乎都不可复制,因为资源禀赋不一样、技术条件不一样、行业不一样、历史方位也不一样。”
“我是谁”,“我有什么资源禀赋”,“我可以有什么资源整合手段”,“能做成什么事”……在创业开始之初,这是每个创业者首先要想明白的问题。
在共享经济专场论坛上,三位共享模式创始人——小猪创始人、CEO陈驰,人人车创始人、CEO李健以及PP租车联合创始人、CEO张丙军就共享模式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给出自己的看法。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2010年首次开营,6年来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湖南等地连续举办了13届训练营,为来自全国近30个省份的近5000名创业者提供了公益培训项目。
据粗略统计,因参加训练营产生质的飞跃的企业有几百家。目前,训练营已成为国内培训规模最大、专家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公益创业培训平台。
提升陆家嘴创业生态环境的吸引力
第十四届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开营所在地是陆家嘴新兴金融产业园的一个孵化基地,主要培育孵化金融科技企业和私募证券基金。
两年来,以产业园、孵化基地为引导,陆家嘴金融城共引进了私募基金、融资租赁、金融科技、财富管理和相关领域的专业服务异构等新兴金融机构2000余家,其中一批创业项目,逐渐成长为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副局长过志英表示,清华大学将最优秀的创业团队、顶尖的导师带到陆家嘴,进一步提升了陆家嘴创业生态环境的吸引力。
此次训练营还发布了《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报告(第二版)》,与去年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第一版相比,报告在传统金融互联网化、全新的互联金融模式、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的金融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等四大部分基础上,新增了中国版互联网消费金融和中国版互联网金融的集团化发展两部分内容。
其中,在互联网金融集团化发展方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表示,百度金融、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等都已呈现这一趋势,将推动金融混业经营发展,未来这样的平台怎么走,不同业务如何协同?目前的监管下如何进行综合金融?报告对上述话题都进行了探讨。
另据过志英介绍,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自贸区金融改革的主战场,陆家嘴金融城已是中国金融机构集聚度最高的区域,有着国内最完善的金融生态环境,“在陆家嘴可以更便捷地找到资本、人才、合作方,这是在陆家嘴创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目前,陆家嘴已经集聚了3.5万家企业,12家要素市场,有中国80%的外资法人银行,中国1/3的公募基金,有上海2/3的持牌金融机构,5000余家各类新兴金融机构,300多家跨国区域总部,近千家金融专业服务机构,50多万白领,其中金融从业人员近20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