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承诺三服务”
“一线去”党建品牌坚持以“四不承诺三服务”为理念。
“四不承诺”:“应当解决的,尽快设法解决——不拖;不易解决的,积极协调解决——不推;难以解决的,说明详细情况——不瞒;答应解决的,按时努力解决——不赖”。
“三服务”:“服务基层、服务街镇、服务企业”,以“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条块联动,为实现浦东新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行更畅、居更佳、景更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本版资料提供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组织人事处
■本报记者黄静浦东报道
一抹鲜亮的橙色出现在曙光初露的清晨,出现在熙熙攘攘的街巷,出现在接听市民呼声的热线一端,出现在游客如织的公园……5年间,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的党员干部身着统一服装到基层、到社区,将“一线去”的理念融入本职岗位中。正值“七一”建党95周年之际,该局“一线去”项目获得了“浦东新区基层党建品牌化培育重点项目”的荣誉。
“一线去”试水党员干部岗位体验
今年3月21日,“一线去”的队伍出发了,这一站是浦东的15座公园。
自公园免费开放后,游客量大幅度增加,公众的需求与公园设施的矛盾,不文明游园、噪音问题等给公园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瞄准了这一“痛点”,将“一线去”党建品牌2016年干部岗位体验主题活动确定为“当一天公园管理员”。局机关公务员、局系统后备干部、团员青年共150人到公园体验一天公园管理员工作。
在公园全方位巡查,并做好记录;参与公园日常养护工作;开展窗口服务工作;劝阻各类不文明行为……公园管理员的体验并不轻松。但这正是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党工委的意图所在——通过党员干部换岗体验主题活动,推动干部下基层,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所面临的困难,了解群众面对矛盾和问题的困惑和想法,了解群众面对发展的迫切需求,以上带下、以下促上,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机制的优化。
从2012年开始,该局党工委尝试推出“当一天环卫工人”岗位体验活动,走出了“一线去”党建品牌的第一步。以“当一天环卫工人”活动为例,换岗体验的党员干部在与一线环卫工人的交流中了解到行业现状,随后解决了作业工人早餐、雨天作业防护、作业设施陈旧等一线最关注、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实改善了一线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据统计,岗位体验活动累计已有700余人次的机关干部、团员青年走进一线岗位,体验一线工作,换位思考、查找不足,有效推动了干部作风改善、服务能力提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岗位体验活动也获得了三方面的成效。一是“做一做”一线工作,去官气、接地气。无论是177名干部“当一天环卫工人”,还是局领导热线接访派单、299名干部“当一天城管队员”、后备干部参与局领导信访接访日,都不是到到场、跟跟班、拍拍照,而是真上岗,干真活,从而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党员干部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公信力。
二是“听一听”一线声音,察实情、听实话。2014年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299名干部走进一线城管,“当一天城管队员”,从早点名到夜整治,路巡查、进社区、拆违建、查渣土全过程学习体验;每周由两名后备干部参与周四局领导信访接访日,配合接访领导做好当日的接访工作,并全程跟踪当日信访件的受理、查处、督办和反馈工作。通过活动,党员干部看到了办公室里看不到的情况,听到了办公室里听不到的声音,为更好地做好决策和计划提供了最真实的“一线”情况。
三是“找一找”一线困难,出实招、办实事。换岗体验活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努力破解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疑难杂症”。
“一线去”品牌逐步形成工作机制
在稳步推进“一线去”项目的过程中,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党工委逐步形成了一套工作机制,例如定点定时联系,倾听民意到“一线去”;“走千听万双报到”,解决问题到“一线去”等。
其中,定点定时联系机制方面,局党工委不断深化局与各街镇政风行风、作风建设定点联系制度,形成局班子领导、机关处室、基层单位联系街镇的三级网络,做到全面掌握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由局班子领导分别带队至街镇联系点听取街镇意见,收集街镇领导和基层群众对环保市容局系统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后由各业务条线按职责办理,及时回告相关街镇。与此同时通过日常联络员沟通制度,对问题坚持边查边改、边学边改、边做边改,促进干部职工作风意识不断增强。
2014年,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共收集街镇领导和基层群众对环保市容局系统的意见和建议124条,为南码头、周家渡、洋泾、潍坊等街道40户孤老用户排查、整改燃气安全隐患50处;为唐陆路、老芦公路增装了路灯,解除了当地居民夜间出行的安全隐患。其中,为解决合庆镇交通要道凌白公路照明问题,该局多次向镇政府、村委会了解路况和百姓需求,与路灯管理中心、电力公司一起,成功克服了政策上、技术上的难点,为凌白公路(东川公路-东凌白路)1.5公里路段50余盏路灯全线送电亮灯。
在“走千听万双报到”机制方面,该局党工委按照区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走千听万”和“双报到”工作。在“走千听万”过程中,做好宣传引导、政策咨询、探望慰问和收集问题等工作,及时汇总走访情况,及时处理力所能及的问题;对“走千听万”工作平台提交至环保市容局的问题,及时处理反馈,努力做到“件件有反馈,事事有回音”。
南码头街道六里一居委反映南码头街道白莲泾南侧靠近六里桥附近,由于隔离设施的原因,长期处于养护管理的“盲点”,堆积了大量垃圾和杂草,对只有一墙之隔的浦三小区居民生活造成了困扰。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及时制定方案,快速进行整治。
此外,通过“双报到”,局党工委和局属基层党组织积极参加社区党建活动,主动为社区提供服务;局系统在职党员均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局属6个城管署党组织从2014年以来共服务社区47个,帮助社区修剪树木4000余株,补植绿化1.42万平方米,疏通下水道17处,改造积水点11处等。
“一线去”内涵拓展行业服务进社区
从去年开始,沪东新村街道朱家门居民区不再为汛期小区积水犯愁了。辖区内的金桥市政公司与朱家门居民区党总支牵手共建,公司派出了下水道检测车,为近20万平方米的居民区进行下水道全面“体检”;安排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对小区马路主干道的雨水井进行了全面的疏通和清掏,让小区告别了道路积水的日子。
这背后,其实正是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一线去”党建品牌在助推。该局党工委为进一步拓展“一线去”的内涵,2015年推出了“环保市容行业服务进社区”项目,整合局系统市政、绿化、环卫、水务、环保、公用事业等行业资源,推出应急援助、专业技能指导、政策咨询、科普教育和志愿服务四大类共42项内容的服务清单,主动对接区域化党建,推动“条”上资源向“块”区集聚,努力发挥区域化党建在推进重点工作、促进难题解决、破解条块分割、推动区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在具体推进中,该局以下属6个区域化城市管理署,即陆家嘴城管署、金桥城管署、三林城管署、川沙城管署、惠南城管署、港城城管署为区域协调牵头单位,主动与街镇对接,签订协议书,建立沟通联络、服务预约和服务反馈等机制,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如今,2000余份服务菜单已送至浦东36个街镇。
行业服务进社区也很“接地气”:既有专业技术指导、培训,如绿化修剪培训、绿化修剪示范、下水管道疏通技术咨询等,又有解决小区急难愁问题的应急援助。例如,金桥市政安排专业队伍利用专业工具给凌二居委设施陈旧、堵塞严重的下水管道进行疏通,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愁心事;金开市政在小区公共场所增加盆景植物、以及垂直绿化等实事工程,深受居民欢迎;城建实业了解到小区物业养护人员缺乏修剪技术与经验,派出绿化专业队伍,开展示范性修剪和技术指导,提高了物业养护人员管理水平。“行业服务进社区”的便民利民活动,真正打通了服务社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党工委表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牵头区建交委、区农委、区规土局等城市管理相关单位,继续推动“条”上资源向“块”区集聚,努力实现“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
“一线去”品牌建设继续深化
在“一线去”基层党建品牌化项目的带动下,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属25个基层事业单位党组织纷纷开展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培育出了不少“一线去”的子品牌,从而让更多的群众得到了实惠。特别是在今年“两学一做”活动中,“一线去”连锁品牌成为保障党员干部”做合格党员“的基层实践项目。
其中,河道管理事务中心的“一水连十方”子品牌整合了10家养护企业资源,开展关爱农民工、岗位练兵、技能培训等活动,连续数年春节为苏、浙、皖等地区的农民工提供包车回家服务。
水闸管理署的“和谐邻里,水润一方”子品牌与周边7家邻里单位开展各项联动共建活动,为周边居民提供义务维修电脑、法律咨询、理发、维修小家电、修补羊毛衫等便民利民服务,服务社区居民约100人次;在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为福利院老人送水果、糕点,和社区大病人员共包粽子;结合“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将各类公益宣传“送进社区、送进学校”等。
公路署的“浦东公路文明创建联盟”主动走访惠南镇、南汇工业园区、宣桥镇、泥城镇、大团镇、南汇新城镇,和交警、城管、公交、养护公司等相关联盟单位,共创南芦公路为交通部“畅安舒美”示范路。
2016年,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党工委继续深化了“一线去”党建品牌建设,通过主题化引领、项目化推进、制度化保障,继续推动“条”上资源向“块”区集聚,努力实现“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为实现浦东新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行更畅、居更佳、景更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力争为浦东推进二次创业、实现二次跨越作出更大的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