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在即,浦东“环境卫士”严阵以待。根据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年度工作安排以及进博会保障方案,浦东新区环境监察支队(以下简称“支队”)结合新区实际,于本月启动迎进博会环境安全保障专项行动暨2018年双月专项5号行动。
专项检查确保企业排放达标
此次专项行动的重点是,加大浦东新区范围内重点大气污染源及重点水污染源的监管力度,结合信访投诉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突击检查,确保企业排放达标,发现偷排、乱排行为,依法从严查处。
为此,支队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针对水、气污染源排放企业,检查企业环评及改扩建环评办理、验收情况,查清是否涉及违法违规建设或投产;检查废水产生情况,有无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台账记录情况,记录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是否有用雨水口、暗管偷排、乱排废水等严重违法现象,同时检查企业委托监测报告,是否存在废水超标排放现象;检查企业是否有废气无组织排放行为,局部或整体气体收集系统、净化处理装置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运行台账记录,处理后是否达标排放;检查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备案,有无危险废物进出库管理台账,危险废物及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场所是否符合国家相应标准,包括危废标识、标签制度是否落实等方面。
开展“四大工艺”企业专项检查
电镀、铸造、锻造和热处理加工企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结合进博会的召开,支队联合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开展了针对这“四大工艺”的专项检查,涉及46家相关企业。
在检查中,支队准确把握“四个要点”,以控制环境安全风险:一是以环保手续为基准点,坚决一票否决,严查违法违规建设或投产行为;二是以环保设施为关键点,检查监测并举,严查污染治理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以危险废物为特殊点,实物联单对账,严查非法处置危险废物行为;四是以推动调整为平衡点,落实特定要求,进一步推动工艺落后、治污水平低的涉重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对46家“四大工艺”企业的现场检查,支队摸清了浦东新区“四大工艺”企业基本情况,并将检查资料与安监部门的资料进行汇总,形成浦东新区“四大工艺”企业的“一企一档”。此外,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支队还紧盯企业整治,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3起,对违法行为严惩不贷,查处6家企业,予以立案10起。
下一步,支队将在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统一部署下,进一步完善“四大工艺”企业监管部门联动机制,创新监管手段和方式,建立污染防治长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工业固废专项执法消除安全隐患
按照“摸清家底、强化执法、分类处置、快查快处”的工作思路,支队启动了“清废行动”——2018年工业固废专项执法行动。
支队锁定了本次行动的范围:首先是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产生企业,重点检查产生量较大或贮存量较大、贮存时间超过一年、贮存设施较小、处置去向不明或可能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的产废企业;其次是危险废物收集单位,包括废铅蓄电池收集点、汽修行业危险废物收集单位等;此外还包括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单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综合利用及处置单位等。
目前,专项行动正处于自查阶段。支队结合前期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工作成果,梳理企业名单,全面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检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是否规范、废物转移是否合法合规、废物利用处置是否合法合规、管理台账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对长期贮存和违法堆存点位进行全面排摸,并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措施。接下来,行动将进入抽查、整改落实阶段。
据悉,支队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当地政府的属地职责,对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产生贮存和利用处置相关单位开展全面执法检查,推进长期堆存的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的安全处理处置和安全贮存,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深夜突击检查涉重企业显青春担当
为了落实进博会的环境保障工作,支队的青年党员和团员也争当先锋,在近日开展的深夜突击涉重企业的检查行动中尽显担当。
涉重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如超标排放,对环境影响很大,对污水处理厂的菌种也易造成极大的破坏,一直以来都是环保检查的重点。当晚,检查人员分别对上海奥达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了检查。检查主要涉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突发环境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和应急保障情况;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情况;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处置等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污泥无害化处置情况;企业自身监测能力建设、日常台账记录情况等。检查人员还对正在生产排污的企业进行了废水采样,后续根据环境监测站的检测报告,将对超标排污企业依法进行查处。
据悉,按照“重点监管、严格要求、从重处罚”的原则,支队还会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企业积极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为进博会的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