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周浦镇党委书记张长起与著名雕塑家陈大鹏见面,商量雕塑巡展的相关事宜。如果顺利,“‘一带一路’中华魂暨纪念浦东开发开放27周年”——陈大鹏雕塑全球巡展,将在周浦公园拉开序幕。
素有“小上海”之称的周浦镇,商贸发达,人流密集。“十三五”期间,周浦如何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我们的着力点是文化。”在镇党委书记张长起眼里,文化也是生产力,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周浦镇,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是撬动新一轮发展的法宝。
基于这样的思考,周浦镇将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建设“六个周浦”,即文化周浦、商贸周浦、智慧周浦、创业周浦、宜居周浦、和谐周浦。
“文化周浦”位列第一
“六个周浦”建设是周浦镇几届党委、政府确定的长期发展思路,前几年,“商贸周浦”一直位列第一。
“‘六个周浦’建设是我们坚持不动摇的目标,但正如浦东开发开放进入新阶段一样,周浦的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考和定位。”张长起告诉记者,现在“文化周浦”被排到了“六个周浦”首位。
去年起一系列实质性的动作,正让周浦的“文化味”浓起来。
2016年12月11日,上海浦东傅雷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在周浦正式运作,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被聘为周浦镇文化与规划顾问。借着傅雷这位与周浦有着深厚渊源的著名翻译家,“文化周浦”建设的一个个相关项目已经启动——修缮傅雷旧居,出版《傅雷著译全书》,打造傅雷教育体系,以及建设傅雷纪念馆、傅雷图书馆,探索设立“傅雷艺术奖”、“傅雷文学奖”等。
其他方面的文化建设也随之启动,例如,与傅雷旧居一同保护修缮的苏局仙故居、浙宁会馆;又例如,浦东宣卷、杨氏针灸疗法、三阳泰糕点制作技艺等多项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我们将借助文化建设,让周浦散发出独特魅力。”张长起告诉记者,目前,文化周浦的效应已有所展现:国际国内文化名人带着项目来到周浦洽谈合作;周浦镇的招商团队,也把人文建设作为了招商的一大卖点。
“四大支柱”撑起未来发展
“一个地方该怎么发展,要搞清楚历史传承,查清楚社会现状,想清楚发展趋势。”张长起说,“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将是周浦未来发展的四大支柱。”
(下转2版)(上接1版)
文化发展方面,除了挖掘傅雷元素之外,还将打通区域内河道,结合环境整治,再现周浦江南水乡、千年古镇的风韵,并加强文创产业发展,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经济发展主要是周浦智慧产业园的转型升级。张长起告诉记者,园区已经与临港集团、北京首创集团等达成合作协议,进一步转型升级。
城中村改造,则是周浦镇在城市建设方面聚焦的主要工作。5个地块,356亩土地,分散的布局让这项工作需要更多的思考。周浦镇拿出的方案是“大小地块整体打包,大地块用于住宅、商业等建设,小地块则做公共绿化,改善环境,总体思路是确保整体平衡。”张长起介绍,目前,涉及城中村改造的公司已经组建,今年将开工。
社会治理方面,周浦镇将延续“精细化管理”,依托现有网格化平台,建立集数据管理、动态监控、行动智慧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探索公安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智慧应用。
拆违任务100%完成
2017年,周浦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有“五违四必”整治工作和中小河道整治。“我们要让周浦更加和谐宜居,重塑魅力‘小上海’。”张长起说。
“新区下达的拆违任务,我们将确保100%完成,年内清盘。”在张长起眼里,环境整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中小河道整治方面,周浦也抓紧行动,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纳入市、区考核的11条段重污染河道整治工作,纳入区考核的32条段轻污染河道的整治,年内整治的开工率也必须达到50%。
张长起坚守一个底线,就是当开发建设与环境有冲突的时候,坚决说不。之前,有开发商开发项目需要“填河”,就被一票否决。
“我们将咬定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周浦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雅、具有鲜明文化特质的城镇。”张长起相信,这座江南千年古镇,一定会重焕人文魅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