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不再炎热,满城飘散着桂花的香味,街巷中的脚步似乎也放慢了速度,静静享受这美好的季节。
秋日的上海,艺术氛围也特别浓烈。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于2017年10月15日至2018年1月15日举行;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20日至11月19日举行。两大艺术活动中,浦东是非常重要的展览和演出所在地,收下这份文化演出和艺术展览清单,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好好享受艺术盛宴。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周蓓君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主展场筒仓将首次开放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作为长期固定主题,是将展览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年展。2017年第二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位于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及周边开放空间。
“筒仓”在哪里?大多数人对于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如果说起亚洲最大粮仓,不少浦东人便会想起那些矗立在黄浦江畔民生码头的巨大水泥圆筒了。随着黄浦江岸线产业转型、工业外迁,筒仓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褪去了原有的仓储功能,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曾经的生产建筑,筒仓的建构直接呈现了因工业生产的需求而具备的巨大力量。同时,作为不会再出现的建筑空间类型,筒仓也具有历史遗产的保护价值,是重要的工业遗产。如今,由著名建筑师柳亦春亲自操刀改造,经过改建的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即将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的身份,于10月15日重回大众视野。
柳亦春表示,8万吨筒仓是在“改造性再利用”原则下的一次积极尝试。对于工业遗产的修缮和保护,应在延续和保护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基础上,使其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筒仓改造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利用好巨大而封闭的筒,既保持原有外观又能体现建筑已被赋予的新内容。
随着黄浦江两岸贯通,8万吨筒仓将完成第一期改造工程,焕发新生,并在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免费对公众开放。
作为本次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筒仓建筑的底层和顶层是主要的展览空间。由于筒仓建筑高达48米,要将底层和最顶层的空间整合为同时使用的展览空间,必须组织好顺畅的展览流线。
为满足大人流的交通需求,筒仓内设4座疏散楼梯,筒仓与辅楼缝隙中增设中庭与自动扶梯。本次改建中,最大亮点是通过外挂一组自动扶梯,将三层的人流直接引至顶层展厅,使人们在参展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北侧黄浦江以及整个民生码头的壮丽景观。这座户外扶梯以轻盈简约的形式,低姿态地融入筒仓建筑,既满足交通等建筑功能需求,又成为观景的最佳去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建筑重新利用后所注入的新能量。
除了悬浮在筒仓外的外挂扶梯,筒仓本身几乎未做大量改动,极大地保留了筒仓的原本风貌。在外挂扶梯的底部,还邀请了艺术家一起合作,利用独特的拓片不锈钢板,将江边码头的粗粝肌理拓至镜面不锈钢上,作为外挂扶梯的底面装饰,同时也倒映着民生码头周围的景象。
筒仓内的空间艺术季展览包括4大主题展及12个特展。4大主题展集中在筒仓1楼展出,每个筒仓下方陈列1至2名艺术家的作品;12个特展汇集众多中外建筑事务所在城市、建筑、空间方面的探索。主要展览作品包括世界优秀水岸空间案例展、林中之镜、寻找马列维奇等。在筒仓顶层空间,展出内容将以“上海城事”“城市微更新”“浦江两岸贯通实践”等内容为主,凸显上海元素。
2017上海
城市空间艺术季
●展览主题:连接 thisCONNECTION——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Sharing a Future Public Space
●主策展人:斯坦法诺·博埃里 李翔宁 方振宁
●展场改造建筑师:柳亦春
●参展人:近200名国内外知名建筑师、艺术家
●展场地址: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及周边开放空间(民生路3号)
●开放时间:
2017年10月15日-2018年1月15日 10:30-17:00(周一闭馆,国定假日除外),免费开放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艺术活动及展览精粹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由文化部主办的唯一国家级综合性国际艺术节,也是陪伴了普通市民多年的艺术盛宴。
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2017年10月20日至11月19日举行。开幕式节目为上海爱乐乐团和上海歌剧院联合演出的交响合唱《启航》,该作品由上海90后青年作曲家龚天鹏创作,是历年艺术节开幕式中最年轻主创者的作品。全曲以古典浪漫主义交响大合唱的形式写成,抒发了当代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激越情怀。而捷克布尔诺国家歌剧院《马克普洛斯档案》将作为本届艺术节的闭幕剧目。该剧的作者雅纳切克是与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齐名的捷克三大音乐家之一。
本届艺术节演出中还有讴歌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光辉形象的作品,如国家话剧院的《谷文昌》、武汉人艺的《董必武》、宁波演艺集团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有弘扬民族正气的作品,如天津人艺的《天下粮田》、上海京剧院的《浴火黎明》,以及上海交响乐团演出的中国著名作曲家朱践耳作品音乐会“天地人和”。在展览、博览活动方面,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将成为一大亮点。该展览通过上海几代美术工作者创作的画作、雕塑等体裁作品,回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足迹。
此外,世界顶尖当代芭蕾舞团NDT荷兰舞蹈剧场将带来首次在中国演出的作品《狩猎我心》,瑞士贝嘉芭蕾舞团全新演绎的《魔笛》、美国传奇戏剧家罗伯特·威尔逊和英国知名戏剧家彼得·布鲁克的新作都是文艺青年趋之若鹜的热门演出。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筒仓也将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携手奉献两场艺术季节活动。爱沙尼亚电视女子合唱团已有将近30年历史,该合唱团成员在25人至30人之间,均为年龄为15至25岁的年轻歌手,表演曲目包括圣歌、民俗音乐、民间歌舞以及现代流行音乐与爵士的融合,筒仓改建者柳亦春表示,非常期待在筒仓内聆听天籁之声。丹麦黑匣子舞蹈团4名舞者将在筒仓内表演现代舞《七宗罪》,舞蹈家黄豆豆认为,在公共空间演出改变了舞台和观众席之间的距离,演员和观众置身于同一空间,甚至融为一体。
浦东艺术活动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
10月19日-11月19日 中华艺术宫
●爱沙尼亚电视女子合唱团
10月28日 8万吨筒仓
●丹麦黑匣子舞蹈团现代舞《七宗罪》
10月28日 8万吨筒仓
●“多彩和鸣——大山的节日”美术作品展
10月26日-11月13日 中华艺术宫
●2017上海艺术博览会
11月2日-5日上海世博展览馆
●“正大气象”纪念书法名家胡问遂先生诞辰100周年书法大展
11月5日-12日 中华艺术宫
●“容量与张力”第四届上海国际版画双年展
2017年11月15日-2018年4月15日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演出精选
舞蹈、音乐、戏剧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主要演出内容。被昵称为“蝴蝶兰”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将是非常重要的演出场所,浦东市民在家门口便能欣赏到重量级的表演。
云门舞集的《稻禾》将首先登陆“蝴蝶兰”。《稻禾》是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向土地致敬所创作的作品。他将自然四季与人生进行对应,通过稻米的生命周期,委婉喻示人生。舞蹈以演员弯腰跺地的劳动开始,加以云门舞者修行的内家功夫与太极身法,呈现出属于当代的曼妙舞步。
音乐演出中,世界乐坛如雷贯耳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将先后登陆东艺。此次演出,是柏林爱乐乐团12年后再次来到东方艺术中心,令爱乐者翘首期盼。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指挥新锐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则将率团在上海首秀。此外,英国天使之翼童声合唱团将带来纯朴、干净和透亮的天籁之音。
戏曲演出方面,话剧《偶然·徐志摩》重现一代才子的爱恨情仇。《易俗社》将西安秦腔带到上海,展示了易俗社从初创到西安解放30多年间的发展。《寻找·蒋月泉》通过当代视角和语言,展示了上世纪三十到八十年代之间,说书先生在书台上的风采。
东艺演出讯息
●云门舞集《稻禾》 10月18日-22日
●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会 10月24日-25日
●英国天使之翼童声合唱团音乐会 10月28日
●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 11月16日-17日
●小马工作室话剧《偶然·徐志摩》 10月27日-28日
●西安秦腔剧院秦腔《易俗社》 11月1日-2日
●上海评弹团评弹专场《寻找·蒋月泉》 11月15日
●伊扎克·帕尔曼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11月11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