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化:浦东未来的新标高

2020年12月21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5-07-24 00:00:00

瞿正明浦东新区统战部办公室副调研员

走过开发开放25个年头的浦东,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在今天更承担着“要敢于成为排头兵的排头兵、先行者的先行者”的历史重任。回顾昨天,展望未来,浦东以往构建形而下的物理意义上的标高,已经达到了一般地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要更好地堪当重任,似乎还应该打造起更高意义上新的标高。

据史料记载,改革开放以前浦东的最高建筑物,便是位于东昌路、浦东南路交叉口的消防队瞭望塔,大概也就20米左右的高度。但自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其地表上,尤其是陆家嘴地区标志性建筑物的标高记录不断被刷新,如1994年10月建成的东方明珠高达468米,与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构成“双龙戏珠”的格局,并与后来建成的国际会议中心生动地描绘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意境。后来,陆家嘴地区又陆续有了三栋超高层建筑,即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这三栋高楼构成了“品”字形“三足鼎立”的格局,而上海中心大厦利用后发优势和632米的高度独占鳌头。

走过开发开放25个年头的浦东,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在今天更承担着“要敢于成为排头兵的排头兵、先行者的先行者”的历史重任。

回顾昨天,展望未来,浦东以往构建形而下的物理意义上的标高,已经达到了一般地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要更好地堪当重任,似乎还应该打造起更高意义上新的标高。笔者浅见,这所谓的新标高,除了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新高地,似不可能再有其他。因为文化的“软实力”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而且还有引领引导、教化教行的作用。

想做成一件事,“天时、地利、人和”是关键。

试看天时,当前,党和国家正处在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浦东“二次创业”也已进入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扩区辐射的关键阶段,今年又是高水准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立足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大局,加强与国家和市的对接,可谓正当其时,而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谓正当其用。

再看地利,浦东正好处在我国呈弓形黄金海岸线的中点和黄金水道——长江终点的交汇点上,这既是浦东开发开放初期“龙头说”由来的依据,也为今后在浦东的最东南角位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如果我们把视线投射得远一点,即从全上海的方位来看,临港地区与浦东迪士尼和松江的佘山也似呈“三足鼎立”之势,正好可借助后发优势而抢占文化建设的新高地。

再从我们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来看,浦东如能发挥综合性优势,积极争取作为“一带一路”物流集散等的核心地区之一,这既是当仁不让,也是顺理成章,更是浦东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如果我们把视线再投射得远一点,即以全球的视角来看,浦东如果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地标,这又与西方工业文明的标志——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及西方文化文明的标志——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似

呈“三足鼎立”之势,因为我们看美国不仅要有越过太平洋的视线,更要有越过北冰洋看美国的视线。这三“足”,我们也可以把它比作是三个巨大的手掌,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安康,正需要传承和弘扬全人类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来共同呵护。孤掌难鸣,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对立和对抗不会有出路,唯有彼此包容、惺惺相惜、取长补短、交相辉映,才能拥有更多的巨大手掌来齐心协力,托举起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

有了天时和地利,但最关键还是要看“人和”二字,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反映了党和人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种自觉基于对文化的社会功能、历史作用、内在力量的深刻认知,这种自信基于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的透彻领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政通人和、百事俱兴,我们党和国家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如何找准切入点或者说找对文化符号,是兴建文化地标的关键所在。依笔者浅见,如能以“龙文化”为主题,吸纳全国各省市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并参照上海世博会的运营模式,在浦东倾力打造一个文化地标——作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并如能以其大气、朴实、厚重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文气息氛围,让我们每一个作为“龙的传人”的海内外中华儿女一旦身临其境都能找到一种回家的感觉、找到一种根的感觉,这便是其功用和价值的所在了。这样的文化地标,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有利于深入推进浦东“二次创业”和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服务和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坚实我们中华文明这个手掌的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