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之光 浦东报道
马兰花剧场、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上海木偶剧团仙乐斯演艺厅……长久以来,上海的儿童剧演出大都集中在浦西的专业儿童剧场,浦东家长们想带孩子看场儿童剧,还得“跨江”。
现在这种现象已成为“老黄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浦东涌现出多家主打儿童剧的剧场,覆盖了中心城区和边远郊区,在寒暑假或全年推出儿童剧演出。亲子家庭观剧在浦东已成为一道风景。
南北兼顾 城郊皆热
儿童剧演出多点开花
本周日,科幻童话剧《疯狂外星人》将空降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剧场,上下午各演一场。目前两场演出共1000多张门票已近售罄。儿童剧演出受到热捧,在周浦已是常态:自去年3月首次献演儿童剧,一年来该剧场保持了每月平均两场的演出频次,国家级、市级儿童剧演出团体带着各自拿手剧目接连亮相,高品质的演出在当地亲子家庭中打响了口碑。
无独有偶,在浦东北部郊区的曹路镇,同样有一座全年无休的儿童剧剧场——位于曹路大型居住社区的金海文化艺术中心里,金海周末儿童剧场也是人气爆棚。该剧场由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与全国知名的深圳小橙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小橙堡旗下的儿童剧团开展驻场演出,每月4场演出、月月换新剧,开启了浦东公共文化机构中常年驻场演出儿童剧的先河。
此外,世博源商场内的彩色熊猫剧场,则是一座设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小型儿童剧场。这家100座的小剧场,剧目以《不莱梅的音乐家》《白雪公主》《拇指姑娘》《灰姑娘》等经典童话为主,聚焦的却是“全息儿童剧”的卖点:剧场通过全息技术投影虚幻人物,运用多媒体创意营造魔幻意境。真人演员则起到串场作用,他们顺着剧情时不时从幕后走到台前,与小观众进行游戏互动。该剧场以周末与节假日每日5场,周二至周五每日2场的频次演出,一周上演10余场儿童剧,一年演出达到近千场次。
除了这几座常年演出剧场,浦东还有多座剧场定期推出儿童剧演出。东方艺术中心从2014年暑假开始,每年推出“欢乐艺夏天”演出季。位于陆家嘴的浦东新舞台,在春秋两季推出“剧海拾贝”“剧海观潮”话剧展演季,而在寒暑假期间都推出了儿童剧演出季。去年,上海喜玛拉雅艺术中心开展业态调整,剧目主打“艺术”与“亲子”。喜玛拉雅里的大观舞台,从去年起的近半演出都是儿童剧。
无论是新剧场开张,还是老剧场转型,都使儿童剧演出得以在浦东多点开花,且有布点不断增多的趋势。
高质低价 风格多元
剧场各有揽客法宝
记者发现,这些儿童剧演出剧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共文化场馆,主打公益,票价低廉,质量也有保障;另一类则是商业文化演出场馆,剧目新、质量高,瞄准的是较高收入家庭的亲子观剧需求。
作为公共文化场馆,文化馆、街镇文化中心缘何如此“青睐”儿童剧?“优秀的剧场只有注入优质的文化内容,才能被百姓接受。”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剧场负责人顾永刚介绍,周浦剧场2014年启用,拥有542个座位,内部设有专业的舞台机械装置,在浦东的各街镇剧场中硬件条件堪称一流。针对当地少儿文化资源相对薄弱的现状,该剧场将主打项目瞄准了儿童剧。在当地政府的积极牵线下,中国福利儿童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木偶剧团等国家级、市级院团,相继来到周浦献演儿童剧。通过政府补贴让利,这里的演出票价最高60元,最低的仅20元。工作、生活在周浦的居民,凡办理周浦文化卡,还可享受“折上折”。正因为剧场的低价高质,不少当地少儿离开了电脑、电视,从家中被吸引到剧场内,甚至口碑还传到了花木、陆家嘴等中心城区,不少“城里人”也带着孩子来周浦看剧。周浦儿童剧演出的上座率长期保持九成以上。
金海周末儿童剧场毗邻20万导入人口的大型居住区,这里文化资源紧缺。“公共文化场馆要充分利用起来,浦东郊区需要儿童剧。”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周建义说,剧场推出了999元的年卡,一家三口可在一年内观看10场儿童剧演出,算下来每张票30多元,十分划算。目前,已有100多个家庭办理了年卡。
无独有偶,浦东新舞台也大打公益牌,一场儿童剧500多张票,至少保证有150张10元公益票,这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显得难能可贵。
“在业态同质化严重的购物中心,增加一个儿童剧剧场,就等于增加一种新颖的文化生活方式。这对亲子家庭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彩色熊猫剧场联合创始人陈江细认为,小剧场演出的“全息儿童剧”,相较一般的儿童剧演出具有互动性强、演出成本低、演出频次高的特点。家长带着孩子逛商场累了,去看一场儿童剧,就像看一场电影一样方便快捷。而在观剧外,彩色熊猫剧场还提供了戏剧教育、手工DIY、非遗技艺培训等活动内容,形成一整套艺术体验式的少儿教育模式。
应对淡季、扩充客源,力图错位竞争,也是剧场乐于演出儿童剧的一大原因。2014年起,东艺在“欢乐艺夏天”演出季中会安排数十场儿童剧,演出团队有的来自海外,这让更多孩子体验到多元文化的魅力。大观舞台则依托1000多座位及国际一流硬件设施,上演的儿童剧大都以多媒体为特色,运用声光电技术充分调动起现场气氛。大观舞台相关负责人张磊透露,该剧场主打儿童剧后,上座率平均达到八九成,大大超过以往上演的舞台剧:“如今父母都重视艺术教育,儿童剧在浦东将大有可为。”
追赶浦西 开拓市场
南片地区仍需更多布点
业界人士对浦东儿童剧市场发展的乐观判断,有着强力数据的支撑。根据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儿童剧年度报告》:去年,全国共演出儿童剧12928场,同比增长12.8%;儿童剧票房收入超3.8亿元,增长6.7%;儿童剧观众则达到568万人次,较2015年增加34万人次。儿童剧已经超越话剧市场,成为观众人数最多的戏剧市场。其中,上海的儿童剧演出场次、观众人数、演出票房都比2015年有明显增长,占了全国份额的约五分之一,表现抢眼。
从上海儿童剧剧场的布点版图上看,虽然浦东近年来新增不少,填补了不少空白点,但整体上“西多东少”的格局还未被完全扭转。相比深耕儿童剧市场数十年的浦西,浦东的儿童剧市场才刚刚起步,数量依然偏少,并集中在沿江地区,而广袤的郊区腹地、尤其是南片地区,都是有待开发的潜在市场。无论从儿童剧剧场布点,还是从受众需求来看,未来几年,浦东的儿童剧市场仍将迎来一波迅速拓展的发展高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