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庙岭镇脉岭村大方湾,随着大型挖掘机“手臂”挥舞,老旧的房屋倒下,新的发展机遇腾起。武汉、鄂州的交界处,一块生机勃勃、充满无限潜能的热土,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
自5月23日红莲湖重点项目征迁“百日会战”誓师大会召开以来,华容区委、区政府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指挥部,23位县级联包干部、13个征迁专班下沉一线,全力推进房屋征迁,为项目落地、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更多空间,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红莲湖新城腾出更大空间,为打造宜居宜业新环境、吸引新华容人腾出更好空间。
打通“断头路”激活一盘棋
在镇上租房住的这三个月,只要一有空,方可旺就会回到村里去看看。作为庙岭镇脉岭村原党支部书记,今年6月6日就第一批带头响应政策,拆掉了自家的三层小楼。不仅如此,他家兄弟三人的房屋都在他的带动下忍痛拆掉了。
“未来三路正好要从我家屋基经过,只要把这段2.7公里的路打通,未来三路就能与红莲湖新城大道无缝对接,就能实现在规划、产业、交通等方面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互融互通,不让路不行呀,这是对子孙后代负责。”在村里住了68年,一手一脚盖起来的小楼房为了配合地方的发展,不得不限期拆除,站在自家房屋废墟上,方可旺感慨万千。
长约21公里的未来三路,北起临江大道武汉化工区,南至新城大道鄂州红莲湖区域,其中武汉段12公里,鄂州段9公里。这条路,不仅是武汉、鄂州“同城”的重要交通干道,也是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的主干道。
早在2017年2月13日,鄂州市政府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负责人就举行了会谈,双方就工作机制、整体规划对接、道路及轨道交通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共享等进行了一系列规划。其中,规划将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三路向南延伸至鄂州红莲湖区域边界,与新城大道对接;鄂州同步启动新城大道向北延伸,与未来三路相向对接。
“未来三路连接线工程让红莲湖融入武汉由‘一厢情愿’变成了‘两情相悦’,不仅打通了对接武汉的生命轴线,还是破解庙岭集镇区域交通分流难题的突破口。”庙岭镇党委书记吴勇介绍,庙岭镇距离武汉市光谷政务中心约20公里,东距鄂州市区 23 公里,正处在武汉、鄂州、黄冈、黄石这块被誉为“长江中游经济带金三角”的中心。
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推动我市融入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联投集团与华容区人民政府于2019年12月签订了《华容区项目合作协议》,对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进行开发。根据规划,沿着未来三路,联投集团将布局园区产业和公共服务中心,打造中西融合、开放创新活力的产业街区,园区预计5年至8年内实现年产值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
一把尺子量到底 一颗真心为人民
红莲湖恒大童世界、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两大省级重点项目建设涉及庙岭、脉岭、桐岭等3个行政村、1080栋房屋、4286亩土地的征迁工作。为确保“一路(未来三路连接线)、一城(恒大文化旅游城)、一园(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示范区)、一区(棚户区二、三期)”四个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华容区成立红莲湖重大项目征迁“百日会战”指挥部,并出台《红莲湖新区重大项目征迁“百日会战”结对联包工作方案》,统筹推进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工作。
“全村72名党员全部分头加入到村里五个拆迁专班,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广泛宣传拆迁政策和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脉岭村党支部书记方华兵说,为了红莲湖区域的长远发展,老百姓舍小家顾大家,作出了很大牺牲。
桐岭村的征迁从2017年就开始了,“百日会战”启动的时候还剩49栋房屋待征拆。“地少人多,再加上祖祖辈辈在这里住了600多年,老一辈对这里的感情深厚。”桐岭村党支部书记赵锡伟在2017年就已经带头拆掉了自家的房屋,这些年,为了推动项目的落地,赵锡伟带着村干部反复到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从社会发展角度、改革发展进程,与发达地区改革试点做比较,在组织测量和核算补偿工作中,坚持做到起点公平、过程公开和结果公正,逐渐解开村民的心结。“老百姓提出的要求,我们都要依法依规来进行,一把尺子量到底。”
“庙岭镇地理位置很好,重大项目落户能够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从长远来说,对当地村民是有利的。”联投华容投资有限公司经理邓世华介绍,除了失地保险和园区就业机会,项目所在地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在跟公司协商预留一块土地给村里发展集体经济,让村民多一份保障。
“一张蓝图”催开“五朵金花”
7月27日上午,总投资90亿元的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该产业园占地面积3.55平方公里,北临国家存储器基地,西接光谷“科学岛”,南抵梧桐湖,东至庙岭镇区和恒大童世界,居于武汉、鄂州两市交汇融合的中心,是鄂州对接武汉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桥头堡”。
红莲湖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园项目以大数据与云计算、5G通信网络、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打造武鄂融合创“芯”示范区,延伸带动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相关产业,培育“光芯屏端网”千亿战略产业集群,为我市融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将大幅提升我市产业链发展水平,推进武鄂一体化发展进程。
为抢抓全市“三城一化”建设机遇,华容区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趋势,正确研判华容实际,科学精准编制全区“十四五”规划,并做好该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对接融合,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城”。
“多规合一”思路下,吴楚大道“发展轴”“一线串珠”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红莲湖和三江港区域产城一体化、主城区与段店316国道沿线一体化规划建设将加快推进,华容区北部生态功能区规划建设将加快实施;金山大道与科技五路、新城大道与未来三路、金明大道与葛店开发区成功对接,将加快实现规划、产业、交通等与武汉东湖高新区、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的互融互通。
竞进提质,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创新驱动,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城乡融合,提升乡村振兴质量,华容区“五朵金花”竞相开放的新格局正在悄然成型。
记者李文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