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市人社局促就业保生产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鄂州政府网 20200521

本网讯(通讯员 严宝兰) 疫情之下,今年的稳就业、保就业工作面临重大考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市人社局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快速反应,多方协作,第一时间采集信息、包车返岗、出台政策,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我市专列返岗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对此予以肯定。 

(一)加快外出务工人员返岗。从3月初开始,我们就率先推出自己开发的信息采集系统和二维码,安排人员摸排、核实、登记辖区内返岗务工人员信息,仅4天时间精准采集72920条复工需求信息。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商会、劳务派遣服务机构、用工集中企业及当地人社部门对接,采取多式联运,多点发力,采取“点对点,站对站”方式,从出家门、进站门,到登车门、入厂门,保证全流程无缝衔接,确保返岗复工人员安全抵达,顺利复工。全市共输送21776人,其中专列5趟(深圳方向3趟,杭州方向2趟,专列数量居全省领先),输送5100人;包车626趟次输送16594人;深圳南山、广东清远、浙江丽水等外地组织包车接返82人。  

(二)全面促进复工复产。落实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减免缓政策,为1344家企业免征社保费9814万元,为357家已缴费企业直接办理退费396万元,预计减免总额达2.1亿元。对1622家参保企业发放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资金共2816万元,稳定岗位6.1万个。支持在春节期间开工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企业稳定就业,员工坚持上岗和新吸纳员工的,按规定分别给予1000元、2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预计核发一次性就业补贴220万元,目前第一批27万元已发放到位。 

(三)快速出台稳就业政策。3月底,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出台《鄂州市促进农民工、大学生和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若干措施》,通过实施扩大企业吸纳规模、增加政策性岗位供给、强化就业政策扶持等三个方面18条就业扶持措施,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效稳定就业局势。 

(四)全程跟踪服务重点企业。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到鄂州机场、三安光电、枫树线业等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调研,一方面积极服务企业用工,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另一方面恳请企业面向本地招工,为我市的稳岗稳就业作贡献。跟踪4家“停不得”企业用工需求,通过湖北省就业招聘网提供岗位175个,解决企业临时性用工问题。持续开展网上春风行动,举办网络招聘会17场,提供岗位4.1万个。举办9场以“复工复产助脱贫、抗疫稳岗促就业”为主题的线下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8242个,现场达成意向2009人。 

(五)持续推进就业扶贫。落实自主创业一批、生态农业基地吸纳一批、工商企业聘用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四个一批”措施,开发生态文明公益岗安置精准扶贫对象1204人,14966名精准扶贫对象实现就业。将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农户”、被征地农民、精准扶贫对象等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确保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市共开发公益岗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069人次,安排公益岗补贴和社保补贴资金4081万元,援助力度居全省前列。 

(六)着力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投资1.3亿元的市就业社保中心于去年国庆前夕投入使用,实现市直人社系统窗口一体化、审批经办一体化,社保、就业、人才、监察等200多项人社服务集中办理,16项高频服务推行“立办快办”承诺。《湖北日报》报道了人社“一门一网一次”服务改革的经验。疫情期间推行“不见面”办理就业服务,实现就失业登记、网上求职招聘、创业贷款申请、网上技能培训、就业补贴申请等14项服务线上办理。自主开发鄂州就业信息化系统,开通网上求职招聘通道,建立就业形势季度分析报告制度,实现线上线下“双服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