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黎俊荣)师生及家庭成员、共同生活者非必须不得离开鄂州;师生员工开学前一周必须统一进行核酸检测……近日,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秋季开学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做好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
做好健康排查跟踪 师生全部核酸检测
《通知》要求,要做好返校健康管理,实行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及活动轨迹“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提前掌握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学前14天健康状况和去中高风险地区以及国外旅居史。从8月15日起,原则上非必须不得离开鄂州,确有必要离开鄂州需向学校报备。对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及从境外来鄂、返鄂的师生员工,及时报告相关行程,严格执行本市相关管控措施(隔离、集中健康观察、双检测等),学校安排专人做好健康排查和风险排查记录,必要时逐级上报。
根据《通知》,我市将全面开展师生员工核酸检测。开学前一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所有师生员工(含新招聘教职员工)必须统一进行核酸检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开发区师生核酸检测由各区、开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城区市直学校和民办高中、中职学校由市卫健委统一安排。所有师生员工核酸检测结果无异常方能返校返岗。
严格开展开学评估 错时错峰小班化教学
《通知》要求,要进一步开展复学评估工作。对春季未复学学校,秋季开学前在学校自评基础上,市区两级由教育、卫健、公安、应急管理、市场监管5部门组成市、区评估组,开展复学复课评估验收。凡已通过评估的学校,应做到当开尽开、学生应到尽到。幼儿园实行按需弹性开园,凡已达到开园条件要求且经过验收的幼儿园要尽可能开园,家长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孩子是否入园。
《通知》强调,各地各校起始年级班级人数不得超过55人,其他年级要严格控制班额(班级人数超过55人的学校,按照“一校一策”实现小班化教学),避免人员过于密集。“错时、错峰、分批次”安排师生返校。改善学校食堂、宿舍等场所环境,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打造健康校园、平安校园。进一步落实市教育局机关干部进驻包保学校,指导督促学校做好秋季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加强联防联动 严格实行封闭管理
《通知》要求,要做好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校内设置留观室。切实做好学校疫情联防联控医疗单位和校医配备安排,秋季开学后各学校要在卫健部门支持下均确定一所医院作为联防联控医疗单位,并按照600:1标准配齐校医。
严格校园管控。严格执行“五个一律”,即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入校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严格执行出入校门“四必”,即身份必核(核酸检测正常及健康码),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坚持晨午晚体温三次检测,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做到“校园封闭管理、防控制度、物资储备、卫生消杀、安全排查、条件保障、应急准备、培训演练和评估验收”等九个到位,落实好领导陪餐陪寝、进出校园及缺课缺勤师生员工情况日报告制及日消毒制等,建立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校园管理模式。按照“校园管控要严于对社会管控”的要求,24小时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值班、医生值守,按应急预案及时处置问题。
关心关爱学生 强化校园环境卫生
《通知》要求,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宣传,教育学生做到“七不”,即不参与聚集活动,不戴口罩剧烈运动,不随意触摸乱扔口罩,不随意进出其他班级、宿舍,不长时间关闭教室、宿舍门窗,不在室内就餐时攀谈,不直接触摸楼梯扶手、公交车上物件等。综合评估前期大规模在线教育及学生思想状况,做到“五结合”,坚持学法指导与心理疏导相结合,关心学习与生活相结合,防疫教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精细化教学管理与个性化励志学习相结合。
各级各类学校严格落实食品、饮水安全以及校园安防三个100%。要严格落实疫情期间学校食堂清洁消毒和卫生安全管理要求。积极对接当地卫建部门,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初中寄宿制学生、高中及中职一年级新生持医院结核病筛查结果到校报到。做好传染病监测、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严防聚集性疫情。加强对食堂食品安全、校园周边环境等巡查指导,确保秋季学期师生健康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
各地各校要根据季节特点、病毒特性、场所类型等因素,对校园及其他区域开展全面精准消毒消杀,合理使用消毒剂,科学规范的开展消毒杀菌工作。开学前对学校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开学后坚持做好公共场所、重点部位的通风换气。深入开展洪涝灾后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校园环境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生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落实控烟措施、呵护心理健康等工作,切实改善校园环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