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湖北五台大戏揭幕东方名家名剧月

2020年1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6-02-18 00:00:00

今年3月,“湖北省优秀戏曲剧目展演周”将揭幕第九届东方名家名剧月,这是东方名家名剧月首次以“省”为单位策展,更是首度引进汉剧、楚剧两大湖北地方剧种,让申城观众尽享荆楚梨园芳华。

荆楚大地寻京剧之根原版“戏宝”历久弥香

上海是京剧定名之地和海派京剧的诞生地,东方艺术中心又是全国重点京剧院团在上海的汇聚之地。自2015国庆期间国家京剧院驻演七天后,此次东艺又迎来了京剧娘家——湖北省京剧院带来的保留剧目:《徐九经升官记》。

该剧至今已演出近700场,“中国京剧第一名丑”朱世慧饰演“徐九经”。为了让这个“丑一号”能在台上立住,朱世慧别具一格,开辟了“丑生”这一京剧艺术的全新行当,兼有小生的儒雅、老生的稳健,有大段的唱腔驾驭整本大戏,打破京剧舞台上长期以来生旦双霸天下的传统格局。该剧于1980年改编创作,一经上演就引起了全国剧坛的轰动,荣获文化部、中国剧协首届全国优秀剧本奖,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及省文化厅多项大奖,被人们称为京剧界难得的“戏宝”。今年是《徐九经升官记》创排36周年,朱世慧将携他的高徒——优秀青年京剧丑角演员谈元共同为观众奉上原汁原味的“徐九经”。

一代宗师争艳京昆古老汉剧代代传承

京剧早年被人们称为“皮黄戏”。西皮腔旋律急骤,有阳刚之美,是汉调的主要唱腔。出自荆楚大地的汉调对京剧唱腔的形成和成熟发挥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史称“班曰徽班,调曰汉调”,京剧青衣的标志性剧目《贵妃醉酒》就是汉调艺人的杰作。而汉调就是今日汉剧的前身,本届东方名家名剧月,这个流行于湖北汉水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将首次唱响。3月22日,梅花奖获得者、陈派艺术第五代传人王荔将为观众带来她的首部代表作《王昭君》。

京昆大师俞振飞曾说过:“京剧二百年,出了个梅兰芳;汉剧三百年,出了个陈伯华,陈伯华是中国汉剧艺术的骄傲。”王荔是陈伯华最后一个学生,大师教她的时候已经八十多岁了,在病床上口传经验。在《王昭君》的创作中,是陈伯华大师手把手教她人物基调和角色塑造,更是在住院期间破例坐着轮椅到湖北剧场观看了首演。王荔没有辜负恩师对她的厚望,不仅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实现汉剧史上零的突破,又斩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陈派艺术优秀传人。

《建安轶事》讲述大时代中的隐秘情感

湖北的文化、语言、戏曲和艺人,给予了京剧最初和最重要的滋养。如今,湖北省京剧院推出新人新作,新一辈年轻演员万晓慧、王铭等唱起主角,由他们领衔的《建安轶事》,夺得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大奖”,并入选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

传统戏曲的观众主要为演员纯熟精湛的唱做表演喝彩,现代戏曲所展现的现代精神更直入人心。历史题材的《建安轶事》剧本展现的正是深层的时代精神和对社会人生的反思,编剧罗怀臻在创作回顾中,将这部剧的思想性概括为“大时代中的隐秘情感”。蔡文姬一直是戏剧戏曲的热门题材,有非常鲜明的风格。《建安轶事》却打破了人物形象的定式,着墨于通常被人忽视的蔡文姬归汉后的感情生活和文化使命,从这个命运多舛的女性身上折射出建安文学的风骨,体现出历史的深度,更有韵味和价值。由于京剧严格的行当规范与程式化表演,罗怀臻一度担心,会在历史人物私密情感表达方面遭遇难题,结果恰恰相反,湖北省京剧院偏偏认定了这个独特的视角。罗怀臻擅长写女性及其复杂的心理,文姬归汉后的生存与挣扎写起来有难度,剧本抓住了几个情节点,把感情的发展变化写得很有层次,感情变化也很明显,实现了历史感和现实感有机统一,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妹娃”唱着黄梅戏土家风情音画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剧、楚剧、黄梅戏等具有浓郁湖北特色的地方戏曲不断壮大辉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它拥有楚剧、汉剧、黄梅戏三大剧种,以及包括了3位“梅花奖”得主、4位“文华表演奖”得主、2位“文华作曲奖”得主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现任院长杨俊是湖北黄梅戏的领军人物,与马兰、吴琼等并称为黄梅戏“五朵金花”。

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地为湖北黄梅县多云山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黄梅戏请回娘家”,杨俊从安徽被调任至湖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杨俊先后主演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剧目,闯出了湖北黄梅戏的一片新天地,开创了湖北黄梅戏的黄金时代。2010年末,杨俊筹划主演一台大戏——根据著名的湖北民歌《妹娃要过河》创作了一台反映凄美爱情的同名土家风情黄梅戏。“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这曲耳熟能详的湖北经典民歌《龙船调》,与黄梅戏和土家风情文化融合在一起。土家女儿会、哭嫁、茅古斯(土家族传统歌舞)、砍邪歌等极具民族特色的仪式和歌舞,推动着剧情的发展。2013年,该剧获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音乐创作奖、舞台设计奖、服装设计奖”,让人无比期待。3月26日,原汁原味的《妹娃要过河》将盛装亮相上海滩。

楚剧《大别山人》则是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的另一经典剧目,2005年由国家一级演员陈常喜和梅花奖得主詹春尧等首演,曾先后荣获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一等奖、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剧目奖等多项殊荣,2008、2009年两度获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被称为楚剧里的“红色经典”。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