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苏积极“搭车分红”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浦东日报 2013-11-12 00:00:00

今年9月,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商务厅和南京大学联合发布了《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江苏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的调研报告。 

报告指出,自贸试验区毫无疑问对江苏、浙江的发展影响都举足轻重,“研究、呼应、搭便车、找对策”是应对自贸试验区的主要态度。

记者了解到,江苏各级政府、企业都在积极关注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江苏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且,已经在进行申报江苏自己的自贸区的可行性调研。 

江苏企业瞄准自贸试验区 

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后,掀起了一股各地企业到自贸区注册公司的热潮。紧邻的江苏,自然不能错过机遇。 

10月18日,由红豆集团成立的上海红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自贸区揭牌开张,成为自贸试验区首批36家在现场获颁证照的企业之一。 

据介绍,该公司将主要从事服装进出口贸易,并通过柬埔寨西港特区平台,进行大米和天然橡胶进口等贸易。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还透露,由于自贸试验区发展的重点主要在金融方面,并力推金融改革,今后红豆集团还计划成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金融方面的业务。 

苏北的企业也不甘落后。11月1日,盐城东台的江苏仁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在自贸试验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成功注册上海帆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上海璨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两家企业。 

全力对接各级政府都在行动 

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江苏显得更加冷静、深思熟虑。行动早已开始。 

今年9月15日,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商务厅和南京大学联合发布了《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江苏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的调研报告,并第一时间上交给了省委省政府。这也是省级智囊机构首次公开发表对自贸试验区的评估。报告指出,自贸试验区毫无疑问对江苏、浙江的发展影响都举足轻重,“研究、呼应、搭便车、找对策”是应对自贸试验区的主要态度。 

11月6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就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行了专门的调研,如何对接自贸试验区成为座谈会的重要议题。 

作为上海的“后花园”,昆山成为对自贸试验区反应最为敏锐的地区之一。如何对接?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他每天都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省会的南京也在思考,南京海关目前也已经启动了应对自贸试验区的课题,该课题重点研究现有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和上海的离岸贸易、国内贸易如何更好地相对接,在保税物流上有所发展。 

无锡、常州等地,都在行动。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认为,基于降低商务成本的考虑,上海制造业将向江阴等周边地区转移,为此,江阴要充分把握自贸试验区对周边地区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借助与上海港密切的互动合作优势,主动对接上海产业转移,争取自贸试验区设立后溢出的先进制造业、服务业项目到江阴临港开发区落地生根。 

除了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也密切关注。10月28日,盐城的大丰在自贸试验区设立了联络处,作为大丰在自贸试验区的唯一机构,为当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信息咨询、项目服务等,着力引进国际资本和人才。 

“虹吸效应”还是“溢出效应”? 

从将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对江苏来说,究竟是会产生“虹吸效应”,还是“溢出效应”? 

昆山花桥镇,与上海接壤,地理以及政策上的优势,让这里成为很多大企业眼中的热土。花桥管委会主任助理卢斌曾经很担心,国务院赋予了昆山与台湾产业合作领域8个方面的优惠,但是如果上海开放了,有足够的优惠政策,花桥可能就没有优势了。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似乎不那么担心了,看到的,更多是机遇。 

“昆山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上海,只有通过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才能成就昆山。”卢斌说,下一步昆山还是要继续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大量资源,“现在已经有试验区的帽子,在政策上拥有不少得天独厚的优势。”而10月中旬开通的上海轨交11号线,让花桥与上海市中心,成为“同城”,卢斌将这条跨省地铁比喻为一条脐带。“最主要的是要让上海高端要素资源通过11号线延伸到花桥,作为昆山连接母体上海的脐带,这条地铁要输送更多资源。”在同城化的过程中,昆山将会通过这条脐带来更好地对接自贸试验区。 

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的态度更明确,他认为,大家都担心自贸试验区有虹吸效应,会把很多企业吸过去,但昆山和上海的产业结构是不同的,而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对昆山恰恰是一个机遇。“自贸区只有28平方公里,很多上海本市和来自其他地方的企业希望入驻,但地域面积就这么大,因此会有溢出。我们正在寻找机会,看能不能把上海的溢出放大到昆山来。” 

到底自贸试验区对江苏的“虹吸效应”“溢出效应”表现如何?影响到什么程度,影响到底多大?江苏省商务厅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时间还短,暂时还看不出具体的影响。“江苏下一步的具体化举措如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意见。大家都在积极研究学习。” 

(据《现代快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