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清 李新春 谢文君
盛夏时节,深入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陶铸的家乡——湖南祁阳,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滚滚热浪。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显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势头强劲,交通领域捷报频传:2011年以来,祁阳开工和续建的大小交通项目192个,总投资10.2亿元,为祁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成功跻身全省20强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探究祁阳交通事业跨越发展的实质,我们顶着炎炎烈日,采访了祁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巾帼女将柏一秀。
披荆斩棘筑坦途
“作为交通运输部门,我们的天职就是修桥铺路奠基石,服务经济社会打先锋。”柏一秀说话、干事干脆利落。2011年3月,柏一秀担任祁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那时,祁阳县出境道路只有一条国道和一条省道,从县城上高速公路要花半小时……这样的交通现状,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柏一秀紧紧抓住省市开展“交通大会战”的有利时机,沉下身子调研,跑省市县建言,确立了“创交通发展之先,争服务群众之优,推进各项工作创一流”思路,并向社会郑重承诺:“十二五”祁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办成五件大事:确保祁东-祁阳-冷水滩高速公路在省里立项并尽早开工;祁冷快速干线建设全面完工;木梓圩至金洞公路全面开工,黎家坪-黄阳司-马坪公路全面开工;加强县内的100.8公里湘江流域治理,打造千吨级航道,建设千吨级码头;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
为兑现承诺,祁阳交通运输人对全县的交通现状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召集相关部门、单位技术人员对未进行改造的公路进行分析评估、概算,对施工条件进行现场勘察;认真研究国家的方针政策、投资方向,以及各级办事流程等,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反复向上级交通运输部门请示汇报,调动一切资源积极争取项目计划。真诚付出和倾情投入,赢得了上级部门对祁阳“十二五”交通建设规划的大力支持。
修路,架桥。2011年来,祁阳依托项目,采取多轮驱动、多元筹资、整合使用等办法,完成路桥建设投资8.3亿元,新修水泥路237条,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695公里。其中,通畅工程完成投资2.65亿元,通乡公路完成投资6630万元,渡改桥工程完成投资2350万元,危桥改造工程投资3960万元,国省干线公路完成投资4.36亿元,农村公路通畅率达97%。目前,湘桂铁路、衡昆高速、G322、S320线贯穿祁阳全境,紧邻二广高速公路,4小时可达广州;县城距永州机场30公里,一个小时可达广州;湘桂铁路复线全面改造提速,新建的祁阳火车站距县城只有3公里,为全省最大的县级站,设计牵引质量4000吨,年货流密度2430万吨,为构建全县10分钟经济圈、半小时经济圈和边贸经济圈打下了坚实基础。
“路好地流金,路通财源来”。祁阳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路网的不断完善,给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2年,全县公路客运量860万人次、公路货运量950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77%、83%。当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75.5亿元、财政收入8.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4.3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35.64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36.5%、60%、98%、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16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30.2%、39.9%。
凝心聚力优服务
“交通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行业,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人民群众,交通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到交通部门的形象,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祁阳县交通运输局在加快推进交通建设的同时,着力增强依法行政和行业监管能力,全面提升交通综合服务保障水平。
加强队伍建设,以人为本育和谐。该局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总抓手,以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为突破口,狠抓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执行力。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制订集体学习日程表,坚持考勤制度和抽查记录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经常对干部职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警示教育等,增强干部职工坚持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要求,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廉政文化进工地”等活动,健全监管机制,完善工作流程,确保工程优质、执法文明。扎实开展“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推行“优化组合”。在全县23个乡镇办场设立20个交通运输管理站,对运管所、公路站、路政大队全体人员实行“优化组合”,被组合的交管站人员,必须吃住在乡镇、工作在乡镇,全面负责辖区内的农村公路建管养、道路运输管理和路政管理等,并坚决执行“全员上岗”,避免吃“空饷”,充分调动所有人员工作积极性。量化细化工作任务。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到承办部门、单位和具体人员。加强督查督办和绩效考核,严格问责问效,真正考出压力、考出动力、考出淘汰,确保工作高效推进。坚持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路政、运政客服热线并保持24小时畅通,向社会提供政策咨询、疑难解答、服务监督等;对每个行政许可和审批项目,做到申报材料、审批流程、办结期限、收费标准、审批依据“五公开”,并实行限时审批;向社会公开承诺,汽车客运站严格按规定价格售票,正点发车,不漏乘、不误乘,正点发车率98%以上;窗口服务人员着装整洁,服务标识齐全,文明用语规范,精神面貌良好,服务承诺公开,服务态度热情;交通执法人员严格执行“六条禁令”(严禁接受宴请或馈赠,严禁工作期间饮酒,严禁赌博,严禁违规驾驶交通执法车辆,严禁带交通执法标志出入各类公共娱乐场所,严禁不文明言行)。
强化质量意识,打造“放心工程”。祁阳县交通运输局始终绷紧“质量第一”这根弦,积极打好质量攻坚战。工作中坚持“六个统一”,即: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招标投标、统一工程标准、统一预算决算、统一合同管理、统一资金调度;狠抓“三个落实”,即:落实建设、管理、施工单位坚持技术标准;落实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各尽其职;落实工程质量在有效的指标控制下得到严格保证;严把“四道关口”,即:严把规划设计关,力争每条路段的设计线型流畅、里程最短、投资最少,土方量、拆迁量和占地量最小;严把工程招投标关,严格审查所有报名单位的资质,邀请纪检、发改、财政部门共同参与工程招投标,对在公路建设中违规操作的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取消其三年内参与公路项目建设的投标资格;严把材料入口关,对碎石、水泥、天然砾石等主要材料进场,严格执行业主、监理、工队三方查验制度,强化源头管理;严把质量监管关,对重点环节实行“旁站式监督”,技术骨干蹲点负责指导,并对每道工序实行工队自检、监理抽检等多道程序控制,彻底消除质量隐患。积极开展“公路建设养护年活动”。实行公路管理目标考核和质量责任终身制,将每条路段的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乡镇联系单位、技术负责人予以挂牌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制定出台《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在全县建成乡(镇)公路站所 7 个,公路养管小组25个,县道县养、乡(镇)道乡(镇)养、村道村养,分级管理养护,全县100%的县道、90%以上的乡(镇)道、70 %以上的村(组)道,路面路貌都得到了整治、畅通、长通!
抓实运输监管,匡护交通秩序。针对特定时段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方位开展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经营行为。先后开展了班车客运市场、货运配载业、维修业等专项整治活动,并加强驾培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了运输市场秩序。加快推进货运车辆结构调整,引导购置厢式、罐式、集装箱、多轴重型等新技术环保车辆,实现货运车辆重型化和专业化,不断推动客运车辆结构升级。突出“畅通”主题,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每年春节、清明、“五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假日和学生中、高考、寒暑假运输期间,系统各单位协调配合,运力调配得当,预案翔实可行,有效地保证了旅客和学生的及时、安全、有序出行。抓安全发展。强化监督检查和源头监管,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重点航道和各服务窗口的监督检查力度,保持对公路、水路“三乱”的高压态势。加大资金投入,狠抓隐患整治,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平安交通”意识,全县交通运输行业连续多年零事故、大稳定,水上渡运连续24年无事故。
运输打开小康路,服务温暖千万家。农村公路建设解决了农民出行难问题,农村客运站建设和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让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了安全便捷的客运服务。2011年来,该局按照“宜改则改、宜迁则迁、宜建则建”的原则,大力加强乡村级客运候车站建设,已建成乡镇客运站3个,农村客运招呼站40个,渡改桥3个,改造危桥37座。下马渡镇梅子坪村群众自发为该局送来了“建设扶贫功绩有、三思三创服务周”的牌匾,真心感谢该局为该村修通通村通组公路,带动了该村的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潘市镇中洲村位于湘江之中,四面环水,群众无人不夸县交通运输局为该村架起了一座“幸福桥”,他们不再为卖蔬菜水果绕行10余公里而发愁了,单是节省交通费用这一项就可为该村群众人平增收近万元。
大道如虹绘蓝图
“一条条拓宽的公路干支相连,使村村相通,一座座连心的桥梁飞架山水之间,让天堑变通途;一座座漂亮的车站拔地而起,一台台车辆穿行不息……”谈及祁阳县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柏一秀充满憧憬和期待。
柏一秀告诉我们,当前祁阳交通运输正处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加快发展的阶段,推进改革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区域交通发展不平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资金不足的双重压力进一步凸显;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亟待提高,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任重道远;行业安全的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等。
思路决定出路。祁阳交通运输人增强忧患意识,积极采取“一二三四”发展战略,切实加以解决。即确定一个目标:牢牢把握国家实施干线公路提档升级和省关于加快航运发展、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等历史机遇,以打造“对外大通畅、对内大循环”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围绕“两个服务”:即为老百姓服务,为当地发展服务;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强化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三个重点;加快四项建设:即以国省干道为主轴、县乡道路为骨架、通村公路为网络和湘江航道为支线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大打公路建设战,为服务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建设美丽幸福祁阳再立新功。
“十二五” 期间,祁阳将全力融入全市半小时经济圈和全省2小时经济圈:衡阳-祁阳-道县高速公路通过省立项(正在力争衡阳向东延伸30公里接京珠复线);G322祁阳绕城公路全面建成;祁阳-冷水滩快速干线、木梓圩-金洞公路全面开工、祁阳黎家坪-黄阳司-冷水滩马坪公路前期工作完成;疏通湘江河道,建好县内渡口码头,打造千吨级航道,建设千吨级码头,拉通长沙-祁阳-广西地区的黄金水道;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以交通大飞跃,推进经济大跨越。
目前,祁阳纳入省“十二五”建制村通畅工程规划里程867公里,纳入省 “十二五”渡口改造规划项目57个;91条县乡公路、593条村道、2120公里、63座危桥改造纳入省“十二五”农村公路安保工程规划。永州市“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00亿元总投资中,祁阳占了70亿元以上。高速公路、国省主干线、农村公路、站场建设的项目与规模超过全省的平均值的10%,为全市平均值的156%。衡道高速公路项目正在报批阶段;G322线绕城公路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和部分路面硬化;祁冷公路祁阳段已全面开工;木梓圩至金洞公路祁阳段完成工程招投标,正开展征地拆迁及三杆搬迁工作;祁阳黎家坪-黄阳司-冷水滩马坪公路、唐家岭汽车站、祁阳千吨级航道和港口等前期工作就绪……“十二五”期间,祁阳高速(一级)公路总里程将达200公里,出县跨境道路将实现东北-西南方向有衡道、祁冷、衡枣三条一级以上公路,千吨级航道贯穿境内的100.8公里湘江,对外大通畅、对内大循环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各项荣誉也纷至沓来,“湖南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先进单位”、“湖南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单位”、“永州市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永州市交通大会战目标管理奖”等二十多块沉甸甸的奖牌,印证了祁阳交通人的坚实足迹和光辉业绩。
挥如椽巨笔,绘通衢大道。祁阳交通人一路秉承“团结、实干、开拓、奉献”的时代精神,自我加压,奋力前行。他们精心谋划的发展蓝图正一步步舒展开来,彩绸漫卷,必将映红祁阳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