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龙城无处不春风

2020年11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3年09月09日 星期一

◎ 罗 鹏 徐亚平 徐典波

八百里洞庭衔山吞江,万里长江奔流不息;岳阳城乡绿树成荫,广大市民在休闲广场流连忘返;清澈的南湖如镶嵌在城市怀抱里璀璨的明珠,湖心小岛上成群的白鹭嬉戏翻飞……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呵护下,大自然恩赐给岳阳的山水和生态资源得到了精心保护,岳阳这座新兴城市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展示出现代生态宜居城市的无穷魅力和发展潜力。

“岳阳要适应‘两型’要求,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岳阳从未忽视和放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也从未停止整治环境的脚步。2012年,全市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近39亿元,是1983年建市初的780倍。近年来,岳阳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观鸟之都”、“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个城市发展代表”、“最值得驻华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系列殊荣。

    护水: 守住维系生命的源泉

岳阳伴水而生,共水而生。临洞庭,滨长江,境内水系发达,河湖密布,港汊纵横,水域面积占辖区总面积的20%,每年过境水量超过6000亿立方米,岳阳这座城市注定与水紧密相关。

“我崽几次要接我到北京去住,我就是不愿意去,你看岳阳现在的环境多好!”住在王家河附近的市民王先生,非常自豪地介绍起岳阳的城市水系整治工程。岳阳市城内河湖众多,南湖、东风湖、吉家湖、芭蕉湖、王家河、北港河等水体环绕全城。南湖明亮洁净,被誉为“东方日内瓦”;王家河穿城而过注入南湖。但这些内河、内湖都自成一体,常年没有得到疏浚整治,成为死水,富氧化较为严重。为使水体流动起来、活跃起来,形成河湖连通、流水环城的壮观景象,增加水的灵气,近年来,岳阳启动“四湖两河”连通工程,加强水系疏通整治。如今一期工程已经竣工,王家河流域与南湖连为一体,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走在沿河、沿湖风景走廊,水面波光粼粼,水岸杨柳垂青,微风吹来,心旷神怡,呈现一幅人间只是此处有的醉人美景。

水不仅为一座城市增加秀美和灵气,更重要的是,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之本。人类的文明进步离不开水,人们的生产生活更离不开水。岳阳市坚持把饮用水源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合理优化水资源布局,全面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上世纪90年代以前,洞庭湖一直是岳阳市民饮用水的宝库,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入湖河流水污染的影响,潜在的威胁使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不再适合饮用水的供应了。为彻底解决城市饮水问题,岳阳实施饮用水源战略转移,把铁山水库作为城市供水的水源地。铁山水库是岳阳境内唯一的大型水库,库容6.9亿立方米,水源充足,水质优良。1994年9月,铁山水库城市饮水工程全线通水,岳阳市民全部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优质水。为保护岳阳人民的“大水缸”,岳阳市成立了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市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铁山水资源保护的决议》,编制了《铁山水资源保护总体规划》,严控库区返迁和违章建筑,植树造林7000多公顷,关停周边企业18家,配套排污治污防污工程13处。同时,新建岳阳县城铁山饮水工程,让水库所在地居民也喝上铁山水。

水是岳阳最大的资源和优势,也是岳阳最大的忧患。湘资沅澧等9条大中江河进入洞庭湖的水系被称为“九水闹洞庭”,长江在湖南流经163公里,全部在岳阳境内。辖区内1068公里一线防洪大堤确立了“湖南防汛险在岳阳”的特殊地位。为全面构建水安、水利、水清、水美、水畅、水活的水环境新格局,把水患转化为水利,岳阳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3万多处,特别是实施了长江干堤加固工程,长江干堤宽度由5-6米增加到8-10米,堤顶高程按历史最高水位超高2米,成功抗御了1999年、2002年大洪水,没有一处出现险情。山塘、水库设施加快建设,蓄水能力大为提升,把2011年春夏连旱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增绿: 建设空气清新的氧吧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一座城市,岳阳就是用绿装点的新城。

近年来,岳阳通过深入推进重点公共绿地建设、“身边增绿”和城郊绿化三大绿化工程,大力实施“见缝插绿”、“见隙造景”等植绿补绿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45.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9%,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4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4%,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城乡绿色生态体系。

消灭荒山,用绿覆盖大地。建市之初,岳阳荒山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市委、市政府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号召全民义务植树。30年来,岳阳义务植树从未间断,完成了金鹗山、天灯咀等10多个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实现了城市大环境的全面绿化,岳阳成为全省第一批消灭荒山的市。昔日栽种的小树苗,现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了市民休闲健身的天然氧吧。为扩大义务植树成果,岳阳启动公园、景点、街道、校园、单位庭院、家庭院落养花植树工程,倡导夫妻共种同心树、小孩种植成长树、老人栽种健康树……还有不少市民认养树木,精心栽培。经过努力,岳阳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一路一景,用绿装点通途。道路是经济发展的拉力,也是生态文明的血脉。城市骨架的拉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城乡道路也广泛延伸。岳阳对扩建、新建道路都提出了明确的绿化要求。南湖大道全长2800米,植物搭配合理,造型优美,层次明快,被评为“湖南最美一条街”;岳阳大道全长3012米,路宽120米,绿化带宽55米,绿地率46%;境内无论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还是县乡公路、通村道路,两旁都绿树成荫,枝繁叶茂,时间一长,公路两侧的树冠连在一起,形成“树荫隧道”景致。

森林进城,用绿扮靓城市。岳阳市加强城区广场、步行街、旅游走廊等地的大树种植,先后种植大树2000多棵,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绿化景观。同时注重保护城区山体森林,主干道金鹗路需要横穿金鹗山,岳阳充分听取群众和专家意见,把劈山开路的方案否定,修建了岳阳城区第一座隧道,有效保护了金鹗山的森林资源。同时,将绿化创模与城市公共休闲场所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提升城市形象,目前主城区共拥有6个城市公园、10个城市广场和33个城市游园,为市民创造了更加生态、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充分彰显了绿色岳阳的独特魅力。

 治污: 斩断破坏环境的黑手

湿地乃地球之肾。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加入了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总面积19万公顷,物种多达1699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和植物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和植物有65种,是全球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全球濒危物种小白额雁70%在此栖息越冬,是“小白额雁之乡”,也是长江江豚最重要的生存繁衍区。广阔的水域滩涂,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许多濒危动物提供了生存条件。由于保护措施得力,每年,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大雁、野鸭等数十万羽候鸟在此越冬,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岳阳市“中国观鸟之都”称号。

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和治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岳阳不仅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打击处理,同时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从严推进污水、大气、噪声和环境卫生整治。

岳阳最主要的纳污水体是洞庭湖、长江、湘江、资江四大水系。洞庭湖是两湖人民的母亲湖。珍惜保护上苍赐予的这一块风水宝地,是岳阳人民的职责。岳阳市102家造纸企业,年排放废水5600万吨、化学耗氧量5.93万吨,大多排放汇集到洞庭湖。岳阳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加强全市造纸行业污染整治行动,102家造纸企业有61家被彻底关闭,有41家企业投入资金近1.4亿元,实施了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综合治理措施,洞庭湖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下降33.3%。长江处于岳阳下游,但岳阳信守责任,加强长江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多次开展长江流域水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使长江出境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由于整治得力,地处长江之滨的长岭炼油厂,1991年荣获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称号。湘江作为入湖支流,在境内最长,沿线企业众多,经济发达,水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2008年,岳阳市启动实施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取缔关停一批违法企业,淘汰退出一批落后企业,停产治理一批污染严重企业,限期治理一批重点污染源,搬迁一批布局不合理企业,建成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县城污水处理全覆盖,启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行动,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体污染得到有效整治,鱼类资源得到丰富,江豚快乐地在湖面跳跃。

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岳阳燃料煤、燃料油消耗量增加,废气排放量增加,局部环境受到污染。松阳湖的稻田曾因附近厂矿的排污造成酸雨颗粒无收,使人感到震惊和痛心。1989年,岳阳召开环保专题讲评会,重点对污染严重、无视环保法规的企业和领导进行披露和批评,引起强烈反响。一刮风就煤尘飞扬的梅溪桥岳阳燃料公司煤场迁往城陵矶煤栈,浓烟滚滚、浊水横流的郭镇钒矿、新开钒矿、五垸钒矿相继关闭,施工工地、渣土运输管理得到加强,水泥厂、氮肥厂等一批重点污染企业被关停,粉尘污染有效遏制。烟尘同样直接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为了综合整治城区烟尘,2005年7月,“引天然气入岳”工程顺利实施,岳阳市城区在全省率先开通天然气,市民用上了洁净能源,完成中心城区171家、246台燃煤锅炉、大灶取缔和清洁能源改造,对城区4吨以上工业窑炉整治到位,城区520多台公交车、1300多台出租车改用天然气,加强机动车环保检验及污染防治,在洞庭路创建40平方公里市区烟尘无烟区,城市的废气排放大大减少。

噪声污染,是城市的一个顽疾。1985年6月,岳阳市发布《关于城市噪声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噪声污染的通知》,拆除广播高音喇叭和机动车高音喇叭,开始建立低音喇叭区和禁鸣喇叭区,禁止在城区燃放烟花鞭炮,加强工地夜间施工噪声控制管理,并创建以岳阳楼为中心的2平方公里安静区活动,有效地控制了噪声污染,使市民有了一片安宁的生活天地。

城市环境卫生,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岳阳将中心城区小街巷及部分主次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移交岳阳楼区负责,调动市、区、街道、社区参与环境卫生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洁时间由12—16小时提高到16—19小时,保洁模式由“一扫两保”改为“两扫全保”,实行“30分钟巡回保洁法”,垃圾落地基本不超过15分钟。特别是环卫机械设备的大量投入,推动中心城区环卫工作步入了集机械清扫、高压冲洗、护栏清洗、洒水降尘、洗扫吸污和人工保洁于一体的新型作业轨道。同时,把环境卫生整治向农村延伸,2008年以来,岳阳市共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8个,涉及122个村,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10530万元。仅2012年,6个连片整治项目就建成垃圾池4372个、污水处理设施3213套;累计完成368家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有效削减了农村污染负荷,实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有53个乡镇、村被评为国家、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岳阳市委政研室提供

标题书法 徐亚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