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徐亚平 兰剑 陈文革 虢霞 梁军 标题书法 徐亚平
第一章
中流砥柱
——“硬件我们负责,软件由你负责!”
世纪之交,改革潮涌。走过百年风雨历程的湘阴一中,却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困境:50年前圈定的校园已不适应今天的发展需要;学校也没能进入省级重点中学行列。
穷则思变。2002年,湘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手笔投入,高品位建设,创建一中新校区”的工作思路,矢志打造湘阴一中这一教育品牌。在高岭新城区征地300亩,投资1.2亿元,建设一所全新的湘阴一中。
2003年,学校提出了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设想,此举得到湘阴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6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解决了创建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实际困难。2005年,学校整体搬迁、省示范性高中创建和百年校庆庆典主办等等如千斤重担压在刚出任湘阴一中校长蔡健清的肩上。“没有任何借口。”这是蔡健清的座右铭。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湘阴一中迅速崛起的契机,一中别无选择,惟有迎难而上。
浴血,湘阴一中晋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鏖战,湘阴一中成功举办了百年校庆。
她,就这样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定的步伐。
2009年6月26日,高考成绩刚揭晓,县委书记田自力、县长黎作凤等县级领导及教育局领导就风尘仆仆来到湘阴一中,听取了蔡健清关于高考成绩的汇报后,激动地赞道,能有4位同学有望考入清华、北大,这是湘阴教育的又一亮点,一中200多位教职员工是湘阴教育的功臣!希望2010届高考再创佳绩,再攀新高。此后,田自力、黎作凤等多次召集县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就湘阴一中债务化解问题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明确指示:“一中是全县的一中,一中的建设必须由政府买单,我们要迅速把湘阴一中的债务剥离出去,要在职权、职责范围之内为湘阴一中的发展铺设绿色通道。”
田自力握着蔡健清的手说:“湘阴一中的硬件由我们来负责,软件由你负责。”很快,湘阴一中债务顺利剥离。
中流砥柱,新局顿开。
第二章 中坚淬火
——“要当教育家,不当教书匠!”
“要当教育家,不要当教书匠!”这是蔡健清向全校教师发出的战斗号令,“打造教育品牌,振兴三湘名校,我们当代一中人当仁不让!”
面对压力,一中人没有退缩;面对困难,他们积极寻求突破,着力从提升教研水平、夯实教学常规上入手,狠抓教师管理。从2003年起,湘阴一中开始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强力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上岗前,集中10天时间,进行教育理论、教学经验等系统培训;上岗后,要求青年教师拜老教师为师,规定每学期听课50节左右,多读、多写、多做题,读教育经典、名师介绍,多写教学反思。“要多读书,与大师对话,与名师交流,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适应不断改变的学生。”蔡健清谆谆告诫大家,“教研并不神秘,记录、总结、反思就是教研过程。要爱琢磨,不要踏别人的脚后跟。”
与大师对话,与名师交流,湘阴一中极目华夏。2007年,该校正式成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教育实验基地。4年来,清华大学教授多次来校为全校师生讲学。2009年4月,北京京师鸿儒教育中心的专家及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来校进行师资培训。2010年5月,北京星辰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团来校进行专场讲座。2006至2009年,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多次来校传授英语学习新方法,该校也成为李阳集团的合作实验学校。
校领导带头上示范课,严把教师执教常规关,实行一周一讲评,打响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最值得肯定的一堂课”的战役。2010届第一次月考一结束,学校教研处即组织高三备课组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分析试卷、分析成绩。当晚开会,一位老资格组长姗姗来迟,又没有准备材料,发言漫无目的,蔡健清严肃批评道:“你先不要分析学生,先分析一下自己。当代教育,尤其是新课改背景下的第一年高考,我们需要的是敢于探究、不断学习,脚踏实地的实力派、研究型的教师。”这位组长当即作出检讨,次日写出了一份分析透彻、内容详实的书面材料。
岳阳市第一次模考成绩出来之后,学生成绩不尽如人意。副校长刘爱卿发现这一问题,立即召集全体高三教师开会:“ 湖湘文化的精髓就是‘敢为人先’,2010年的高考试卷肯定有新的变化,同时,也正是因为2010年的高考是新课改背景下的第一次高考,试卷难度肯定不大,何况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全省锐减近10万。老师们一定要从心理上鼓励学生,在教学上重视基础,加大培优辅后的力度。”刘校长还多次深入备课组、课堂和教师办公室,反复要求并督促教师重基础、抓落实,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查漏补缺。
百年文化的熏染,“公、诚、勤、勇”校训的激励,全县人民对一中的期待,造就了一支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高的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教师队伍。信息学特级教师郭白光、国家级骨干教师冯伟、全国英语优秀教师苏丽雅、刘华等,堪称典范。
第三章 中原逐鹿
——看丹心碧血,赏桃红李白
丹心碧血,桃红李白。湘阴一中充分发掘优势资源,实行特色教育,如信息学教学、音体美教学,还有书法、武术和健美操教学,努力使自己走出一条“合格+特长”的发展之路。这些年来,该校共有100多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信息学奥赛中获奖,学校因此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参赛学校”。
最大限度挖掘潜能,帮助学生少走弯路,湘阴一中还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高三管理模式。一支由校长蔡健清任组长、校党委书记贺吉安任指导员的毕业班领导小组应运而生。高三各备课组深入研究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将“课标”要求的能力转变为备课组长的能力,将备课组长的能力转变为教师的能力,再将教师的能力转变为学生的能力,从而实现了能力的“三个转变”。“培优”实行导师制,由名师利用课余时间对优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治跛”落实责任追究制,对部分同学的薄弱科目集中开课进行专门辅导。小专业学生集中开班上课,保证更多的学生文化成绩上线。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成绩优异者能冲击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使成绩中等者变得更为优秀,使后进者取得了不断进步。近几年高考,湘阴一中捷报频传,高考本一、本二上线率一年比一年高。
除了教书育人,老师们还不断追求突破,超越自我,积极做课题、搞科研。近几年来,先后承担了5个国家级课题、10多个省级课题和40多个市研究课题。“高中数学自辅法试验教学中创新品质的培养”在阶段性总结中获全国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信息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等分别在省、市获奖。该校开展的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子课题“教师科技创新队伍的培训”的研究获全国课题研究二等奖。2008年,该校开展实施“经典诵读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课题研究,并开发了校本教材《论语解读》,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学校因此而被评为“国家级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基地”、“中科院高中数学自辅法实验基地”、“湖南大学优秀生源基地”、“空军国防生优秀生源基地”。
教学相长。2009年岳阳市“金鹗杯”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该校8人获全市一等奖,英语老师甘利红、地理老师黄震获得金奖,甘利红是“金鹗杯”设立以来岳阳市第一位外语学科金鹗杯的获奖选手。
第四章 中天映霞
——园圃让师生灵动;师生让园圃律动
脸上绽开灿烂的微笑,眉宇间自有灵气涌动。陈龙同学感叹道:“高中3年,注定是在我们生命中留下深刻划痕的日子,但我很庆幸,在这3年中,我得到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收获。”
陈龙说,自进校开始,老师们便将“公、诚、勤、勇”校训中深含的大义解析给学生听,当时大部分学生很不以为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深刻理解了校训。他说,他不能忘记汶川地震发生后,班主任一次次哽咽的情景;他不能忘记学生有难时,全校师生的团结一致;他不能忘记高三备考时,老师、同学间的相互加油打气;他不能忘记内心迷惘时,心理老师的循循善诱。“一次,我经过老师的办公室,听到这样一句话:办公室现在就是我们的‘家’,家反倒成了一个旅馆。这是高三年级组长王凤娥老师的声音。试问,谁还有理由懒惰、退缩?”
“令人感动的不仅如此。专业考试临近的时候,学校实施了小专业学生集中开班上课的方案。每天夜幕还未降临,专业生们便早已齐聚一堂。每当看到书画室专注的背影、听到音乐室不倦的演练声、体育馆不绝的欢呼声,心底自有一股感动油然而生。当高考冲刺愈见紧张的时候,学校成立了专门服务高三的心理咨询站。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总有两个老师坚守在咨询室里,耐心地倾听高三学子内心的困惑与苦闷,洋溢在老师脸上的没有不快,只有慈爱与和蔼。试问谁有借口停歇、埋怨?”娓娓的叙说,道尽了少年对母校的深情。阳光倾泻下来,世界如此温暖。陈龙是成功的,因为他懂得感恩;湘阴一中是成功的,因为她教会了她的孩子如何感恩。
名师出高徒。这些高徒,不仅仅是高考成绩方面的爱徒。蔡健清欣慰地说:“我们的教育是真正的‘桃红李绿杨飞花’。”近年来,该校机器人竞赛及电脑制作竞赛获国家级奖励2 人次,省级奖励22人次。2006年7月,王勇、胡帅两位同学组成的湖南省唯一代表队参加机器人足球比赛,夺得全国第四名的骄人战绩,并荣获全国一等奖。2008年11月,刘骏同学参加全国中学生健美操大赛获得第一名,并荣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特招到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刘芳婷同学获全省武术比赛冠军,特招到重点大学。2009年全国“新世纪杯”作文竞赛中,有7人获全国二等奖,有25人获全国三等奖。今年高考,谭澍坤同学大胆尝试用文言文写作,语文获得131分高分,作文将近满分。张扬的个性,舞动的青春,湘阴一中给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梦想成真的舞台。
卧听湘江滚滚涛声,吟唱江畔悠扬渔歌,醉看远浦归帆胜景,秉承湖湘文化敢为人先、永不言败的精神,湘阴一中,永远给人一种自信而坚定的姿势。
2010年盛夏的湘阴一中,再次向全县人民交上了一幅芬芳的丰收画卷:一本上线203人,二本上线612人,其中600分以上达74人。陈龙同学以691分名列全省理科第13名、岳阳市第2名;瞿璞同学以646分名列全县文科第1名。2人被清华大学录取。“全国优秀校长”蔡健清不胜感慨:一中人以科学的管理、前沿的理念、豪迈的信心、忘我的工作,再一次深刻地诠释了“公诚勤勇”的校训内涵,全面展示了省示范性高中的风采魅力。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标题书法为:俱怀逸兴壮思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