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抢占新高地

2020年11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0年7月12日

本报记者 朱章安 通讯员 成新平 李镇东 肖春红

最近,衡阳市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的专家评审,即将成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近年来,衡阳市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步伐,抢占新一轮发展高地。2009年,该市吸纳沿海产业转移项目161个,合同引资总额达495亿元。今年1至5月,已签约产业转移项目57个,投资总额达155.28亿元,居全省前列。

硬件更硬

衡阳“扼两广,锁荆吴”,历来为南北要冲、两广咽喉,是全国45个公路铁路枢纽城市之一。其交通区位优势,一直是衡阳人引以为傲的“资本”。方便、快捷的交通,给衡阳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随着各地一条条高速公路、铁路迅速延伸,这里的交通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诸多因素中,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魅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说:“不能吃交通区位优势的‘老本’,必须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基础建设,让转移企业在衡阳投资创业就像在沿海地区一样便利。”园区综合配套设施、标准化厂房和通关口岸等硬件设施建设,在衡阳全面铺开。

位于衡阳市南郊的白沙洲工业园,一幢幢标准化新厂房拔地而起。这些气势恢宏的厂房,水、电、路、气一应俱全,还具有防震、防火等多种功能,是衡阳市为转移企业量身定做的,既节省企业投资,又缩短建设周期,企业搬过来就可生产。目前,衡阳市15个工业园区,完成“七通一平”近60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300余万平方米,已被客商租赁210万平方米。

快捷通关,是衡阳硬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衡阳市向省政府申报建设二类公路口岸,获得批准。同时,当地海关、银行、外汇、保险等部门均采取措施,让商品通关速度加快了3倍。衡阳还与上海、南京、宁波、杭州、深圳、广州等地海关建立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这种模式现已覆盖主要进出境口岸。

广东东莞荣诚集团是一家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主要贴牌生产“阿迪达斯”等品牌鞋子。2008年7月,该集团在衡阳县经开区设立了衡阳市荣阳鞋业有限公司。由于当时衡阳没有通关口岸,每次进出口都要属地申报、异地验放,手续繁琐,耽误时间。衡阳建设口岸后,从国外进口的原料可直接进入车间加工。今年4月,该集团又在衡阳投资2500万美元,建设2个新鞋厂。

软件更软

今年5月,日本欧姆龙精密电子株式会社与衡阳签订合同,投资2.5亿元人民币,在衡阳白沙洲工业园区建设生产线,生产手机、游戏机、照相机等显示器用背光板。签约仪式上,“欧姆龙”负责人说:“我们选择衡阳,并不仅仅看重这里的交通优势和优惠政策,更是衡阳人的诚意和办事效率。”

“欧姆龙”是全球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厂商。今年初,其子公司欧姆龙精密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拟转移部分产业到内地,先后4次派人到衡阳考察,请衡阳帮其招收5000名熟练女工。衡阳市长张自银当即承诺。一个月内,首批1000名女工到位。“欧姆龙”负责人说:“衡阳人说话算数,在这里投资放得心。”6月上旬,另2家日本公司了解情况后,也与衡阳松木工业园签订了投资协议。

衡阳市是老工业基地,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湘南3市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先行先试等优惠政策。但衡阳的决策者看到,要使衡阳真正成为引资“洼地”,还得在落实好政策的基础上,在很多“细节”上狠下功夫。因此,这几年,衡阳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外商投资首问制、项目领办代办制、全程跟踪服务制等一系列制度,同时规范行政审批,严肃查处“雁过拔毛”等行为。对于重大项目,还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让投资者一心一意从事生产、经营,无后顾之忧。

2008年在“沪洽周”签约进驻衡阳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在衡阳高新区建立了占地184.3亩的衡阳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从签约、建厂到投产,不到一年时间,其营业执照办理、土地审批等厂房外的事均由衡阳高新区全程代理。去年8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来衡阳考察,对这里的投资环境十分满意,决定追加投资7000万元,新建一条生产线。如今,娃哈哈集团已在衡阳投资2.7亿元,建成了3条生产线,年产值达4亿多元。

在衡阳市商务局采访,一本装帧精美的《投资衡阳百问百答》引人注目。据市商务局局长蒋云良介绍,这本册子将动态的项目和权威的资源统一对外发布,让外来投资者对衡阳的政策、项目等一目了然,缩短了沟通环节,节约了招商成本。他们还创办了衡阳招商网,在网上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客商库、资源库,并动态更新在谈、签约、开工、投产项目等内容。

人文更优

今年5月的一天,以“精明”著称于商界的香港企业家张先生,晚上独自一人来到衡阳市中心解放大道旁,默数着5分钟内通过的人员与高档汽车,然后决定在这座城市投资兴业。他说:“一座城市人气旺不旺,与其历史人文及宜居环境息息相关。衡阳人气这么旺,在这里投资不会错。”

衡阳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石鼓书院、南岳第一峰回雁峰和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都坐落在这里。衡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谢宏治告诉我们,为重现古城千年历史神韵,让衡阳的人文环境更优,形成招商引资磁场,衡阳市启动了3年塑城规划,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4大工程,即东西南北畅通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三江六岸美化工程、千家万户民心工程。在衡阳湘江东岸风光带,彭玉麟公馆、曾国藩岳父故居、湘南学联旧址被修葺一新,“湘水明珠”十里文化长廊璀璨夺目,实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高度融合。

去年,衡阳又启动了以改善民生为主的“四场一厕”(停车场、农贸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夜市场和公共厕所)建设。全市新建公厕107座、改造132座,提质改造农贸市场40个,新增停车泊位2441个、定点夜市7个。如今,雁城居民已形成“10分钟生活圈”,即以居民住宅为圆心,从子女上学到超市购物到广场休闲,均不超过步行10分钟。

良好的人文与宜居环境成为衡阳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去年在衡阳举办第五届湘台交流合作会期间,一位台商晚上到晶珠广场散步,广场的迷人景色让他赞叹不已。出租车司机告诉他,最漂亮的景点不在这里,在湘江边上。来到湘江边,那“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江景,让他感受到了人文衡阳的巨大魅力,当即决定投资衡阳。“湘台会”上,衡阳签约86个项目,引资286亿元,其中台资项目31个,引资88亿元,创历届“湘台会”之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