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奋进路上足音铿锵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周怀立  谢文攀  谭小洋  王正光

12月25日,株洲市85个项目集中开竣工。这些项目中,产业项目仍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其中的株洲信息港项目、株洲中车特种装备产业基地、中国移动(湖南株洲)数据中心等项目引人注目。

翻开株洲市今年产业发展的成绩单,人们眼前一亮:今年1-11月,通过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1至11月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062亿元;全市规模工业增长7.1%,高于去年同期;1-9月,全市规下工业增长7.6%,高于年度目标2.6个百分点。

而更为亮眼的是,1-11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53%,高于全省20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省第一;1-9月,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63%,高于年度目标103个百分点。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株洲市经信委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株洲市经信委特别的付出和突出的贡献。

  奏响文明创建的 “乐章”

优异的成绩来自勤奋的工作,而勤奋的工作又来自于饱满的工作热情。饱满的工作热情从哪里来?株洲市经信委的回答是,从文明创建中来。今年3月份,经信委党组决定全面展开“强基固本倡文明  砥砺奋进创标兵”工作,并成立领导小组,由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海宾任组长。

经信委专门邀请专业文化咨询单位,对机关文化建设进行全面规划设计,明确了全委使命、愿景、身份、信念及核心价值观。根据统一设计,委机关会议室和食堂重新进行了装修,走道设置了宣传专栏,装上了电子显示屏、音响,门户网站、QQ群、微信群上不断推送文明宣传内容。同时,院内进行统一规划,重新进行合理布局,增加集羽毛球、篮球和停车为一体的篮球场,杂乱的绿化带种上了四季常青的花草,树林中增设了景观道路,营造出优良的工作环境。

今年,经信委机关重新调整组建了8个兴趣小组,体育比赛、绘画摄影比赛等活动不断展开,赴石燕湖开展拓展训练活动、“动起来”每天一万步等活动,更是吸引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在市十三届运动会上,来自市经信委的队员获得网球双打冠军、单打亚军,围棋冠亚军,广播体操和健身气功三等奖,委机关获全市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

既外化于形,也内化于心。近几年来,株洲市经信委创建学习型机关和书香机关行动热度不减,个人自学、网上学习蔚然成风,中心组学习、外出培训、专题讲座、知识测试、体验式党课和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等常年开展。两年来,机关共组织内部培训20期830人次,外送培训141人次。

为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经信委还全面改造装修了道德讲堂,设置了大型电子显示背景墙,室内六面、桌椅、灯光音响全面更新换代,为举办道德讲堂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利用这一场所,机关邀请株洲市道德讲堂总堂走进经信委,定期开讲道德讲堂。

既做好机关人,也做好社会人。

近年来,经信委的干部为社会公益事业付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参加明引导活动,走上街头主动维护公共交通秩序,劝阻不文明行为;每年身体力行植树、献血、扶贫“三个义务”,全委志愿者注册人数100%,8个志愿服务分队常年开展志愿服务,希望工程“一元捐”及义务献血等活动普遍开展。

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全委43名副科以上干部与茶陵县思聪街道清水村的贫困户结对,实行一对一帮扶;委机关与株硬集团开展“双联”活动,每年对10名困难职工慰问3次以上;在经信委的组织协调下,株洲市166个贫困村实现网络全覆盖。

在党员进社区活动中,经信委组织党员走进社区,认真开展调研、座谈、慰问、讲党课、宣传、圆梦“微心愿”等活动。在委领导担任“第一书记”的芦淞区董家塅街道中心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定期上门为独居老人送去生活用品。

作为市党代表、委党组书记和主任的刘海宾,每年两次来到社区党代表工作室,宣传政策,帮助社区解决困难。同时,机关党委、工会、团委也积极投入义务支教进山区、慰问离退休党员等活动中去,并坚持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送温暖。

文明创建,带来风清气正,近年来,经信委没有发生刑事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没有发生因纠纷处理不当而引发的群体事件,已经连续两年被评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今年,经信委成功获得“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担当工业强市的 “推手”

作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机构,株洲市经信委担负着引导扶持工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重任。

加强产业战略引领,在市经信委的主导下,株洲市纳入修编计划的23个产业规划已完成22个,超前谋划重点产业融合发展,勾画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规划体系蓝图。

加快推动园区升级,1-11月园区规模工业增长8.5%,占全市比重达到75.9%,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株洲高新区、醴陵经开区获评全省开放型经济优秀园区,株洲高新区在全省园区综合评估中位居第二。

创新引领,谋定而动,动则势能充足。在经信委的推动下,全省仅有的两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功率半导体制造业创新中心全部落户株洲,新能源电机工程技术中心、新能源乘用车电驱研发中心等建成运营。全市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达到58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28家,产业发展的引领能力明显提升。

大力实施的65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15个省级项目实现年度计划的123%,进度全省排名第一;50个市级项目实现年度计划的101%。计划储备的35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开发,形成了梯次推进的产品创新格局。

全力推动的智能制造工程,推动7000家企业“上云”,飞鹿高新等3家企业获国家绿色制造集成项目试点。全年入围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10个,获批国家首台套技术装备认定9个,均为全省第二。入选国家新材料首批次应用5个,数量为全省第一。

努力实施的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涌现了一大批高端装备,擦亮了株洲制造的名片,彰显了中国动力谷的底蕴和底气。6月23日,我国首列时速160公里的商用磁悬浮2.0列车在株洲下线;9月23日,广深港高铁“动感号”开通运营,其“心脏”和“大脑”全部来自于株洲。10月2日,全国首款五座复合材料新型飞机在株洲首飞;10月20日,国之重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成功首飞……

 念好服务企业的 “真经”

“帮在实处、帮在宽处、帮在深处、帮在高处”。株洲市经信委持续开展企业帮扶行动,着力构建良好的发展生态,不断提升环境亲和力。

政策支持方面,今年先后出台智能制造、工业设计、金融支持等文件,全面落实人才30条、工业12条等政策,构建了支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全年共为企业争取制造强市、军民融合等国省奖励资金2.1亿元。

平台服务方面,认定10家工业设计中心,全市工业设计中心总数达到1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陶瓷检验检测中心、“云上株洲”服务平台、工信部赛宝计量检测中心等建成投用,全省首个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揭牌成立,联合工信部部属7所高校打造的南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即将正式运营。目前拥有各类服务平台308家,其中国家级33家,省级149家,构建了全覆盖的社会化、开放式制造业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体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步伐加快推进。

推进服务方面,优化升级企业服务专线,推动企业服务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全市今年共交办企业问题1044个,办结率达到98%;推送惠企政策128条250万条次,为396家企业降低用电成本5900多万元。

推进融资方面,全面推广以应收账款质押的产业链金融,发布63家上中下游企业产业链金融“白名单”,推动835家小微企业与22家金融机构现场签约,推动20家企业股改挂牌。其中,实现股权融资1.43亿元,同比增长22%。

开展活动方面,组织全市400多家企业参加“创客中国”大赛,株洲国声声学获全省大赛第一名、全国大赛第七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来自株洲市的邓天骥、周军军、李东林荣获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获评数量全省第一。

文明创建,倾力而为;奋进路上,铿锵而行。

“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聚焦中国动力谷建设,突出科技创新强实力、突出产业集群强实体、突出体制创新强园区、突出企业服务强主体,努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为株洲市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谈及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株洲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海宾的话语铿锵有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