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洪水刚退,又见骄阳,三湘大地处处生机盎然。
过去的3个月中,我省经历了10轮强降雨,湖湘军民经受了10次严峻的考验。暴雨如注,江河暴涨,山体滑坡,桥断路塌,家园被毁……集结号,在抗洪救灾一线不断吹响!
回首与洪水抗争的日子,有令人落泪的困难时刻,有令人动容的坚韧意志,有令人温暖的互助情义……灾难面前,心与心靠得更紧;生死关头,人与人贴得更近。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党政军民风雨同舟、凝心聚力,以大无畏的精神,共同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洪壮歌。
滔滔洪水中,一面面党旗更加鲜艳,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成为中流砥柱;暴雨山洪前,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更显铮铮铁汉本色;面对巨大天灾,普通群众与社会各界一道奋起自救互助,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众志成城、合力抗灾”8个字,生动地诠释着防汛抗灾的湖南实践。
一、洪峰浪尖,砥柱中流。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创先争优,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瓢泼暴雨中,共产党员成为群众的主心骨;滔天洪水中,基层党组织铸成冲不垮的坚强堡垒。
转移群众,党员在前。5月12日,因水库决口,湘乡市翻江镇桃林小学被淹,桃林村党支部带领10多名党员干部,实行支部委员分层包年级,党员分班包学生负责制,仅用1个小时就将357名学生全部安全转移。
抢修道路,党员在前。5月18日16时,辰溪县新铺镇的省道S223线船溪乡张家湾段,在经过8个多小时的紧张抢修后,正式恢复了通行。路过的汽车司机纷纷向佩戴着“共产党员”袖标的抢修队员们鸣笛致谢。
救助灾民,党员在前。醴陵市区9名妇女儿童被洪水围困,该市公安局、中医院20多名党员搭成人梯,用绳索一个系一个,成功将他们救出。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吹响了抗洪救灾的响亮冲锋号。省委书记周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徐守盛深入一线,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其他省领导也纷纷赶赴基层,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战斗。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省委组织部发出通知,动员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暴雨袭来,洪流汹涌,全省50多万名党员组成了5200多支党员抗洪救灾先锋队,在洪流最高处和堤坝最险处竖起一面面鲜艳的党旗。
“我去去就回。”5月6日凌晨的大雨里,新化县上梅镇三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建平匆匆向妻子道别,乘船前往村里的电灌站查看电动机。这一去就是永别,王建平在夜色里失足落水,不幸遇难。一个年仅44岁的生命,倒在了抢险救灾第一线,却在人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为了寻找失踪的他,村民们几乎把河床都翻过来……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
他们中,有的挨家挨户转移群众,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有的用锄挖手扒,救助被困人员;有的不识水性,却从洪水中用绳索救出一个又一个村民;有的舍小家,保大家,不顾病痛、不顾刚出生的小儿甚至病重的父亲,义无反顾走上堤坝;还有的壮烈牺牲在洪流中……
男儿有泪无暇弹。一位57岁的老党员,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强忍亲弟弟不幸去世的悲痛,连续十几个昼夜奋战在抗洪一线,他就是望城县乔口镇水管站站长袁新华。作为乔口防汛的一线负责人,从6月12日湖南进入今年入汛第7次强降雨过程起,袁新华就每天一身汗水一身雨水地奋战在一线。
直面灾难,生死关头,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共产党员——
溆浦县桥江罗家坡大桥河堤出现一处长达10米的缺口,村党支部书记黄德友全然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洪水用岩石堵缺口;中方县南家坊村党支部书记谢伯云和村主任谢申怀,发现水渠即将塌方,立即组织10名年轻党员一起跳入洪水中,打桩灌砂袋堵漏……
洪峰浪尖,共产党员勇争先!
二、洪流汹涌,军旗飘扬。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铸成一道道不垮的堤坝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暴雨当前,人民子弟兵战斗在抢险救灾最前线——
5月14日,连日降雨致使湘江水位一天猛涨近4米,9个市州遭遇新一轮暴雨袭击,紧急转移人口11.85万人。省军区紧急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8400余人投入抗洪抢险,解救和转移群众9370余人,排除大小险情20处,转运物资530吨,加固堤坝15公里。
自6月19日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之后,解放军武警指战员、公安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就集结完毕,枕戈待旦。
38.75米,39.53米,40.64米……6月23日以来,湘江湘潭段水位节节上涨,洪水漫过堤坝,涌向田地、房屋。湘潭出现大小险情1300余处,不少群众一度被洪水围困。
一时间,湘江沿线陈兵上万,数百艘冲锋舟、橡皮艇在洪水中劈波斩浪。据统计,6月23日至25日,在湘潭面临湘江特大洪峰侵袭之时,5000余名驻湘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闻汛而动,安全转移被洪水围困的8000多名群众。
6月25日凌晨,湘江株洲白石港段洪水漫堤,给1万多名群众造成巨大威胁。5时,武警株洲市支队150名官兵火速赶到现场,兵分两路,一路跳进洪水中打桩固堤,一路紧急抢运砂包加高堤坝。经过7个小时连续作战,官兵们背扛砂袋26000多个,筑起一道长100余米的子堤,险情得到控制。
洪峰浪尖闪现的“橄榄绿”,给被困群众带来生的希望——
在溆浦县楚才中学参加高考的学生们不会忘记,是武警中队的战士们把他们“顶”在肩上,涉过洪水到达学校。6月8日,高考进入最后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使溆浦楚才中学成为一片泽国,设在这里的考点成为一座孤楼。为了保护756名考生的安全,溆浦武警中队中队长甘金贵立即率领22名官兵赶到现场,护送同学们淌过了齐腰深的洪水……
经由官兵们手抱肩背,新田县新隆中学的240多名被困学生也成功获救。6月20日中午,因连降暴雨,新隆中学刚刚参加完初中毕业会考的240多名学生被洪水围困。县人武部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调派正在附近抗洪的20多名官兵和民兵前往营救。此时,新隆中学已一片汪洋,官兵们驾驶着冲锋舟,穿过一道道雨幕,用绳索和撑杆将被困学生一个个接到冲锋舟上。县人武部副部长刘红雨顾不上困扰自己多年的风湿关节炎,带领8名民兵跳下浅水区,用手抱肩背的办法,将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
一架特殊的“人梯”,为一对老年夫妇架设了生命之路。6月24日,湘潭市岳塘区双马镇云河村,一对老年夫妇被洪水困在3楼上。舟桥部队官兵驾舟赶到时,由于老人藏身处距离水面较高,而且行动不便,官兵们无法将他们接到舟上。班长杨志当机立断,用自己的双手死死抠住墙上缝隙,让另一名战士踩在自己身上搭成“人梯”,老人得以安全下到舟上。
“搭帮你们,要不然我们祖孙俩可能就被洪水冲走了!”5月17日上午,家住醴陵市上正街的李红娟老大娘,带着5岁的孙女来到株洲某预备役团,将一面写着“洪水无情人有情,感谢恩人解放军”的鲜红锦旗送到官兵手中。
那是5月14日凌晨2时,因遭受大暴雨,渌江水位上涨,紧邻江边的上正街许多居民房屋被淹,百余名群众被困,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其中便包括年近70的李红娟老人和孙女,祖孙2人被困自家2楼阳台。
危急关头,株洲某预备役团一营的20多名官兵冒着倾盆大雨赶到了现场。水流太急,冲锋舟只能在房屋附近飘荡而无法停留。一次、两次、三次……官兵们经过一次次努力,终于将冲锋舟的撑杆钩住二楼阳台的防盗窗。当祖孙俩顺利到达安全地带后,官兵们又继续驾舟营救。经过官兵3个多小时的奋战,被洪水围困的180余名居民全部安全获救。
一轮又一轮的暴雨山洪,一次又一次的紧急行动,人民子弟兵显露出铮铮铁汉的本色,铸成一道道不垮的堤坝!
三、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广大干部群众合力抗灾,凝聚湖南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危难时刻见精神。灾难面前,大无畏的三湘儿女们,振作精神,不等不靠,以昂扬的斗志自救互救。广大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奔波于最前线,巡查、抗洪、抢险,一次又一次击退洪魔侵袭。
“我们是义务巡逻员,我们守护大堤的安全,也守护一方的平安。”6月下旬,在涟水河湘乡段大堤上,每走一段,就会碰到左手臂戴着红袖章的人,他们有的打着雨伞在指挥交通,有的挥着铁锹在加固大堤,有的守在涵洞旁察看水情,有的搬运砂卵石、编织袋。脚下,是滔滔洪水和泥泞;脸上,淌着热汗和雨水。
在湘乡市97公里的涟水河大堤上,有5000多名“红袖章”日夜值守。他们有的是村干部,有的是青年志愿者,多数是当地的普通老百姓。家住河堤旁的村民彭大爷说:“只要看到戴红袖章的巡逻员在堤上,我就可以睡安稳觉。”
在湘阴,12万干群合力保卫着湘江干堤的安全。6月24日,湘江水位逼近历史最高,湘阴县摆开抗洪大场面:全县271公里一线防洪大堤,巡查人员按每公里15人一组,在堤内打桩定位巡查;25日2时,县新华书店副经理余建久挨家挨户敲门叫醒职工集合;3时,县交通局长李军良带上100人备足干粮和镰刀赶到城西垸,县卫生局局长聂腊山带领的50多人急速赶到义合金鸡垸…… 当天下午,在12万干群的护送下,湘江洪峰过境湘阴,平安入洞庭。
面对天灾,人与人之间更加靠近,一些恩怨也在守望相助中冰释。溆浦县善溪乡与安化县渠江、平口镇相邻。前些年,为了修建横跨善溪乡与渠江镇城坪村的大桥,两岸的群众打过群架。5月13日,善溪乡遭遇特大山洪袭击,与外界连通的唯一一座桥梁被洪水冲垮,公路中断,使用安化电网电力的8个村断电,善溪乡成为一座“孤岛”。14日凌晨,渠江镇城坪村罗家坪组全体村民义务修复了由善溪中学至罗家坪铁索桥全长近2公里的山路,方便了善溪乡群众的出行。
抗洪救灾,有人的手磨出了茧,有人的脚磨出了水泡,还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6月的洪水中,一对父子用生命书写了人生壮丽的一笔。6月17日5时许,绥宁县河口乡岩坡村7组村民徐甲玉的木屋被山洪冲垮,徐甲玉被泥石流掩埋。邻居谢本贵、谢双彪、李柳贞闻讯后,立即赶来与徐甲玉的丈夫谢本修设法营救她。经过一番努力,徐甲玉被救出。然而,正当他们离开时,山洪再次暴发,谢本贵等4人被泥石流掩埋。李柳贞因被泥石流冲到一边,身负重伤但最先获救。搜救人员找到谢本贵和谢本修时,两人均已遇难,谢本贵的儿子谢双彪失踪……18日,绥宁县追授谢本贵父子俩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些平凡人的感人事迹在各地不断上演着。在6月下旬抗御湘江特大洪峰期间,湘阴县夹洲渡口船老大龙立煌等人免费接送车辆800台次,一天要比平时损失2000元钱……
据省防指统计,仅仅在抗御湘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的战役中,整个湘江流域就先后投入巡查抢险人员34万余人。
平凡的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或许微弱的力量在为抗灾努力,但这点点滴滴汇聚起来,便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凝聚成湖南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干群一心、党群一心、军民一心,防汛抗灾的胜利属于万众一心的湖南人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