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璐 李艳玲 宁琼雅 廖 沛
4月9日,长沙市“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竞赛活动现场推进会在浏阳经开区(高新区)举行。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出席会议并率区县和园区负责同志到长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现场和天地恒一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观摩,对浏阳经开区(高新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4月底,国家级浏阳经开区与省级浏阳高新区实现全面合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区域空间不断拓展,要素保障得到强化,充分发挥了1+1>2的聚合效益,全园上下团结一心,主动靠前,进入了强强联合、聚力启航的崭新阶段。
1至4月,园区预计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64%,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13.3%;规模工业用电消费量5.6亿度,同比增长40%;成功签约项目34个,合同引资158.4亿元。
复工复产有力度
2月22日,当174名蓝思科技员工搭乘包机抵达黄花机场时,浏阳经开区(高新区)释放出加速复工复产的强烈信号,长沙惠科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盐津铺子流水线上人工与机器完美地协同合作……
这是浏阳经开区(高新区)跳动的经济“脉搏”,生动展现了园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的主动作为和勇于担当。
复工复产是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与时间赛跑,与疫情决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是今年园区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截至3月底,园区企业复工率达到100%,复工人数达到10万人,同比增长34.8%,实现了“零疑似、零感染”的目标。园区“两手抓、两统筹”的先进做法在湖南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上推介。
在疫情防控前期,蓝思科技作为头号重点企业,因为急于复工,大批员工返厂在即,园区管委会成立协助蓝思科技疫情防控和复工招工工作小组,抽调50多名党员干部协助企业在外岗、车间、食堂、宿舍设置四道防线。同时借力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招聘信息,采取包机的方式,从新疆和田、喀什地区为蓝思科技输送400多名员工,省内安排专车接新老员工返厂,实现出家门、上车门、到厂门。
在项目促建上,浏阳经开区(高新区)千方百计为项目复工排除阻力,帮助长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300多名外省工人及时返岗,成为惠科集团在国内最早复工的项目。
蓝思科技、尔康制药、金磨坊、博大科工、五新重工、天为机械、义和车桥等一大批优质企业实现逆势增长、达产超产,平均增长30%以上。安邦制药、一喜科技、康特科技、金丰林等疫情关联企业,创新思路,抢抓机遇,实现产销两旺。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园区积极服务盐津铺子产品战略的重点倾斜与提前布局,迎合了疫情期间对代餐食品的爆发式需求增长,盐津铺子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35.43%。实现利润5720万元,同比增长100.8%;天地恒一全自动数字化中药提取车间产能提高10倍……
项目建设有速度
项目是工业发展的发动机,是产业发展的强引擎。浏阳经开区(高新区)上下大干快上,全力争先,以项目建设的速度赢得突破发展的高度。全年铺排项目208个,年度投资计划约362亿元,其中,80个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
4月28日,长沙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浏阳片区)现场,欧智通二期生产基地项目、华恒机器人二期项目等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掀起浏阳项目大攻坚、投资大增效的澎湃热潮。
两园合并后,园区新成立了产业促进局,牵头负责园区产业项目建设的服务协调,及时解决问题,让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现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园区管委会协助解决”……4月21日傍晚,早已过下班时间,但在浏阳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5楼会议室,浏阳经开区(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谈文昌召开的重点招商项目落地调度会仍在继续,这是当天下午第2个调度会。
会上,谈文昌对涉及项目落地的土地调规、水电气供给、企业融资、公司注册等问题逐一调度,要求相关部门拿出问题解决路径图,限定办结时间,高效扫清障碍,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全国最大单体工业厂房长沙惠科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工地上,打桩机、挖土机等500余台施工机械轰鸣声不绝入耳,6600多名工人不停忙碌,项目进度一天一个样。目前主厂房二层已经完成,三层梁板钢筋绑扎、浇筑已经完成72%以上,四层模板安装完成62%,预计将于7月26日实现主体封顶,比原计划提前20天。
更多项目迸发出齐头并进的强劲活力。蓝思新材项目1号生产车间已实现部分投产,2号生产车间油墨项目设备正在进行调试;豪恩声学一期主体工程已经封顶,预计7月份投产运营;泰科天润计划今年6月进场装修及安装设备、年底运营投产;盐津铺子烘焙二期已完成9条生产线技改升级,并进行试生产;韵达湖南快递电商总部基地一车间已全部完工……
截至目前,浏阳经开区(高新区)新开工项目35个,24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美丹食品、方锐达扩建项目、湘朗光电等20个项目实现投产,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蓄足内力。
招商引资有热度
虽受疫情影响,但在浏阳经开区(高新区),大家依然能感受到一股“项目热流”源源不断地向园区涌来。
4月16日,在浏阳市举办的2020年知名企业浏阳行暨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浏阳经开区(高新区)签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碳化硅纤维等17个主特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37.6亿元。
其中,雅士林集团总投资53亿元的工厂化生物养蚕、缫丝、织造、丝绸印染全产业链研发制造创新基地及配套项目从第一次洽谈到正式签约仅用了20天。“是园区亲商、重商、富商的发展理念,是园区安心、舒心、放心的投资环境,坚定我们落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雅士林集团董事长范茂林如是说。
3月19日,得知雅士林集团准备在湖南投资的消息后,谈文昌带队,3次主动到雅士林长沙总部拜访。从3月24日到4月13日,连续5次真诚交流,双方合作意向迅速升温,雅士林集团最终确定在园区投资。
天地恒一是园区重点拟上市企业,2006年落户以来,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去年10月,该公司生产的降压药坎地沙坦酯片在国家带量采购中标,将独家供应全国10多个省市的公立医院。
获知这一消息后,园区主动上门对接服务。今年4月,天地恒一与园区管委会达成新增90亩的用地协议,建立坎地沙坦酯等高端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
园区招商部门负责人介绍,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他们再投资“生二胎”“多胞胎”是园区招商引资这几年呈现的新现象。除天地恒一外,迪诺制药、盐津铺子、威尔曼、华恒机器人、博大科工等企业都是在园区发展壮大后,又布局了新项目。
向新项目突击,向“生二胎”发力,向新技改增能……今年以来,浏阳经开区(高新区)紧扣“双过半”“双胜利”总目标,坚持把稳投资作为重中之重,围绕主特产业和优势产业链选商选资,招强引优。截至目前,园区在谈项目达65个,已签约34个,合同引资158.4亿元,预计可实现产值325.6亿元。
企业服务有温度
服务有“温度”,发展才有力度。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让企业便捷足额地享受政策红利尤为重要。浏阳经开区(高新区)迅速设立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专窗,5月8日正式运行。受理事项涵盖省级事项27项、市级事项29项,涉及财政奖补、融资贷款、就业用工、税费优惠等,截至5月25日,园区接件量为33,办结5件,兑现550万元。
此外,为企业量身打造惠企政策包,园区派出301名干部一对一精准送策入企,指导企业申报电费、税费、贷款利息等费用减免或奖补,节约资金8200万元。为企业免租减免租金1000余万元。
今年以来共组织465家次企业申报智能制造、新材料、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指导65家企业申报纳入防疫重点保障企业,争资1.7亿元。强化银企对接,助力企业融资授信近3亿元,其中通过银行“绿色通道”已到位1.4亿元。
一喜科技是一家口罩生产企业,通过园区上门服务,解决用工、住房保障等问题,仅用88天时间,企业日产量从最初的10万只,到目前达到500万只,员工从1000多人增长至5000人,全年预计实现2亿美金的出口额。
园区实施建设工程竣工实现联合验收,审批时间进一步压缩,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全面强化减负、稳岗并举,目前在岗人数超过1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28万人。
两园合并实现了1+1>2,金阳新城战略规划即将完成,规划面积达到384平方公里,“三主两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区域空间不断拓展,要素保障得到强化,全园上下团结一心,主动靠前,全力帮助企业稳产达产、赶产超产。
“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竞赛活动时间已经过半,谈文昌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硬性指标,立足园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两区合并后的体量优势、人员优势,以更强的服务理论、更大的服务力度、更优的服务举措,推动园区在竞赛活动中争优取胜,让企业更省心、舒心、安心发展。
城城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三大融合”正在形成生动实践,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非省会功能承载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示范区“四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这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化郊区新城——金阳新城正拔地而起!
赛出加速度 干出高质量
自“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竞赛活动启动以来,浏阳经开区(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长沙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浏阳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以百日竞赛为总揽,以两园融合为契机,在大战中赛出加速度、在大考中考出高质量。
知难解困,按下超产达效快进键。一是援企稳岗。建立联络员联企工作机制,抽调300余名干部联系重点企业,点对点解决企业难题,“一企一策”促发展。蓝思科技全面复工复产后出现人力资源阶段性短缺,园区迅速行动,积极部署,采取“线上+线下”招聘,推出“出家门、到厂门”服务,提供防疫补助等方式帮助企业招工。针对省内返乡人员进行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招聘信息覆盖10余万成熟产业工人,同时派出援企小分队到湘西州、永州等劳务输出地区现场招聘,有效保障了企业用工。二是扶企到点。聚焦企业供应链关键难点攻坚,全方位保障企业生产要素。深入研究各级惠企政策,强化落地落实,确保企业足额享受政策红利。组织企业申报电费、税费、贷款利息等费用减免或奖补,为企业节约资金3400万元。三是助企突破。通过上述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园区企业化危为机,抢抓机遇,实现逆势上扬。蓝思科技快速出货,抢占5G市场,一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4.6%,净利润达8.8亿元。
危中寻机,夺得招商引资开门红。一是向新项目突击。截至目前,共引进项目34个,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投资5-10亿元项目10个。践行“精准、舍得、执着”理念,仅用20天成功签约总投资53亿元的雅士林集团高端生物蚕、高端丝绸全产业链研发制造创新基地项目。二是向“生二胎”发力。今年以来,已有迪诺制药、开元医药、天地恒一等5家园区签订“二胎”项目招商合同,其中投资5亿元项目4个,3亿元项目1个。同时,投资50亿元的威尔曼新药研发生产基地、投资6.1亿元的好味屋食品拟上市总部及智能制造基地、投资5亿元的盐津铺子烘焙基地(三期)、投资3亿元的孝文电子光电智能特效项目生产基地等一批去年签约的“二胎”项目将在今年陆续启动建设。三是向新技改增能。盐津铺子烘焙二期已完成9条生产线技改升级,并进行试生产;天地恒一全自动数字化中药提取车间项目使产能提高10倍,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达95%;天福复烤技改投资1.97亿元,已得到国家烟草总局审批。
尽锐出战,下好项目建设先手棋。一是攻坚重大项目。全力开展全流程建设服务,破除长沙惠科项目建设阻力。惠科协调办6名党员和骨干下沉一线服务,紧盯项目建设时间节点,坚持每晚9点碰头调度建设进度。同时,组织印发400多份专函至河北、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协调当地政府帮助员工顺利到岗,促使长沙惠科项目成为惠科集团在全国所有项目中复工最快的项目。二是加速落地建设。1至4月份新建项目开工35个,其中11个项目从二季度开工提前到一季度开工,6个项目从三季度提前到一季度开工,2个项目从三季度提前到二季度开工。3个预备项目提前转化为新建项目开工。打响“征拆百日竞赛”,已报批地块清零、挂牌出让地块清零、急需用地项目地块清零三个攻坚战,1至4月腾地3914.507亩,拆迁124户,提前完成18个项目征拆清零任务,为项目建设扫清了用地障碍。
(浏阳经开区<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谈文昌)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