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因拼搏而伟大,历史因奋斗而不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今天,望向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当新时代为我们打开新征程,艰苦奋斗的召唤更加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这是以艰苦奋斗标注的新时代
——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切成就,都是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拼搏奋斗的成果
“你的经历就像你的名字,‘梅花香自苦寒来’。”3月7日,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在认真听取中山市霞湖世家服饰有限公司客服部总监米雪梅的讲述后,微笑着对她说。
从西北甘肃到华南广东,从一名外来工到“新广东人”,再到全国人大代表,过去20多年,米雪梅的人生划出了一条令人惊叹的亮丽曲线。
习近平总书记对米雪梅的称赞,是对奋斗者的点赞和鼓励。
“从神舟五号首飞成功到神舟十一号问鼎苍穹,背后饱含着包括航天员在内的无数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奋斗和奉献牺牲。”站在政协大会协商民主的殿堂,杨利伟委员在发言中对“奋斗”的感悟,振奋人心、催人泪下——
2003年10月15日“神五”发射,火箭加速上升时,产生了与人体内脏频率相近的共振,杨利伟感觉五脏六腑都要碎了。他盯着计时器,算着时间,心想就算是牺牲了也要记录下这个过程,供科研人员今后改进。持续了26秒共振之后,飞船飞出大气层,整流罩打开,杨利伟不由眨了一下眼睛,就听地面指挥大厅里有人喊:“你看,他还活着!他的眼睛在动!”
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背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新中国几代人的奋斗追求。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从亿万人民中走来的代表委员分享的梦想、讲述的奋斗,标注着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我经历过吃都吃不饱的日子,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激动得掉泪。”今年89岁的申纪兰代表说。
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男女同工同酬”轰动全国,申纪兰已经连任13届全国人大代表。64个年头,从平顺到北京的路,申纪兰越走越敞亮。她带来的山区交通建设、保护耕地等建议,不断得到采纳、得以实现。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心有大我”的海归科学家黄大年……一个个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奋斗故事,勾勒出一幅家国梦想的时代长卷,诠释着平凡中的伟大、奋斗着的中国。
懂得奋斗,才能懂得中国。
“正是依靠艰苦奋斗,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长金寿浩代表说:“不管什么时代,艰苦奋斗的精神都不会褪色,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这是以艰苦奋斗去开启的新征程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披荆斩棘、攻坚克难
全国两会会场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用奋斗定义自己,用奋斗报效祖国”……一次次审议、一次次发言,代表们用奋斗的故事相互激励,发出了新时代的奋进强音。
万亩林海覆盖山峦,新式民居错落有致,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的水泥硬化路连通各家各户,满目葱郁间,春耕复始、生机盎然——这是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代表,来京前刚刚拍下的家乡照片。
谁能想到,30多年前,这里山荒岭秃,3个村民组11户农户,家家断炊、衣不蔽体。文正友的父亲、老支书文朝荣带领大家植树造林、科技兴粮,这个“苦甲天下”的山坳逐渐变成了“绿色银行”。 “2016年,我们整村脱贫,该兜底的村民进行兜底。”文正友豪情满怀:“现在,接过父亲的担子,我要继续团结带领海雀村的乡亲们,把我的家乡建设成为‘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过去5年,中国有6800多万人告别贫困;过去40年,中国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
然而,在不到3年时间里,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要脱贫,600多个贫困县要“摘帽”。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我们的前方,既有摆脱贫困的世界性难题,也有寻求高质量发展的长周期课题;既有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也有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急流险滩;既有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也有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
“没有艰苦奋斗,哪有高质量发展。”虽然身在北京,湖南株洲市市长阳卫国代表每天都要了解清水塘搬迁改造进展。
紧邻湘江的株洲市清水塘地区曾是以重化工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拥有2万余名职工。2015年底,株洲市在稳增长的巨大压力面前,下定决心实施绿色搬迁改造,重塑清水塘形象。
一个清水塘,事关振兴实体经济大局,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关湘江治理重点工程。企业关停、土地收储、搬迁转型……每一项工作,都需殚精竭虑、统筹推进。
“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对于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是警醒,是启示,更是激励和期望。
补齐乡村医生短板,农村垃圾整治,加强社区治理,完善法律援助,中华文化“走出去”……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的一项项意见建议,直面交织叠加的挑战,求解时代发展的难题。
“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与单一的、粗放的教育供给之间,矛盾愈加凸显,带来了择校热、大班额、中小学生负担重等现实问题。”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代表说,破解这些棘手难题,必须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在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多样特色发展上投入更大的力气。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昭示着新时代的际遇与挑战,感召着坚忍不拔、久久为功的奋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北曼甸林场场长张利民代表说。
我们正在进行的,都是史无前例的创造。
推进“三大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擘画的蓝图中,许多是新课题,许多才刚破题,许多又是在实践中衍生出来的新问题。
从现在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3年时间。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只有30多年时间。“古往今来,从来就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也没有坐享其成的繁荣。”全国人大代表郭乃硕说。
这是以艰苦奋斗来书写的伟大历史
——在这个人民至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党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阔步前行
一件成品,需要20多道工序,耗费一天时间,单价200元……站在全国两会开通的代表通道上,“90后”贵州姑娘杨昌芹面带自信的微笑,向大家展示一个用赤水竹编成的杯套。
“10年间,在我们的努力下,这个濒临失传的手工艺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的80万亩杂竹有了用武之地,村里八成人住上了小洋楼,六成人开上了小汽车,这种用劳动换来的幸福最有意义。”杨昌芹代表掌中的薄茧,诉说着她和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创造的传奇。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
赤水竹编兴旺的背后,是一股子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那是80多年前红军长征留下的革命精神,更是改革开放40年熔铸的时代精神。
从弱小到强大、从挫折到奋起,正是百折不挠的意志、自我革命的勇气、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撑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今日中国,正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
“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能够辉煌。”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袁晶代表深深感到,越是深入了解和熟悉历史,越会懂得我们党和国家一路走来的艰辛,越会牢记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艰苦奋斗的法宝都不能忘、不能丢。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上海和嘉兴,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3月8日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谈到“不忘初心”。
“如果要继续我们的事业,并最终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首先就要从牢记我们党的初心使命、重温我们的奋斗记忆开始。”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代表说。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还远未结束。
过去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打虎”“拍蝇”“猎狐”的组合重拳,扎牢制度笼子;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再塑政治生态;以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身体力行,让人民感受着“不忘初心”的滚烫热度。
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从零下几十摄氏度到海拔数千米,习近平总书记用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足迹,践行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这就是一个革命党成长为执政党、从几十人壮大到8900多万人的根脉,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风云变幻中勇立潮头、领航中国的底气。
从苦难中来,向复兴而去。历史在注视,也在追问:
一个拥有超大体量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带领13亿多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一个从诞生之日就同人民血乳交融的政党,在形势不断变化的巨大考验下,如何创造第二个百年的辉煌伟业?
一个距离伟大复兴目标从未如此之近的民族,如何把她的涅槃重生写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
从近现代以来17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从新中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从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汲取经验与力量,又一次发出时代强音: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的国土上继续艰苦奋斗,书写新时代属于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光辉伟业!
(据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