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积善厚德促和谐

2020年11月26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4年08月21日 星期四

本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向华明 陈林霄

近日,平江县浯口镇80多名农村党员向全县发出倡议,承诺死后“八不做”:不做道场、不打礼炮、不唱夜歌……这是我省推进殡葬改革、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主管、民政部门协调、相关部门配合、专业机构主办、社会力量参与、人民群众支持”的殡葬改革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殡葬事业各项改革,殡葬管理规范化、殡葬服务优质化、骨灰处理生态化、殡葬习俗文明化、殡葬设施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

党委政府重视,殡葬改革稳步推进

殡葬改革不仅关系改变传统陋俗,更关系厚积善德,促进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早在1986年,省政府就出台了《湖南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首次确定了全省12个火葬区的84个县(市、区),随后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构筑起分类指导、分段实施、稳步推进殡葬改革的“顶层设计”,省民政厅自觉履行政府责任,积极协调各市州、县市区,落实中央、省里各项政策措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惠民殡葬、公益殡葬、绿色殡葬、人文殡葬和阳光殡葬。

大力兴建、改扩建殡葬设施,改变硬件滞后局面。长沙市投入资金1.92亿元,建成一流的明阳山殡仪馆,殡葬改革荣获全国示范性单位;湘潭市殡仪馆多方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对陈旧的馆舍馆貌进行改造;津市、汝城县等县市区先后投入资金,建设殡仪馆和公益性墓地。据统计,近年来全省新建和改建殡葬设施600多处,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各类需要。

2012年,省民政厅出台《关于免除城乡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费的通知》,全省13个市出台了免除城乡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费政策,长沙、株洲、衡阳、邵阳、岳阳、益阳、郴州、永州8市惠民政策覆盖到所有县市区,以基本殡葬服务减免为基础,其他多种形式殡葬救助为补充,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和城乡一体化殡葬公共服务体系正在全省形成。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权威。全省各县市区建立了殡改信息预警监控网路,设立殡葬执法队,执法不留盲点,确保火化区火化率,火化区火化率由2004年20%提高到2013年的52.8%,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优质文明服务,带来安全和谐有序

人道主义原则、孝道原则、丧户至上原则。近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特别是殡葬管理和服务机构,以“三大原则”为工作理念,规范科学、诚信温情地服务,既“事死”又“事生”,维护阴阳两界人的切身利益。

针对个别地方收费不规范问题,省民政厅、省物价局于2011年5月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殡葬服务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开展清理、规范殡葬服务收费专项治理。随后,省民政厅又在全省专项社会事务工作中,开展优质服务、创建全国殡葬改革示范点等活动。现在,全省各地普遍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收费价格、统一收费票据、统一工作要求、统一贯彻“丧户永远是对的”工作理念的“五个统一”服务模式,有力推动了殡葬服务水平的提高。

过去,清明祭扫大量燃放鞭炮、烧纸钱,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省民政厅每年提前一个月召开清明节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清明祭扫工作,各市州成立政府牵头,民政、公安、工商、林业、宣传、消防、城管等部门为成员的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清明祭扫工作预案,干部职工深入现场,服务群众通宵达旦。衡阳、株洲、邵阳、益阳、娄底、湘潭、自治州等地殡葬服务机构建草坪音箱,以哀乐代替爆竹;长沙、常德、岳阳、郴州、怀化、永州、张家界推出电子鞭炮、电子礼炮、天堂之声、鲜花祭祀、网上祭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祭祀方式,引导市民文明祭祀,有的还修建人文纪念墓园,以此弘扬传统美德。

据统计,2014年清明节期间全省各级公墓陵园共接待群众祭扫近350万人次,文明安全,和谐有序,没有发生大的火灾、交通等安全事故。2013年,在全国专项表彰会议上,我省20个殡葬管理和服务单位、35名个人受到表彰。

党员干部带头,更多人选择生态殡葬方式

自2010年开始,省民政厅将每年3月15日至4月15日定为殡改宣传月,倡导和带动全省各地广泛利用报纸、电视、网站、手机短信等平台,展开了多角度、全方位、多形式、不间断宣传,营造殡葬改革浓厚氛围。去年,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今年8月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我省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舆论先导使得殡改内容、中央要求家喻户晓,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在推进殡葬改革中发挥“火车头”作用。

郴州、衡阳等地制定下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关于对违反殡葬管理法规的党员干部给予处分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推进殡葬改革,禁止乱埋乱葬、违规治丧、非法出售墓地等,规范党员、干部治丧行为,整治不良治丧风气,净化党风政风民风。

平江县委、县政府10年来牢牢抓住党员干部带头,县直机关所有党员干部及其直系亲属逝世后,实现了火化100%、进馆治丧100%、公墓安葬100%,不久前27个乡镇的党员又向居民发出厚养薄葬、文明殡葬、党员带头倡议书;攸县新市镇福寿湾村党员干部带头,自愿捐款修建骨灰堂,改土葬为火葬,改墓葬为堂安。一位省级领导干部的母亲前不久过世,子女将母亲遗体在县殡仪馆火化、治丧并拒收礼金。

正因为领导干部带头投身殡改,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脱颖而出,长沙市民政局、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津市市、冷水江市、石门县民政局成为全国殡改示范单位,湖南唐人万寿园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墓园;津市市民政局副局长林德意等32人成为全国殡改先进个人。

强大的殡改正能量劲吹殡葬文明新风,现在全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等生态殡葬方式,澧县火连坡镇卫生院干部易令秋因病不幸去世,生前遗嘱丧事从简,要求遗体火化后骨灰撒入澧水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