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乘风破浪展雄风

2020年11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0年9月22日

编者的话

“油脂”行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一滴小小的食用油,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与健康,同时涉及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安全保障。正因为它如此重要,湖南许多油脂企业多年来不遗余力,在我国油脂油料进口依赖度高的情况下,积极振兴本土油脂产业。

今年8月,第三届湖南省最受尊敬企业、最受尊敬企业家获奖名单揭晓。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及其董事长彭华分别荣获“最受尊敬企业”和“最受尊敬企业家”称号。这个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菜籽油加工企业,不仅用行动证明了本土企业的责任感,更用实力为我省油脂行业发展注入了信心。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以系列报道形式,从发展、质量、基地、文化四个角度,品读“盈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期让大家更好地认识那些为民族产业振兴而努力的湖南油脂企业,并给广大农业产业化企业以借鉴。

湖南需要一个叫得响的菜籽油品牌

大风中勇往直前的雏鸟必将成为强大的领头雁,市场中劈波斩浪的企业终能成为行业的龙头。

盈成——一个以“振兴民族油脂,贡献精华生活”为使命的企业,在强者辈出的中国油脂市场,用令人瞠目的势头迅速崛起:从一个只做粮油贸易的小门店到 “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涉足的大企业,从一家年加工能力只有4万吨的小油厂到年加工能力30万吨、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菜籽油加工和贸易公司,盈成仅仅用了6年时间。

没有放手一搏,只有稳打稳扎;没有一夜暴富,只有全力以赴。凭着对湖南双低菜籽的那份执着与坚持,盈成用6年时间,书写了一个很多民营企业艳羡不已的发展神话,推动着整个湖南菜籽油产业的成熟与壮大。

也许,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企业生存的压力来自成熟行业中强者的挑战;但盈成思考得更多的却是对我省菜籽油这个青涩产业的开垦,是湖南油脂行业所背负的重任。

从盈成诞生的第一天,它的命运就已经同行业的命运紧紧相连——

湖南是油料生产大省,却是油脂差入省。

2007年,湖南油菜籽产量居全国第5位,茶籽产量居全国首位。但是,在油脂消费总量中,本省自产油脂仅占全省食用油消费总量的50%。省内的植物油加工企业普遍小、散、弱,到2004年,全省还没有一个日处理油料500吨以上的油脂加工企业。

和湖南一样,令人担忧的,还有整个中国的油脂油料供给。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全国植物油产量为3280万吨。按此数据计算,2009年全国净进口油脂油料折油总计2036.3万吨,占国内植物油总产量的62.1%。中国的第一大食用油豆油,原料90%以上都是从外国进口,国产大豆丧失了对食用油市场的定价权。

本土油脂油料自给能力严重不足,成为6800万“鱼米之乡”儿女心中隐隐的痛;如何促进油料生产、保障本省和国家油脂安全,成为“敢为人先”的湖南人首先思考的问题。

根据国家发改委牵头最新编制并上报国务院的《油脂油料产业规划(2009—2020)》,我国在2020年要实现60%的食用植物油自给。作为“湖广熟、天下足”的湖南,已经准备好在这一轮发展中担起责任。

国产第一大植物油是菜籽油,要发展油脂产业必须从油菜抓起。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油菜生产。现任省委书记周强,早在其出任省长时,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油菜是传统产业,应当发展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早在2007年就将选育双季稻区油菜早熟品种,实现“稻稻油”种植的科学衔接这一系列的研究课题,交给了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并由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研究和生产示范;其后,省科技厅又将油菜一次性播种、一次性收割等的研究课题纳入重大专项,再支持专项经费600万元。

按照副省长徐明华提出的“耕地绿色过冬”和省农业厅厅长田家贵提出的“油菜全覆盖”,各市州、各县市区积极推进油菜种植生产。到2009年,湖南油菜播种面积已达到1900万亩,超过了全国第一的湖北。

“湖南油菜生产发展势头很好,但是还没有一个叫得响的菜籽油品牌。农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作为湖南油菜主产区,我们需要,也必须打造一个全国性的菜籽油品牌!”澧县农业局局长叶静刚如是说。

打造一个全国性的菜籽油品牌!这是千千万万三湘儿女的梦想,也是那些“心忧天下”的民营企业家们的使命!正是因为这个使命,许多有志企业家在政府引导下,义无反顾,积极投身这一产业,成为行业发展的排头兵。

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华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振兴民族油脂,盈成一马当先,凭借着前瞻的目光、敏锐的头脑和对行业发展的满腔热情,成为菜籽油加工这个朝阳产业中的一匹黑马。

“目前,湖南菜籽油产业还未有大型国企和外企涉足,中小企业大有可为;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还未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困难也很多。但是,只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吃得苦、能坚持,必定能够创出一番天地。”彭华满怀信心地说。

正是有了这份信心,6年前,他选址澧县,专注双低油菜籽,决心打造一个中国油脂百年品牌;也正是因为这份信心,6年里,企业冲破了重重困难,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成为澧阳平原上崛起的一颗新星。

盈成油脂,澧阳平原上崛起的新星

“刚刚从贸易向加工转型时,只想有一份自己的实业;但真正进入这个行业后,真想为湖南油料发展做点事。”彭华质朴的一席话,带我们回到了6年前。

那年,一直从事粮油贸易的彭华,得知湖南澧县粮食局下属企业湘北油厂寻求改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可以使公司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企业实力。于是,他收购了湘北油厂,注册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并决心将油脂加工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

最初湘北油厂只是进行散油加工。通过一系列市场调查和咨询,彭华了解到,湖南菜籽油市场是一个困难大、机遇更大的市场,他拿定主意:要创一个湖南菜籽油品牌,其特色就定位为“双低菜籽油”。

为什么以“双低”为特色?彭华有自己的思考:

目前,被外资抢占的市场基本上是转基因大豆油,而菜籽油、花生油等还未大规模涉足。相较于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油而言,双低菜籽炼出的油为天然绿色的非转基因食品,在国际上很受欢迎。全球油菜籽庄家——加拿大就是靠双低油菜(Canola)垄断国际油菜籽产品市场,而在德国,这种“双低”菜籽产品价格是普通油脂的5倍。

另一方面,湘北油厂所在澧阳平原是双低油菜籽的主产区。1987年,湖南农业大学官春云院士在全国第一个研发出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1号。上世纪90年代,我省在全国第一个实现油菜双低化。如今,双低油菜已在澧县附近全面覆盖,澧阳平原和江汉平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双低油菜主产区。

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如此突出的原料优势,如此优良的油菜品种,不做“双低”做什么呢?——“双低”菜籽油的发展潜力打动了彭华和所有盈成的高管们。

2005年,公司在澧县经济开发区再征地320亩,打算扩建一个加工规模和加工水平都堪称一流的油脂加工基地,为打造“盈成”品牌做准备。

也许,成功者总要经受磨砺。就在新厂建设到一半、设备进购了一半的时候,因为特殊原因,公司资金链突然断裂。彭华权衡轻重,下了背水一战的决心,把公司用作贸易的几千万元资金全部投入了新厂的建设。

当时,周围很多人不理解:“做贸易风险小,又轻松,一年随随便便几千万元;做工厂投入大,事事要亲力亲为。你这不是‘葫芦挂在壁上不好,非要挂在脖子上’吗?”

但是,彭华却有自己的想法:“做贸易,只能带动一个人或几个人致富;但是做农产品加工,却能够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能够带动农业生产和农业增收,甚至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人生的价值,不应用赚钱的多少来衡量,而应按其所作的贡献来衡量。”

这种想法深深根植彭华心中,并化成企业破冰的动力。在彭华的带领下,盈成人不断开拓、不断进取,一步一个脚印,闯过种种难关。没有资金,就向各方积极争取;没有条件,就下功夫努力创造条件……

他们的诚心和坚持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常德市委市政府、澧县县委县政府以及省农发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农办、农村工作部、省粮食局、省农业厅、省粮食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支持。优惠政策来了,扶持资金来了,优秀人才来了,企业的路子越走越宽,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

2008年,历时近四年的年产30万吨“双低”油菜籽深加工新生产线烘炉点火及开车相继成功,公司正式迈入规模化经营的新阶段。同年12月,“盈成”牌小包装油正式上市,宛如一颗闪亮的星绽放在湖南油脂市场的大舞台。

非凡品格,破解非常瓶颈

正当盈成人欢呼雀跃,企业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的时候,包括彭华在内的公司高管们又开始思考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原料。

在湖南油脂行业,不论对盈成还是对其他油脂加工企业来说,原料都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最大瓶颈。

虽然盈成的加工基地坐落在双低菜籽主产区——澧县,但是原料的质和量仍然难以保证。据盈成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南的油菜籽有50%用作农民口油,而用作商业的70多万吨又要满足省内外众多的油脂加工企业,导致原料供应的数量难以保障;澧县双低油菜品种有70多个,品种杂,种植散,不仅产出的油菜籽品质低,出油率不高,而且难以进行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导致原料的质量难以保障。

“如果数量不能保证,企业就无法做大;如果质量不能保证,品牌就无法做强。要做大做强,盈成必须从原料抓起!”

有了这一认识,公司开始将产业链向田间地头转移。2008年底,公司成立了专项小组,开展原料基地建设的前期调研和筹备工作。在非传统产区,他们积极发展原料生产基地,在浏阳等地区新建油菜基地80万亩;在传统产区,他们积极探索一条“政府引导、企业执行、科研支持”的基地建设之路,着重原料的保量提质。

在盈成油脂加工基地所在地——澧县,盈成争取到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成立了副县长严文波任名誉组长,彭华任组长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积极推动基地建设、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品种研发等工作。2009年,公司与澧县大坪、如东、盐井等9个乡镇,共创2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涉及农户4.6万户。

他们的做法,得到了常德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今年,常德市副市长徐万发三次召集各相关单位及县乡镇负责人,就“以盈成为龙头做强常德市油菜产业”、“常德市油菜标准化建设、以盈成为发起人成立产业化合作社” 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在他们支持下,盈成原料基地建设工作再上一个台阶:2010年,盈成与澧县共创基地65万亩,范围覆盖全县;与澧县澧南乡合作4万亩土地流转项目,已经洽谈成功,正待启动;与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塘镇合作的精品基地正积极建设;油菜专业合作社的探索也在稳步推进……

通过与农民签协议,采取订单式生产,盈成逐步解决了原料数量的问题;通过采取“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同步品的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加工”“五统一”的基地生产模式,盈成逐步解决了原料质量的问题。

“他们做成了很多人想做、做了几十年,但未做成的事。”有人如是评价。

“盈成的成功源自其长远的眼光、开放的头脑和善良的心。”与盈成合作建基地的基层政府负责人这样总结。

是的。

正是因为有长远的眼光,盈成将数百万的资金投入基地建设,即使企业暂时只能获取微利也要搭建好原料平台;

正是因为有开放的头脑,盈成能够广泛的吸引意见,借鉴经验,能够争取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的支持,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好模式;

正是因为有善良的心,盈成在基地建设中,通过免费供种、提高收购价等形式真真正正给予农民实惠,关心、支持三农建设,从而得到了农民的大力支持。

一年时间,盈成探索出了一个破解原料瓶颈的好方式,为企业发展拓宽了道路,也为当地油菜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因为龙头企业的带动,澧县70多个油菜籽品种统一到5个品种,各基地油菜品质进一步提高,“双低”菜籽随着盈成品牌的壮大成为像澧县葡萄、汉寿甲鱼、石门柑橘一样知名的农产品,农民收入不断提升。

破茧成蝶,重振行业雄风

在盈成的历史荣誉墙上,挂着一块块夺目的金色牌匾:

2008年,公司被省政府确定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被省、市工商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

2009年,被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食品千亿产业突出贡献企业”奖; 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二届富民强省“明星”单位;被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2010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国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 被湖南省企业信用评价中心授予2010-2011年度“信用等级AAA级企业” ; “盈成”双低菜籽油产品荣获2009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

这是对盈成6年来始终坚守社会责任,以消费者利益为中心的肯定,也是对盈成始终承载行业使命,以振兴民族产业为目标的肯定。

如今,盈成的产品已覆盖湖南、江西、湖北、广东、广西、海南、河南等十几个省份,与鲁花、金龙鱼等全国著名品牌的产品一道摆上了家乐福、大润发、新一佳等一流卖场的柜台,并得到湖南华天、山东鲁花、贵州老干妈、西安爱菊等中国知名油脂同行和食品加工企业的青睐,成为他们原料采购的首选。

2009年3月25日,时任省长的省委书记周强到盈成油脂考察,并鼓励企业:你们做得不错,希望你们做大做强。

2009年6月23日,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到公司考察,勉励企业加快研发进程,争取产品早日产业化。

2009年11月23日,省长助理、省财政厅厅长李友志到公司考察,勉励盈成要有做中国一流油脂加工企业的前瞻性,首先要有走出湖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宏图大志!同时,作为内资油脂加工企业一定要树立国家、民族、民本三种意识,要站在守住国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做好企业。

……

盈成——这个曾经的小企业,经过6年的磨砺已站到聚光灯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也许,很多人感到好奇,是什么让这个民营企业获得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又是什么让它冲破重重困难,最终破茧成蝶?

董事长彭华的一句话,给了我们答案——

“盈成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和坚持,但是更多的还要感谢各级政府的支持,感谢各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的支持。没有他们,就没有盈成的今天。”

的确,盈成的发展得到了太多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关怀和支持。正是他们吹来的春风,才让“盈成”这样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有了迎难而上的动力,在强者辈出的市场里,破茧成蝶,成为本土油脂行业的新星;

但是,反过来看,我们也不能忽视,正是因为有盈成这样本土企业的推力,才让有天下粮仓之称的湖南,有了劈波斩浪、向前远航的信心,在国产油脂油料自给率不到40%的背景下,奋起直追,不断做大做强民族产业。

盈成油脂加工基地已上缴税金逐年都在增加,今年预计上缴税金1000万元;盈成油籽加工综合利用项目成为澧县最大的惠农项目,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助推了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盈成油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力量。然而,真正发生“裂变”,进而呈爆发式增长还是从湖南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湖南高新投)投资开始。作为省政府授权经营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创业投资机构,湖南高新投在2009年引导四家省内外投资机构投资盈成油脂近1亿元,并为其协调债权融资达1.5亿元。这也是湖南高新投涉足现代农业领域的首笔投资。通过战略投资者的增值服务,加快了公司集团化重组和资源整合进程,带动了农业种植、工业加工和商业销售各环节工作,使其发展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菜籽、茶籽、棉籽为主的综合型油脂加工企业,一跃成为优化泛洞庭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和湖南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全国行业标杆企业之一。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要注入新鲜血液,注入活力,使其不断振兴,向前发展。这也是企业决策者必须思考的课题。湖南高新投等战略投资者与盈成油脂的联姻相得益彰,恰如其分。令人振奋的是,今年湖南高新投再次宣布,将联合深圳等地的三家创投机构及多家银行对盈成油脂注资近两亿元助其发展。

有关人士分析,盈成油脂之所以受到投资机构关注,和其主打的“非转基因”双低压榨菜油有关。今后非转基因食品将是国内油脂企业的一个方向,也是一个契机。

或许盈成的发力,已让整个油脂行业备受投资者的关注;盈成不仅为自己引来了资金,也将为湖南油脂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彭华透露,2012年,盈成油脂计划在国内主板上市。我们期望,盈成的发展梦想能早日实现;我们也相信,有了盈成这样以“振兴民族油脂”为使命的企业助推,湖南必定能打造出一个享誉全国、享誉世界的菜籽油品牌,在行业舞台重振雄风!

(本版图片由湖南盈成油脂工业有限公司提供)

相关链接:

1、什么是“双低”油菜籽?

所谓“双低”油菜籽是指低芥酸、低硫甙的油菜籽,其制取的食用油中芥酸含量在5%以下,制取的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极低(加元素含量)。芥酸含量越低,油酸含量越高,则越容易被人体吸收;饼粕主要用于饲料原料,饼粕中的硫代葡萄糖甙是有毒物质,含量越低越有益健康。

普通油菜籽制取的菜籽油中脂肪酸组成:油酸(平均15.79%)、亚油酸(平均14.57%)含量较低,而芥酸含量较高(平均48.37%);而目前盈成所生产的“双低”菜油的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7%,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60~61%,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20~21%,亚麻酸10~11%,芥酸0~5%。

2、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的区别。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非转基因食品,就是以常规种植方法培育出来的粮食、蔬菜以及以其为原料做成的食品。

转基因产品究竟对人体有无危害,目前尚无定论,但天然的、非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绝对让人放心。

目前,世界上对转基因食物分为两大阵营:欧盟日本韩国强烈反对,美国提倡。比如,法国、德国、奥地利等欧盟国家至今都禁止在本土种植转基因玉米,但是2010年3月2日欧盟批准生产一种转基因马铃薯(主要用于动物饲料)。日本与韩国禁止在本土种植转基因粮食,日本政府规定食品中可含5%转基因玉米 。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