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两打三治”醴陵茶陵看法治

2020年11月23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5年09月28日 星期一

醴陵市阳三石街道办事处

强化法治理念推进街道繁荣

醴陵市阳三石街道办事处在推进街道实际工作中,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全方位融入法治建设的元素,用法治的思维方式,处理和应对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取得了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社会管理扎实有效、民生保障坚定有力的优良成绩。

一是强化法治理念。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干部定点联系企业,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2014年成功解决了封母电瓷有限公司搬迁等一批涉及企业发展的实质问题。三是凸显项目建设。渌江大道、旗滨玻璃、玺园、金色阳三、新天世纪、阳三大道等项目如火如荼,项目拉动作用愈发显著。四是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创新管理工作成效良好,在《平安醴陵民意调查问卷》满意度测评中名列全市第一;扎实开展了“扫黄禁赌缉毒保畅”百日整治行动,并取得城区第一的好成绩;全力开展信访维稳“五比五看”活动,确保了群体的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街道繁荣昌盛。(文燕)

醴陵市白兔潭镇

“打非治违”促稳定

作为醴陵市烟花爆竹生产重镇,“打非治违”历来是白兔潭镇的重点工作。6月份以来,借“两打三治”东风,该镇进一步打击了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全民动员,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镇长肖小武任组长的“两打三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确定了镇属各站、办、所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学校校长为领导小组成员,构建了一张覆盖全镇各领域、各方面的“打非治违”网络。

雷霆出击,大力推进“打非”

以企业组下属“打非办”为主体,以机关村(居)办点干部、村(居)干部为辅助,以人民群众举报为突破,并充分借助了派出所、醴陵市公安局危爆大队、“打非”中队等部门的力量,深入开展“打非”工作,今年以来,共收缴非法生产产品引线1018箱、“狗尾草”成品和半成品1586箱、烟花爆竹380件,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1人。

步步为营,着力夯实“治违”

对违章违规作业且屡教不改的企业,该出手时就出手。今年该镇对田心花炮厂等10家违法生产企业采取了停产或行政处罚措施,并安排安监员日夜盯防,确保其整改到位。

(赵红兵张为)

醴陵市浦口镇

重手治乱优环境

自今年5月27日,“两打三治”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在醴陵市浦口镇召开后,打非治违、优化环境和打霸除恶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就在浦口镇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坚决打非:深夜巡查不懈怠

为打击非法生产,确保高温全面停产到位,浦口镇将各村、安监站、“五包一”责任人、网格责任人等分成两班,通过夜晚查工房灯光、错峰执法、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辖区企业进行全天候监管。要求每天深入所包防烟花鞭炮企业内部巡视检查至少一次,每到一家企业,必须将检查结果和手机拍摄的现场照片及时发送至“浦政微信群”,查到的隐患当即通报,“有图有真相”也便于包厂干部知晓情况,督促及时整改。

重手治乱:深入开展大清查

8月31日至9月1日,浦口镇组织专门队伍,联合当地公安机关警力、大走访网格管理干部共80人,分为四个行动小组,对辖区内的宾馆、网吧、KTV、涉毒重点村、重点人员家中开展了社会治安整治统一清理清查行动。共清查重点单位45家、娱乐场所27处、宾旅馆22家,盘查人员482人、车辆47辆。在清理清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在保丰村抓获了4名吸毒人员。

(刘丹文燕)

醴陵市东富镇

坚持四严创建平安镇

醴陵市东富镇为创建平安乡镇,积极开展了“两打三治”工作,实现了辖区内“零事故、零死亡”。

严厉打击非法生产。该镇坚持日常巡查,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在今年7月的“打非治违”专项活动日常巡查中,狮湾村一家民房内发现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巡查工作人员当即联合当地派出所对该加油点进行了查处,扣押其非法经营储存的成品油5.8吨。

严令实行高温停产。醴陵市自7月14日起发布“高温停产令”,东富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召开高温停产专题会议,制定高温停产方案,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突击进行地毯式排查,对企业生产车间加贴封条、切断生产用电,实行高压管理模式确保企业停产到位。

严格执行安监制度。制订并严格执行安监员包厂、巡查监管分组、每周例会、考核安监员等一系列制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严密监控安全动态。成立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立了安全生产动态监控中心,实时严密关注企业生产动态,做到及时发现隐患、排除隐患。(余婷宁素平)

醴陵市沈潭镇:两省边际护平安

沈潭镇地处醴陵市东南部,历来是江西、湖南两省商贸、交通往来重地。“两打三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镇多措并举,加强了社会治安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部门联合查超载

货车的超限超载,使得沈潭镇多条道路严重破损,群众经常反映和举报由超载货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和人员摩擦。该镇联合醴陵市交通局治超办、交警大队和泗汾中心派出所等部门,在美田桥集镇设卡,对过往货车进行无证驾驶和超载行为的查处,超载车辆被要求及时整改并接受处罚。

巡逻队有效震慑犯罪

沈潭镇美田桥村因往来人口多而复杂,盗窃摩托车、进宅入户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7月以来,村支两委及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组成了一支纪律严明、着装整齐的治安巡逻队伍,徒步巡逻,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

“电子眼”24小时监控

该镇投入资金3万余元在几个集镇的治安重点区域安装了7个电子监控摄像头,其中沈潭镇主街道3个、马坡里主街道3个、美田桥主街道1个,实现了集镇各条街道全面覆盖,电子监控画面实时传输,通过手机也能查看各街道状况。

(邓丽君文蓓)

醴陵市国土资源局:筑好“挡风墙”结实“防护网”

2015年5月以来,醴陵市国土资源局深入开展“两打三治”专项行动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打造“强劲引擎”。成立了“两打三治”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部署。二是宣教多级多样,建立“坚硬挡风墙”。大力采取标语、横幅、广播、资料、宣讲等多形式进行宣教。三是加强巡防巡查,织就“结实防护网”。与安监、林业、环保、水利、工商、森林公安以及各乡镇人民政府联合,共同监管,安排专人24小时轮流值班。四是维护群众权益,亮出“锋利尖刀”。对全市12家矿山企业进行了超深越界井下专项测量检查,勒令白兔潭煤矿、大障北冲煤矿和均楚石景冲银矿这三家矿山企业停产。严厉打击无证勘查开采违法行为,立案查处非法采矿案件1宗;炸毁或关闭非法矿井5口;拆除工棚10个;拆毁非法采矿设备2台;扣押处罚非法开采设备(挖机)2台。五是坚持打防结合,健全各项制度。健全和完善了举报制度、巡查制度、非法采矿查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市乡村三级监督网络。

(赵强孙敏)

醴陵市司法局:围绕环株“6+1”构建边界和谐

醴陵是湖南东大门,与湘东区、上栗县、浏阳市等毗邻,边界线长,涉及的乡镇、人口众多。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除了跨界婚姻、生产经营、矿产资源等矛盾纠纷外,因地界划分、资源开发、权属确认、工程建设等引发的跨界矛盾纠纷显著增多。2013年,醴陵与毗邻县市等在省内先行试点开展了湘赣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建立了联合排查、联动调处、联谊交流、联网共享“四联”工作机制,使湘赣边界矛盾纠纷双边联动调处率达到100%,成功率达到98%以上。

2015年8月,株洲启动了环株“6+1”(株洲与江西萍乡、吉安,省内长沙、湘潭、衡阳、郴州等地)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机制,在醴陵举行了环株“6+1”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座谈会,共商边界平安和谐大计。在会上,省司法厅领导对如何组织网络、构建工作机制、搭建沟通交流载体,进一步推进环株“6+1”工作作了指示。醴陵市市长康月林指出,醴陵将进一步虚心向兄弟县(区)的同志们求教,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为环株“6+1”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焦玉刘政权)

醴陵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六个重点严查处

醴陵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借全市“两打三治”专项行动东风,自5月开始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道路交通安全“打违法治乱源”行动。

此次行动以治乱鸣、治乱停、治涉牌涉证违法、治摩托车违法、治“炸街车”、“黑烟车”、治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六个方面为重点,全面掀起了交通违法乱象整顿热潮。

为确保行动取得良好成效,大队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打违法治乱源”行动领导小组,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把主要警力放在六个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多发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部位进行查处。治乱行动不仅要求执法规范,还绝对禁止为被查处者说情“了难”。同时,实施“半月一调度、一月一评”举措,采取一切可采用的措施和办法,全力打击和压制各类“乱源”的发生。

该专项行动共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1295起,其中酒驾55起、超速855起、超员超载113起、危险品运输违法100起、闯红灯8117起、非法改装130起、货车违法477起,校车违法66起、治安拘留12人,扣车214台,有效地打击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宋谷油李灿)

醴陵市统计局:转型提质强服务

2014年度,醴陵市统计局紧紧围绕市委“新创业、新醴陵,打造发展升级版,建好湖南东大门”总目标,突出“统计服务转型提质”工作主题,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项统计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是依法推进三经普工作。全市2000余名普查员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体工作,摸清了全市经济家底,为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分析了形势,探索了规律;二是依法落实信息化保障。积极适应统计工作新常态,投入资金115万元完成民意调查中心建设,成为全省5个拥有现代化先进民调系统的县级市之一;三是依法抓实统计业务规范。认真落实统计人员持证上岗规定,分批分期做好基层统计岗位人员业务轮训工作,统计网络体系更加巩固。积极开展对起报单位的业务指导培训和统计方法制度落实情况的巡查,政府统计公信力得到全面显现;四是依法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查处机制和统计数据质量约谈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统计执法30家单位,有效遏制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和蔓延;五是依法开展统计法规宣传。发放《统计法》、《普查条例》宣传单和《普查告知书》,设立大幅宣传栏,并通过电台、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统计普法宣传活动。(贺中云)

国网醴陵市供电公司:攻坚克难开创用电新局面

今年5月份以来,醴陵市供电公司深入开展了“两打三治”专项行动,全力打响了一场抓安全、保稳定、优环境的攻坚硬仗,强力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以抓安全责任落实、抓违章治理、抓隐患排查为重点,大力开展防外人触电,防外力破坏及反窃查违法等工作。二是全公司上下统一思想,成立了以公司领导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定“三条铁纪律,四项硬措施”:严禁任何人为违章用电等违法行为讲情;严禁执法人员在办公地点以外整理办案材料;严禁非用电稽查岗位过问个案具体工作情况等,并出台了《“两打三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三是大宣传、造声势。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集中安排《安全365》等专栏宣传报道,并建立手机短信平台,发送各类信息23余条。在“两打三治”行动中,该公司重投入、强保障,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李继志凌建辉)

茶陵县龙下灌区管理局:适应新常态实现发展新跨越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点。当前,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目标,需要不断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加快改变园区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使园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

用心夯实基础

龙下工业园自上世纪90年代初创建以来,主要依托青年电站富余、优惠的电能自发形成。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基础设施得到了基本完善。目前,园区有企业3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达10余家,年产值达7亿元,年缴纳税收达4000余万元。主要从事纺织、化工、冶炼、陶瓷、塑料等产品生产。多年来,园区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2013年向水利部成功申报青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扫尾验收阶段,改造后每年可为企业增加近600万度的电量,有利缓解园区企业用电压力。同年,新建了防汛电力调度指挥中心,为园区企业用电安全、有序提供了保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道路硬化和线路改造资金,改善企业通行和用电安全,提升了园区品位。

用心培育产业

园区经济的发展,靠国家投入太少,靠银行贷款太难,靠原始积累太慢,唯有靠招商引资才是最佳选择。近年来龙下工业园一直坚持“以电兴工”的战略方针,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通过建设标准性厂房进行招租、招商,有效地突破了用地瓶颈。今年,先后引进晓晓汾服饰公司等新企业2个,支持和帮助恒鑫陶瓷扩大生产规模,累计投资额达2000万元以上,年纳税200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00人。

用心点燃服务

园区一直坚持不懈地搞好服务,抓紧抓好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确保企业能留得住、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根据“平安茶陵”、“法制茶陵”建设,在园区内开展企地共建活动,积极主动为企业和周边村民化解矛盾,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开通了企业入园绿色通道,从企业落户园区、到开工建设安排专人按照“一站式”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服务,努力做好企业的当家“保姆”。

(颜运华周文)

醴陵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拧紧安全阀门

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醴陵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紧盯房建、燃气、路灯、自来水等领域,突出安全工作重点,落实机构、人员、职责、经费,强化安全意识,强化行政执法,强化专项整治,做到宣传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监管到位、整改到位,拧紧安全阀门严防死守、克难攻坚。该局在建施工现场火灾事故为零,环境污染事故为零,市政公用设施事故为零,在建施工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为零。

(周宇刘炎)

醴陵市环境保护局

开展专项行动

力促环境安全

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醴陵市环保局紧扣“新创业、新醴陵,打造发展升级版,建好湖南东大门”这一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两打三治”专项行动。一是高度重视,落实责任。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确定由分管领导和责任股室牵头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开拓思维,创新举措。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对合法守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三是实行总量控制,严格项目审批。从源头控制新增污染源,严把环评审批关。四是强化污染治理,推行节能减排。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全面深入开展燃煤窑炉改造和污染治理,全力推进节能减排。五是严格环境执法,打击非法排污。全面加强日常监管,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域环境实行网格化管理,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确保环境安全。(陈莹邓雄勇)

茶陵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坚持”维权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面对经济下行,劳资纠纷频繁发生的现状,茶陵县人社局始终坚持维权“四性”,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所谓“四性”,一是坚持维权态度的严肃性,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坚持维权程序的合法性,严把受理、协商、处理三关;三是坚持维权期限的时效性,建立完善快立快审快结制度;四是坚持维权手段的多样性,建立了信息平台、指导服务、部门联席会议等多种方式。

(陈红春宾正华)

茶陵县林业局

加强依法治林

促进林业发展

近年来,茶陵县林业局始终坚持依法治林,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林业出现了“两减三增四提高”的喜人局面: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土壤侵蚀数减少,有林地面积由187.17万亩增加到195.4万亩,森林蓄积量由126.78万立方米增加到419.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森林防护功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林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占的比例提高。

注重培训,提升执法队伍素质。近几年,该局每年斥资20多万元对全局所有执法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凭证上岗,不合格一律调离执法岗位。

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涉林犯罪。多次开展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等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坚决制止和打击乱砍滥伐、乱捕、乱挖、乱占林地、非法运输等林业违法行为,震慑违法分子,教育广大群众,保护了森林资源。

加强宣传,营造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和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的护林防火期间开展森林法规宣教,开展森林法规“进村入户”活动,不断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宁善兰小明)

醴陵市自来水公司

快速办好百姓事

近期,株洲醴陵市自来水公司以“连心解困·大走访”实践活动为载体,狠扎基层访民情、解民忧,努力营造“聚民心”的浓厚氛围。

听民声,更要解民忧。该公司成立党员干部社区服务队,进驻官庄乡大横江、小阳坑和桃花三个村,在28天的留守期间,走访所有农户,收集群众困难诉求128件,并为抗战老兵和困难户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给敬老院安装健身器材,协调促成村道提质改造,快速解决诉求七成以上。(宁素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