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芳芳陈志群
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多家湘菜馆门庭若市。湖南本地辣椒配上宁乡花猪肉,炒出一碟碟湘味十足的“辣椒炒肉”,即便卖到168元一份,依然备受消费者喜爱。
过去,因相隔千里之遥,长沙的食材一经运到北京,往往失去原有的鲜味,在北京,有钱也难吃上一份地道的湖南“辣椒炒肉”。现在,“湘品出湘”湖南省湘品名优商品配送基地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开辟一条绿色便捷渠道——长沙的食材京城展、网上订,北京的商家轻点鼠标迅速下单,早晨还在长沙的猪、鱼、蔬菜,晚上就“跳”上了京城的餐桌!
畅通高效的流通体系,与长沙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无关系。
在全球加速服务业发展、促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2012年,长沙成为中部地区唯一由财政部、商务部批复的第二批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通过采取先行先试、集成政策、重点支持等方式,探索服务业发展新模式,助推全市经济发展。”长沙市商务局局长高伟表示。
把握大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长沙自此踏上服务业探索新征程。这一年起,结合“农业大市”自身特色,围绕打造“全国农副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的功能定位,以示范性、公益性、创新性、带动性、安全性原则,长沙共确定实施市场交易升级工程、现代物流提质工程、电子商务建设工程、终端消费促进工程、肉菜溯源工程及农产品对外贸易工程六大重点工程,接连确立培植156个试点项目,总投资达248亿元。截至今年10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206.3亿元。
随着大批示范项目加速推进、释放效应,长沙发展现代服务业,走出了何种路径?积蓄了怎样的能量?又将构建怎样的发展格局?
1“通”字为要,三个“市场”构筑商贸高地
城市的繁华,大抵以商为盛。商,需要繁荣市场增强底气,需要高效流通带来活力。
作为农业大市,试点推进过程中,长沙秉承“商贸发展重流通”理念,大手笔、倾全力崛起中国中部的“米市”“肉市”和“菜市”,撑起了试点工作脊梁——
城东。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内,每天超过9000台的进货车辆进出往来,展示着“菜市”的繁忙。作为承接原马王堆市场整体迁入的全新市场,海吉星以争创第五代市场旗帜的超前规划,着力打造集农产品交易、生鲜电商、农产品拍卖以及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等业态于一体。
今年4月24日,这座全新的现代新型市场华丽亮相。在这里,每一台车辆,刷“身份证”识别进出,车上的菜蔬产自哪、运往哪,一目了然;每一个门店,交易方式全部电子结算,成交价格、数量等信息,在结算之际一并汇入市场后台……市场井然有序,时尚气质十足。目前,共有1200多个经营户入场经营,日均交易量1万吨左右,日均人流超过4万人次,年交易量可达千亿元。
据市场方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市场进场交易蔬菜主要来源于海南、云南等20多个省份,下游采购基本涵盖长沙市及湖南各市州以及周边的湖北、江西等附近城市。“买全国卖全省”的市场流通格局,奠定了以其为核心的“南菜北运”中心地位。
城北。湖南粮食集团率全国之先,创新采取以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并行的商业模式,打造中部米市,形成集粮油饲料中转配送、市场交易、饲料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现代粮食饲料交易中心。中心作为“北粮南运”枢纽工程,使得南北粮食产销市场有效衔接,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的现代物流技术,大大提速了粮食流通效率、降低了粮食流通成本。
城南。依托红星大市场,红星北盛冷冻着力开发三期冷链物流项目,扩建低温冷库4.5万吨,经营门面185间,主要经营畜禽肉食类及副食、速冻食品、水产、豆类、禽蛋、果蔬等,打造成为中南地区集冷冻、加工、仓储、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于一体的农副产品集散航母,以红星冷链为核心项目的“西果东运”中心逐步成型。
三“市”发力,助力大商贸,拉动大物流!依托长沙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优势,一批批物流巨头借势抢滩入驻长沙这块投资“洼地”。作为中国智能公路物流网络平台运营商,落子金霞开发区的传化物流,演绎着长沙物流发展看金霞,金霞物流看传化的发展传奇。项目致力构建集聚逾千家物流企业、联动几十万辆货车资源、服务几万家商贸制造企业的城市物流中心,运用平台物流,货车平均配货时间可降低到9小时,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40%以上。此外,传化物流还整合社会民营企业、货车司机,打造行业内首家合法身份的城市网约货车平台易货嘀,实现货车约车,如同滴滴约车一样便捷快捷。目前,平台已在长沙、北京等17个枢纽级城市全面落地,3分钟响应、10分钟成交、1小时到达、3小时送达、100%安全,“零担的士智能化拼车服务”成为可能。
采取边建设边运营模式,传化物流城市配送中心已集聚了长沙鸿运等70多家物流公司,开通150多条城市线路。城市配送链延伸至长沙市各个乡镇,每天穿梭来往的大型货车,“搅热”着尚且偏荒的项目所在之地。项目负责人充满信心展望:“今后,人们说起物流,就要想到传化!”
与此同时,德邦、邮政速递等接踵落地,“天骄动车”城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湖南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速建设,通过实时监控、全程可追溯应用,有效地降低车辆空驶率,提高流通效率,合力助推长沙挺向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高地。
从大市场、到大商贸,再到大流通……善谋实干的长沙执政者步步为营,走活了商贸流通棋。作为中南地区最重要农副产品输入输出节点和流通集散中心,长沙地位日益增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聚焦于斯,全国农副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已然崛起!
2“情”字为宗,“互联网+”助推惠民便民
6月酷暑,江华瑶族自治县的雪梨到了一年一度上市的最佳时间。这种饱含水分、糖分的夏季水果,曾经几乎不被外地人知晓,也卖不了好价钱。快乐购将直播销售搬进果园,全县20万斤优质7两果一抢而光,产地收购价从过去的5元3斤卖到10元一斤。钱袋丰盈,果农满脸喜悦;金秋十月,湖南的新一季紫米熟透,新化县紫鹊界梯田上,快乐购架起了摄像机,一个以紫米为题的故事,就此展开……
过去,苦于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处在深山老林卖不出,农户不见好收成。乘势“互联网+”东风,借力试点契机,长沙求创新谋大势,大力试水全媒体农副产品媒体营销模式,通过电视、电脑和移动终端等多种销售渠道,为农产品架通往市场的桥梁。长沙消费公共平台、网上供销社、淘宝网特色长沙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等一个个电商平台相继建成,线上、线下销售完美结合,农产品犹如插上腾飞的双翼,加速飞出湖南,走向全国,通往世界。
作为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快乐购无疑成为这场农产品服务战役中的主力军。通过快乐购,浏阳深山里的水果,从滞销到畅销;御泥坊、安化黑茶等一批名不见经传的本土企业走向大众视野,渐成全国性品牌。快乐购还将服务功能延伸至全国各地,它将现场直播搬进农副产品原产地,展现种植、采摘、生产加工全过程。河北宽城板栗、新疆干果、宁夏枸杞、东北五常大米、河南蜜枣……如今,越来越多的地理性标志产品,通过快乐购实现了一天销售几十吨枣、几车皮板栗的神话。短短几年,快乐购中国原产实现全通路销售额达4.5亿元!
施政为民,情系民生。一个民本情怀,始终贯穿于现代服务业试点推进过程中——
它还体现在畅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之上。
为提升市民消费品质,改变“大排长龙”等候之苦,长沙推广终端消费模式,推出“5全便利店”和“5健大药房”,实行24小时营业制,打造五分钟便捷商圈。步步高的汇米巴、家润多的千惠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在长沙各个社区,仅汇米巴在长就已开设100多家门店。在店里,除了琳琅满目的品质商品、放心早餐和快餐外,还可购买到湖南粮食集团的物美价廉的“放心粮油”,享受到信用卡还款、公交卡充值、水电费缴纳、快件邮寄、报刊征订、家政保姆、雨伞租借、送货上门等十八项服务功能,极大方便消费者,深受辖区居民赞誉。
也体现在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搭建中。
为加强食品安全,长沙由政府买单,启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激光灼刻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激光束高速划过猪肉表皮,给猪刻上“身份证”,身份信息由企业LOGO、追溯码和质检章等标识信息组成,一猪一码。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便可获知猪肉产品详情,购买放心猪肉。目前,长沙市湖南红星盛业食品、湖南长株潭广联生猪交易市场、湖南现代资源农业科技3家大型定点屠宰场已启动使用溯源技术。此外,积极推进检测平台建设,汉方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测中心加速推进,届时,可弥补省内转基因和保健食品功能检测的空白,年均可完成样品检测1.5万批次;浩通农产品进出口通关代理中心,为农产品进出口企业提供检验检测、通关等综合服务。
更体现在家门口质优价廉的放心菜里。
为减少菜篮子流通环节,减少农产品运输成本,长沙注重启动公益性试点项目建设。长株潭广联生猪交易市场启动生鲜超市,通过96516电话订购就能送货上门,实现“一周订一次,天天吃新鲜”;欧乐生鲜直营连锁,组织长沙周围农户进行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以市场价收购实行贴牌报销,直接把新鲜果蔬从田间地头送到社区各门店;望城大型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采用农贸市场“农+超”模式,让消费者一站式购买农副产品、百货商品……
给力民生,利惠百姓,让长沙这座城市充满温情!
3“农”字当先,转型升级加速开放崛起
荷兰的奶粉,法国的红酒,新西兰的牛奶,琳琅满目的世界美食,让人垂涎驻足;澳新馆、中东欧馆、西欧馆、东南亚馆,各具异域风情的新奇装潢,给人们以感官冲击。当然,除了可以看到源源不断、实时更新的国外商品样品,在这里,你还可观赏由国外机构或厂商举办的产品发布会或体验周。
已于今年11月开业的高桥大市场国际商品展示中心,是传统商贸流通领域代表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在展馆内,境外厂家提供样品,在展馆进行展示,并在中国寻找代理商和分销商的场所。目前,中心共设有11个馆,展示出40多个国家、近1000个厂家、1.2万种进口商品,真正实现“进口商品,一手货源,全球批发”经营模式。
货真价实的海外商品备受欢迎。开业当天,仅中东欧馆就一举达成意向订单近300万元,东南亚馆负责人更信心满满立志做“中国总代理”。
作为长沙服务业综合试点项目,高桥大市场国际商品展示中心国际化形象似乎与“农”并无关联。但这正契合了长沙市有关执政者的最终愿景和构想。
长沙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照舒表示:“长沙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要跳出农产品话发展。我们要借力试点契机,促进农产品物流率先发展,进而发挥示范项目引领带动作用,构筑现代服务业多点开花、全面发展新格局,以现代服务业架起开放发展新平台!”
事实上,深谙服务业对于推动经济转型、扩大国际合作的重要作用,长沙早就布局谋划,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
长沙先后制定了《长沙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20)》、《长沙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纲挈领;同时,建立以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总部经济、移动互联网等若干个扶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体系;此外,还安排实际专项配套资金近3亿元,扶持移动互联网、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要素红利、制度创新加码“长沙磁场”,加以服务业试点机遇,服务业正日益成为长沙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与优化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
如今,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展会连连,黄花综合保税区加速建设,国家化进程日益加快;梅溪湖步步高新天地、德思勤广场等城市综合体纷纷落地开业,引导人们趋向品质消费;长沙金井茶厂进入马来西亚等东盟市场,怡清源茶叶成为英国皇室原料供应商,湘丰茶叶实现茶叶货源全球调配,创立沃园庄的红薯卖上了天,长沙农通天下步伐铿锵;太平老街、五一路步行街、天心阁前,无论周末或者工作日,人流攒动“商”气逼人;工业游、乡村游、生态游、亲子游全面盛开,旅游市场日趋火爆……置身于星城大地,随处可感现代服务业的繁华!
今年1至6月,长沙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90.14亿元,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半壁江山”,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高于GDP增速2.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5%,创近年来新高。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推进长沙产业转型与城市升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引擎”。
要质量,也重效益;抓当下,也谋长远。长沙,正以开放的姿态,笃定而行、不断向前,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灿若春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