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唐璐
编者按:
八百里洞庭,三千年楚风,湖湘文化生生不息,三湘四水写意传奇!
作为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旗下的专业水电投资企业,湖南新华水利电力有限公司自2007年1月成立以来,秉承“服务社会、服务农村、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按照“立足湖南、辐射周边,水电为主、兼顾风电”的发展思路,致力于我省地方电网建设和水电资源开发业务,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湖南新华水利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之际,这个肩负重任与荣誉的集体,将乘着改革与发展的大船,劈波斩浪,向着“十二五”宏伟目标不断加速前行。
水乃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五年前的今天,湖南新华水利电力有限公司负着神圣的使命,在三湘大地发出了激情呐喊。
五年来,他们充分依托行业优势,努力改善能源结构,精心优化业务模式,努力调整发展方向,在追求规模效益、谋求“大经济”概念的同时,注重工程质量与进度,严抓工程的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强力推进生产经营活动,精心设计企业做大做强道路,实现了公司的稳步发展。
五年来,湖南新华公司累计完成工程建设投资近40亿元,建成了一大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能源项目,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改善民生,有效解决了我省部分地区面临的农村能源、生态环境和贫困的问题,为推动我省水利电力事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被人们亲切地誉为“扶贫企业”、“光明企业”。
战略决策篇
——上善若水情系湖湘
“做好‘风’、‘水’文章,只为更好地服务湖南经济,造福湖南人民。”湖南新华公司成立之初,董事长吴道胜便高瞻远瞩地提出,要通过参与市场竞争谋求经济增长,更好地服务地方水利事业发展。
事实上,早在2006年,湖南省水利厅就与国家水利部综合事业局进行过多次探讨,就如何加强省部合作,充分利用水利行业的政策、资金、技术和平台优势促进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过有益磋商。在省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当年11月10日,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水电开发、水务、水利机械制造以及人才、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面交流与合作,并以此为框架,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所属新华水利水电投资公司和省水利厅所属湖南省水利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于2007年1月10日共同出资成立湖南新华水利电力有限公司。
“与一般单位从事的多种经营不同,我们谋求的是‘大经济’的概念。”吴道胜在谈到湖南新华公司的发展时认为,“公司要实现稳步、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做自己擅长的事,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管理,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严格控制成本,探索出一条改革发展的新路子来。”
公司决策层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近期发展规划。一是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使水电装机规模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实现产业升级;二是加大电网企业管理,稳步推进农网改造,提高电网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三是向新能源领域迈进,促进公司多元化发展;四是积极融入地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加快企业本土化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决策指引发展。作为投资型企业,湖南新华公司加强资本运作,强力挺进湖南地方电网建设管理和水能资源开发业务。公司成立当年便按照战略发展布局,重组、收购了湖南湘西输变电有限责任公司、桃源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花垣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和浏阳市地方电力有限公司以及湖南潇湘水利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战略布点。
本着“立足湖南、辐射周边”的思路,公司积极开发、整合中小水电站,足迹遍布省内及周边地区。通过广泛调研,并充分结合权威专家和业内意见,成功开拓了一片业务天地。2007年9月取得江西九江市下坊水电站的开发建设权;2008年5月收购并控股建设湖南益阳白竹洲水电站项目;2008年6月收购并控股建设湖南张家界茶林河水电站项目;2009年1月收购并控股建设湖南永州浯溪水电站项目;2010年12月收购并控股建设湖南永州晒北滩水电站项目。
短短五年,湖南新华公司在湖南省水利电力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该公司已辖有6家全资企业、4家控股企业和3家参股企业,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产业集群,成为我省近几年迅速崛起的重要的能源企业。
工程建设篇
——人水和谐共铸辉煌
“湖南新华公司这五年的发展,既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公司全体员工的无私奉献。”总经理张焰动情地说。
2009年9月7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率省发改委、水利厅、国土资源厅、物价局、移民局等部门负责人到湖南新华公司控股建设的浯溪水电站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
领导的关怀与鼓励为湖南新华人带来了坚定的信心和克服万难的巨大勇气,促使他们齐头并进、不断向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为解决地方电网存在的规模小、调度能力差等问题,2007年3月,公司在当时全省农网改造悄无声息的情况下,率先在桃源县启动了农网改造工程,随后在所辖电网企业全面铺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当时政策性投资不到位的情况下,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在浏阳、桃源和花垣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1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4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7个35千伏输变电工程和600多个台区的农网改造工程,受惠人口近百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信任,极大提升了公司的美誉度。
2008年,湖南省遭遇的一场冰冻浩劫,至今令人心有余悸。在这场自然灾害中,湖南新华公司所辖电网企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亿元。在灾难面前,湖南新华公司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央企作用,迅速筹集资金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去,抢在省政府规定期限之前全面恢复了灾区供电,并运用资金和技术优势,支援兄弟企业共渡难关,获得社会各界和业内好评。
湖南新华公司始终坚持规模与效益并重,以规模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并注意处理工程建设安全、进度、质量、效益的关系,注意处理好行业合作关系,努力推进企业与地方共赢。茶林河水电站工程自复工到首台机组投产,只用了短短半年时间;浯溪水电站工程当年复工当年投产;白竹洲水电站工程充分借鉴先进施工经验,经过反复论证,成功实施“三期围堰改二期”施工方案,提前工期9个月,节省工程投资4000多万元,刷新国内同类型水电工程施工速度的新纪录。目前,公司控股、参股的所有水电工程已经全部建成投产,建成水电装机16台,容量约3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超过10万千瓦时。所有水电项目均已获得CDM项目注册,为打造“绿色湖南”贡献了力量。
目前,公司在大力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积极调整企业经营思路,转换业务发展模式,向新能源开发领域挺进。现已在湖南、江西等省取得多个风电项目开发权,正有序推进前期工作。
生产经营篇
——万古长流惠泽湖湘
翻开湖南新华公司的业务布点图,记者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该公司的电网、电源项目有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三湘大地和相邻地区绽放着异彩光芒。除了当前已经投产的10个项目以外,该公司有3个项目在建或待建,有10多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形成了湘西北、湘西南和泛江西等三个核心业务区,成为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
湖南新华公司通过几年的打拼,已经完成了进驻型并购向战略型成长的转变,巨额投资已经产生效益回报,且呈连年增长趋势。据统计,自2007年成立以来,该公司所属发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3.85亿千瓦时,所属供电企业累计完成销售电量55亿千瓦时,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总收入30亿元,实现利税2.9亿元。
工程建设拉动了当地的内需供应,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视野更为开阔。随着在建水电工程的全面投产和电网企业供电能力的提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新增电量将促使我省能源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既节约了大量煤炭资源,还减轻了铁路运输压力。同时,解决社会就业岗位上千个,每年上缴税收6000多万元,水电项目的低碳环保效益突出,防洪能力得到提高,当地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灌溉条件、水产养殖条件得到改善,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极。
目前,湖南新华公司在永州市有5个项目。其中,潇湘公司电站群、浯溪水电站和晒北滩水电站已经投入运行,另外2个处于开建和待建状态。湖南新华公司引领湖南潇湘水利电力有限公司成功地走出一条水电企业创新图强的中兴之道,成为业内美谈。在由湖南新华公司收购以前,潇湘公司负债累累,经营状况日下,员工人心思动。湖南新华公司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并经过认真筹划,使潇湘公司与广东南方电网成功实现湘电粤送,把道县、江华等地47家水电站生产的电能,统一输送到广东缺电地区,年均交易电量在1.5亿千瓦时以上,不仅解决了当地电能生产过剩、无力就地消化的矛盾,还使潇湘公司一举甩掉了负债包袱,当年就实现扭亏为盈,企业发展后劲猛增。
经过几年的努力,湖南新华公司已经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电力营销业务、征地移民业务和电力生产运行检修等五个区域业务平台,一举奠定了立足湖南、辐射发展的区域地位。公司始终怀以感恩、服务、回报的宗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行业的有序竞争,树立了优秀的投资形象。
队伍建设篇
——以水为镜奋发图强
湖南新华公司不仅拥有一个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领导集体,还有一支勤恳务实、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员工队伍。
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识背景。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迅速实现了文化融合、经营融合和技术融合,全心全意投入到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中来。
总经理张焰说,“作为水利央企,既要坚持和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又要有敢于担当、反哺地方的央企责任。这就是我们企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法宝。”正是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与强烈的责任感,让湖南新华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在2011年我省降雨量比历史同期均值大幅度减少,各流域来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支团结务实、敢打敢拼的精诚团队,舍小家为大家,大力开展生产经营动态管理,密切关注中长期水情信息,切实加强调度营销管理,确保设备高效运行,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水平依然保持了良好态势。
在每一处建设工地,建设管理人员紧密团结施工单位,五年如一日,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日夜奋战在工程建设第一线。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精心优化施工方案,科学部署施工措施,全程抓好工程建设管理,书写了一页又一页感人至深的辉煌篇章,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建设的业界神话,充分展示了湖南新华人的忘我奉献精神。
在湖南新华公司,活跃着一支市场开拓工作小组,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年近七旬。为了加快公司发展,他们把办公室搬到了项目现场,哪怕是为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数据,都要驻守现场弄个水落石出。无数次的长途奔波,无数次的跋山涉水,无数次的披星戴月,他们以时间换空间,换出了高效率和好口碑,换来了公司可观的业务总量。
成绩固然值得庆贺,但离公司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到中流击水,成为摆在湖南新华人面前更大的课题。
随着水利投资的不断深化,他们拥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和更宽阔的视野。中流海阔天空,中流有漩涡深沟,这更需要湖南新华人不断激流勇进。他们抖擞精神、他们顽强拼搏,不畏艰难突破了一道道难题。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把水电开发与我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统筹考虑,更好地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选择项目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吴道胜早已运筹帷幄。他说:“五年的发展是一种积累,接下来就是通过管理和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年征程,一曲颂歌,在对发展观的科学思考中,他们又开始了新的航程。
走可持续发展的水电产业道路是他们不变的信念和追求,为实现水资源科学利用、合理开发,他们将进一步秉承新华理念,为把公司打造成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知名的清洁能源企业而奋斗不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