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又匆匆。
顶着寒风,揣着梦想,农历正月十六,元宵节后第一天,农民工兄弟又走出家门,踏上外出务工之路。
铁路、公路、机场,都迎来了农民工匆匆的脚步。这脚步,是坚实的脚步,凝结着农民工兄弟的艰辛奋斗;这脚步,是力量的脚步,与中国经济的车轮同步前进。
正是乍暖还寒时节,寒风里隐含着春的气息、春的美好、春的期盼。揣着这份美好与期盼,湖南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相继告别亲人,奔向远方,奔向梦想。
公路
农民工旅客少了10%
3月1日上午11点,天阴沉沉的,一阵凛冽冷风卷过,吹痛了行人的脸。旅客们纷纷裹紧衣服,拎起行李,匆匆跑进长沙汽车南站候车大厅。
候车大厅人不多,没有春运惯常的拥挤嘈杂,旅客们很快找到位置,等待各自班车发车。
正是农历正月十六,过完元宵出门打工,是多年来农民工出行的惯例。但今年,长沙南站的客流发生了微妙变化。“今天一天预计发送旅客2万多人,只占总运力的一半。”长沙汽车南站运输科科长万进辉介绍。
“即使在初六、初八两个高峰期,客流总量也比去年少了10%。”万进辉分析,旅客客流中,探亲流和学生流相对固定,波动最大的是民工流。在汽车南站发送的旅客中,一半是农民工,减少的客源也主要是农民工。
南下客流不足高峰期1/4
坐在汽车南站跨省班车候车区里,陈美南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玩手机,等待去珠海的班车发车。
此前,这个21岁的安化姑娘已经在珠海打工4年。这回,她希望在珠海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陈美南初中毕业,就跟老乡去了珠海闯荡,先后进过几家电子厂。最近的一份工作是在珠海一家小工厂做数码相机闪光灯,每个月收入1500-2000元。“收入还算可以,但经常加班,又累又不自由。”去年底,陈美南从珠海辞职回到安化老家。她原本想在家乡找份工作,还到一家酒店试用了2天,却发现,已经习惯了珠海的自己对家乡反而不适应了。过完年,她又背起行囊出发了。她告诉记者,已经通过老乡联系了一份服务业的工作,去了就可以上班,“希望换一种环境和生活,也希望收入更高一点。”
这趟出门,陈美南只身一人,以往村里总有几个人结伴一起走。但今年,好几个老乡都留在家里不走了,有的是年纪大了,也有的在家里找到了工作。陈美南听人说,深圳一家企业,给管理干部下了任务,过年回家必须要带5个工人进厂,多带有奖。
据介绍,正月十六这一天,长沙汽车南站共发送9趟班车前往广东地区,总人数不足400人,为高峰期的1/4不到;长沙汽车西站发送3趟班车往广东,总人数约100人。
汽车站方面分析,坐汽车前往广东方向的农民工减少,有多方面因素,一方面,一些农民工准备在家观望一段时间再出去,另一方面,武广高铁和铁路分流了部分客源。
长三角农民工客流略增
中午1时许,常德小伙张波夫和妻子谢永丽登上了长沙发往江苏南通的大巴。在南通一家私营企业里,张波夫干了3年,已经当上了中层管理干部,月收入3000-4000元。
此前,27岁的张波夫一直在东莞、深圳等地打工,做过电子行业、室内设计等等,月收入2000元左右。正是在东莞,张波夫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和戴着眼镜、文静内秀的湖北姑娘谢永丽结婚。如今,小两口已经有个2岁的小孩。
离开珠三角,前往长三角,是张波夫和妻子思量很久后作的决定。一方面有亲戚在南通可以照应,另一方面,长三角的工资待遇更吸引人。现在,张波夫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希望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他说,亲帮亲,老乡帮老乡,不少常德老乡都跟他们一起去了长三角打工。
长沙汽车西站运输科科长袁立强介绍,近两三年来,前往上海、杭州的农民工慢慢增多。应对这种态势,长沙汽车西站自2006年开始新增发往上海、杭州等地的班车,基本上每天一班,高峰期仅发往上海的大巴就有8趟。
长沙汽车南站提供的数据也表明,尽管今年去往长三角地区的客流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前往江苏方向的农民工客流却较以往多出10%-20%。
“候鸟”型不是长久之计
彭铁打开一本工程专业书,默默地翻看,瘦削、寡言,与候车室喧闹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
彭铁是长沙县人,此行目的地是郴州宜章县,他在那干公路建设已经2年多,收入不错。之前,彭铁辗转在广州、东莞等地打工,几年前回到湖南。他认为,“候鸟”型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要回来。现在,他正努力自学土木工程知识,希望以后搞房建,工作更稳定些。
彭铁今年30岁,渴望着能找到自己心爱的姑娘,在长沙买一套房子,过上幸福生活。
“如果可能,我们更愿意回到家乡。”在采访中,这样的心愿被许多人提及。安化姑娘陈美南说,她想趁着年轻再出去闯荡几年,但有一天肯定会回来。常德小伙张波夫和妻子期望着为在老家的小孩多存点钱,将来回到常德或者长沙,一家三口团聚。
铁路
200多万农民工乘火车出湘
元宵节过后,湖南各大火车站再现农民工出行小高峰。3月1日,广铁集团共在湖南地区开行出省临客36趟,发送旅客3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3%。
春节后16天,湖南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435.6万人次,其中约有近五成的旅客为外出务工人员。这200多万劳务大军主要来自衡阳、岳阳、邵阳、益阳、怀化等我省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占有绝对多数的地区。
珠三角仍是主要目的地
3月1日上午,在长沙火车南站,安化县28岁的陶腾飞一身耐克运动装,看上去很精神。他脸色白净,脸庞有些消瘦,梳着“三七开”的发型,斜背着电脑挎包,和城市年轻人没有区别。中专毕业后,陶腾飞先后在长沙、广州、深圳等城市打工闯荡了9年,做过玩具厂、电子厂、鞋厂。
“从去年开始,我就当小老板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了”,陶腾飞告诉记者。他在去年6月和一个同学一起,在深圳合伙开了一个专门做室外霓虹灯的小店。“我们去年半年就纯赚了几万块钱,今年生意应该还好一些,毕竟经济形势在好转,公司店铺做霓虹灯广告的就会越来越多”,陶腾飞拍拍身边一直在微笑的妻子,信心满满地说,“所以我这次把堂客也带上了,两个人一起打拼肯定会更好!”
与陶腾飞一样,来自南县浪拔湖镇的方孝平在东莞的一家电器厂打工,“我是第8年去广东了,年前我们老板就说了,过完年我们如果继续回厂做事会加工资,所以过完元宵节我就又出来了。”
据了解,由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回暖,用工需求旺盛,春节过后,不少珠三角企业纷纷采取加薪、改善外来工食宿条件等方式,希望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这对于吸引湖南务工人员继续南下起到了一定作用。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地区,仍是我省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首选目的地。
出行日期要比往年分散
据广铁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往年春运,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初六至初十这段时间出行。今年,农民工在出行时间上较往年分散。由于不少农民工选择在元宵节后陆续出行,铁路客流高峰可能延长至3月7日。
在怀化火车站,来自中方县的刘邦海告诉记者,他本来在佛山一个台资企业打工,月工资2000元,刨去吃饭、抽烟、手机费,一个月下来存不了几个钱。过去工厂一般是正月初八上班,去年年底他就辞了工,今年安安心心在家过了元宵节才出来,准备到上海去碰碰运气。
据怀化火车站的客流调查,有近3成农民工表示对原厂的待遇不太满意,计划今年外出后先比较一番,看有没有待遇更好的岗位。岳阳县的李白烛则对记者表示,他们村还有不少老乡不急于出来找工作,想先在家多呆几天,等到有工资待遇高的招工需求信息反馈回来,再考虑外出。
长三角、云贵川是新热点
3月1日上午9点,在长沙火车站软席候车室,桃江县的李雪芬正专注地在笔记本电脑上玩“偷菜”。20岁的李雪芬去年在无锡一家四星级酒店找到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工作环境好,也不是很累,待遇也还过得去,我觉得挺好的!比我姐她们在广州打工又苦又累收入还不到2000元好多了!”快言快语的李雪芬说完又埋头“偷菜”去了。
春节后,湖南农民工出行除了珠三角地区外,长三角、云贵川地区也成为了农民工的出行热点。长沙至上海南、邵阳至上海南、衡阳至上海南等车次客流火爆。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前往云贵川地区淘金的人也越来越多,湖南各主要车站前往南宁、昆明、贵阳、成都、重庆的火车票也十分抢手。
有信息显示,节后16天,湖南省各火车站往浙江旅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往云南方向增长了40.7%,四川方向增长了28.4%,重庆方向增长了21.5%,贵州方向增长了14.1%。
从“卖体力”转向“拼技术”
衡阳火车站是湖南最大的民工客流站。3月1日下午,23岁的衡南县三塘镇的谢文军正在候车。“有技术就不怕找不到事做,记者同志,你说是吧?”由于有汽车修理技术,谢文军去年8月在一家技校一毕业,就轻松地在深圳比亚迪汽车公司找到了工作,而且月薪有3500元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接过父辈的班,成为务工人群的主体,并从父辈的“卖体力”向“拼技术”转变,有7成左右的“80后”、“90后”农民工希望从事文员、技工、管理人员、房地产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
由于经济形势的整体向好和务农收入的提高,不少农民工对新一年外出务工的薪酬待遇有了更高的期望值。浏阳市澄潭江镇荆坪村的王意来就表示,这次去广州找工作,如果月工资低于2500元,就准备回家乡另外找事做。
机场
坐飞机的农民工还很少
3月1日,元宵节后的头一天,长沙黄花机场挤满了出行的人。记者在候机的人群中寻觅了好一阵,才找到了来自宁乡的农民工张铁强。他推着两件简单的行李准备换取登机牌,利落的深色外套,整洁的白色衬衣,不乏“白领”气质。
今年23岁的张铁强,是一名典型的“80后”农民工。他说,选择乘坐飞机出行的主要原因,是飞机票购买起来最方便。几年前,他进入杭州一家上市公司,从事软件售后工作。刚开始的收入很一般,由于坚持自学,在编程方面能力突出,几年下来收入渐长,目前他的年薪已近9万元。他告诉记者,这是提前20天预订的机票,票价700多元,大概7.5折左右。
打“洋工”的农民工在增多
据省商务厅统计,今年1月,全省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5794万美元,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402人次。黄花机场工作人员介绍,出国外派劳务人员比较分散,不少都是从外省的机场出国门。例如前往东南亚,大多选择昆明出境,到美国多半从上海登机。
记者当即联系湘乡市外派劳务服务中心获悉,湘乡市龙洞乡龙洞村的沈进等20个人就是两天前从昆明登机,走出国门到印度打“洋工”去了,每人每年能赚7万多元。
目前,全省像湘乡这样的外派劳务基地县有21个,如株洲县、邵阳县、湘乡县、平江县、祁阳县、浏阳市等,外派劳务培训基地达52个。株洲外派劳务基地组织培训农民工,通过与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株洲冶炼集团有限公司、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田心机车厂等国有大型企业合作,推荐外派技能型劳务人员达700余人。
“出国打工一定要找对门路,要找正规合法的对外劳务合作机构;不要盲目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外派协议,签协议前务必看清协议条款。”湘乡外派劳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叶林奇托记者给外派劳务的农民工提个醒。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