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远山的呼唤

2020年11月26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0年7月14日

特约撰稿 邓 明 江业深 白培生 邝丞才

导语:湖南玖荣林业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千年桐,为大戟科油桐属落叶性乔木,有着硕大的树叶、修长挺拔的树型,树冠成水平展开,层层枝叶浓密,耐旱耐瘠,因其果皮皱纹及经济寿命长而得名。这种被原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现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司长魏殿生誉为“最适合湘赣两省种植的生物柴油树”的物种,与呼唤绿色生物能源的二十一世纪,有个激情的约会,请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举目眺望,有一片“森林”令人兴奋。她带着与人类休戚相关的憧憬,带着一个跨越“时空”的梦想,在崇山峻岭安营扎寨;她枝叶纷披,飞花喷液;她寸草春晖,绿意盎然;她就是少女般婀娜多姿的神奇之树——“千年桐”。

千年桐——

一个正向人们走来的“骄子”

有位哲人说过,21世纪是能源世纪,谁掌握了能源,谁就把握了发展制高点。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世界能源危机日益凸显。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目前人类使用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这3种不可再生能源需求仍在不断扩大,而其能供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面临能源“断粮”的危机。

同时,传统能源的使用,带来了触目惊心的环境桎梏。一是酸雨频繁,无情剥夺着动植物宝贵的生命,腐蚀大地美丽的面容;二是臭氧层空洞日渐扩张,强烈的紫外线辐射,造成全球气温明显上升、水域污染日渐严重……能源短缺、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等现状,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威胁,并严重制约着全球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于是,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便成为当前人类发展史上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面对这一全球性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态度鲜明地支持新能源开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5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于6月23日举行的“2010中国北京国际清洁能源大会”上表示,国家目前正在制定针对包括新能源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相关企业在包括所得税、营业税等税收方面有望享受更多优惠,政府将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财政补贴力度。

对此,大力发展包括林业生物能源在内的新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2006年国家公布的《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显示,在2010年,我国要生产600万吨生物液态燃料,其中燃料乙醇500万吨,生物柴油100万吨;到2020年,要生产2000万吨生物液态燃料,其中燃料乙醇1500万吨,生物柴油500万吨。

今年是冲刺“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开发新能源的新纪元正在湖湘大地风生水起,凯歌频传。

素来对经济形势有着独到见解的邵阳人陈立国,敏锐地嗅到其中的巨大商机,在不惑之年他毅然放弃自己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建筑行业,把目光瞄向了新能源生物柴油开发利用的领域。

同样对生物柴油有着共同兴趣的隆回人魏荣隆,与陈立国英雄所见略同,两人于2008年激情握手,联合成立了“绥宁县长荣林业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由陈立国任董事长,魏荣隆为总经理。从此,他们把毕生的精力投放到新能源领域的开发之中,成为我省新能源生物柴油“拓荒”的第一人。

说起陈立国,他是一个敢吃“螃蟹”的人。2007年他被卷入全国的“麻风树”种植潮流中,在家乡他大规模种植麻风树。但是一场霜冻夺走了他们的希望,长势良好的麻风树苗全部冻死,那年他血本无归,损失近4000万元。

残酷的事实证明,要想发展,必须找到比麻风树更适应生存环境的新品种。

痛定思痛,锲而不舍。自那以后,陈、魏两人上北京,下广州,赴上海,走云南,寻觅新品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就像袁隆平当时在海南发现杂交水稻一样,我们与千年桐的结缘,得来全不费功夫。”谈起结缘千年桐,陈立国说,就在公司为寻找生物柴油原料一筹莫展时,北京一个朋友让他们参加了一场全国性的生物能源研讨会。会上,能源专家曾提到“千年桐”树种,用心的魏荣隆马上联想到家乡山峦上既零散分布,又成片耸立的桐子树。

他们回到家,立刻带着家乡山脊上挺拔的千年桐树样本,马不停蹄地送到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进行检测化验。在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仔细研究下,样本被确定为“千年桐”。专家测定,千年桐产量高、含油率高,单株千年桐最高产量可达2000斤,若在湖南种植平均每株产量可达到500斤,按照每亩最少种植40株计算,丰产期每亩产量可达10吨左右,其果仁的含油量达到57%以上,是目前最为理想的生物替代柴油原料。

专家还表示,千年桐种植投入少,见效快,受益长,因其属于高大乔木和落叶阔叶林,树下杂草灌木难以生长,便于森林防火,其生态效益可观,种植1亩千年桐,前3年只需投入1200元左右,约为麻风树等生物柴油树种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桐树成长极快,一年一根棍二年一把叉,三年就开花,四年果满枝,五年后进入丰产期,挂果期长达70至100年,每亩千年桐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48公斤,释放氧气52公斤,是保护环境的“天然屏障”。

此外,千年桐适应性强,不与粮争地,不与民争粮,耐干旱、耐贫瘠,适应粗放管理,便于大面积推广种植。与麻风树等其它生物柴油树种相比,它不仅更适应湖南的气候环境,而且在投入、管理、成长、产果、出油等方面具有压倒性的比较优势,是把荒山变成永不干涸的油田、取之不尽的金库的“神兵利器”,是最适合湘赣两省种植的生物柴油树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偶尔的相遇,带来的是无限的商机。

“千年桐”,一个生在大山人未知的“骄子”正向人们阔步走来。

然而,作为生物柴油新树种的千年桐,如何从桐油中提炼出生物柴油,是千年桐得以大面积推广必须跨越的第一关。他们不分白天昼夜,组织科研人员攻关,并在短时间内攻克了干年桐油制造生物柴油的方法,同时又很快申办了“以桐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发明专利。这一人类史上的专利,为桐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提供廉价易行的技术支持,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石。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很快得到了湖南省发改委关于对湖南玖荣林业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200万亩千年桐生物柴油树种植基地备案的批复(湘发改农[2009]1335号),为千年桐产业的快速发展鸣锣开道,保驾护航。

千年桐——

新型农业产业化的“领头羊”

在湖南的版图上,80%的土地是山地或丘陵,且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100米至800米之间,荒山贫林较多,非常适合千年桐种植,同时,省内大部分农民固守着一亩三分田,增收无门。于是,他们针对这一情况,专门请专家学者,编制了一份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革命。它将改变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能源紧张的现状,给国内外几大能源巨头带来一次地震,还可利用荒山空地1200万亩,吸纳亿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走集团军、板块式的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新型农业产业化的“领头羊”,并将彻底改变湖南部分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

围绕目标,“玖荣人”不言苦,不放弃,从此开启了缔造千年桐生物柴油“王国”的卓越旅程。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奔走于全省各市州(县区)之间,既当“红娘”,又当宣传员,既释疑解惑,又动手示范,他们的诚意和执着,他们的精神和忘我,深深打动和感染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山地农民兄弟。

古人云,千棕万桐,永世不穷。为了同一个梦想,段新祥这位有着卓越经济头脑的有识之士也投身到了“玖荣”这个大家庭里,于去年5月成为郴州分公司的负责人。毕业于北京现代管理大学的他,曾在部队工作18年,中校军官转业后,他一直从事人民警察的企业管理领导工作,国家公务员退休。丰富的阅历和多年的锻炼,使他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及企业管理经验,迅速成为公司的有力臂膀,成为郴州分公司的领跑者。

上任后,段新祥第一件事就是摸清“家底”。3个月内,他参加了国内每一个能源讨论会,同时跑遍了郴州市11个县(市、区),收集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糅合互联网上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针对农民需求,仅3个月他就编辑了4本针对性强的宣传资料。

丰羽强翅,方显英雄本色。由于准备充分,郴州地区市场开拓一路凯歌。到8月底,就有6个县成立了项目部。在段新祥的努力下,已争取到国家和省里对公司项目的大力支持。他出色的工作表现和不错的创业业绩,很快被总公司任命为常务副总经理。

问及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拼命,段新祥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说,如果一个农户以100亩地参与土地入股,按20%分红,一亩地至少可种40株千年桐,按照通常估算,一株千年桐年产果实100斤至1000斤不等,总公司按1元1斤收购,那么农户一亩千年桐最低能创年收入800元,农民每年纯收入就是8万元,而8万元,对于一般农民来说绝对是一个有诱惑力的数字!他的宗旨是:农民利益大于天。

可以肯定地说,千年桐项目是一个将国家、千万农民和公司利益统一在一起的“阳光使者”,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高速列车”。

站在新型农业产业化的新起点,玖荣人躇踌满志,他们把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运行模式的理念根植于千家万户,确保农民低投入、高回报、“零损失”。

如今,玖荣公司的业务风生水起,先后在郴州、怀化、永州、长株潭、贵州等17个地区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面积128万亩,联结农户过千万。广东、海南等省也揭竿而起,纷纷看好这个阳光项目,先后与玖荣公司达成了意向协议。去年,公司育苗1200亩,今年已在各地栽植千年桐35万亩;今年公司又已育苗4800亩,明年可栽种的面积将达到155万亩。

千年桐,一个逐渐被人熟悉的名字叫响神州大地。

千年桐——

一棵亿万农民的“摇钱树”

7月12日,我们走进郴州市宜章县一六镇水北岸村的千亩种植基地,只见浓翠叠绿,一片生机盎然。3个月前还是10厘米高的幼苗苗,如今长到了1米高,在微风的吹拂下吐露芳菲。村支书李志标乐呵呵地指着巴掌大小的嫩桐叶说,要不是亲眼见到树苗一天一个样,我还真不敢相信这苗子这么好长,照这样长起来,5年后,我们就发财了。

原来水北岸村自去年年底进行了国土整改后,有1200多亩可用土地。当时有许多做油菜、柑橘、杨梅等项目的商贾看好这里,村支两委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玖荣宜章项目部负责人罗广忠来到这个村,当第一次进村入组宣传种植千年桐时,村支两委眼前一亮有了戏。1个月后,在村支两委的主动邀请下,玖荣工作人员上门“送财”,并和该村广大村民达成共识,当场就将1200多亩土纳入千年桐种植家族中。农民手拿协议,一种幸福的期盼油然而生,他们深信,千年桐就是他们的“摇钱树”。

在郴州,像水北岸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千年桐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使她成为了农民心目中的“宠儿”。

春风得意正当时。目前,郴州分公司已在11个县(市、区)成立了项目部,发展员工上百人。已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移栽千年桐树2万余亩、育苗2594亩。这批树苗可满足明年春天种植50万亩的计划需求,现已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30多万亩。

同样的季节,不一样的风景。在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的许多乡镇,村民们正在2米高的连绵桐林下锄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村民邱荣裕擦了一把头上的汗高兴地说,自去年有老板在这里种桐树后,我就在这里帮老板打工。工作不累不说,一天还有100元工资,划得来!

据了解,芷江分公司今年已发展千年桐种植面积6万亩,达成种植协议16万亩,对接农户数十万人。

在怀化,60岁的李莉萍联合8个股东,书写了育苗600亩、造林18万亩的传奇篇章。“每天,我都会租个摩托车,上山看看我的‘孩子们’又长高了多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天坐摩托车走了362里山路!”望着山坡上茁壮成长的千年桐,李莉萍的目光饱含深情,“它们就是我的希望!”

是啊,种植千年桐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是真正造福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总经理魏荣隆掰着手指又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总公司建设育苗基地1.2万亩、种植基地1200万亩的5年总体规划,即使撇开千年桐产业链的其它收入,仅育苗收入一项,按每亩每年最低可获利润4000元来计算,农户一年下来总收入就是4800万元;而种植过程中炼山、打穴、移栽、抚育等流程带来的劳务收入,按每亩280元的单价计算,每年农民可得劳务费33.6亿元;根据公司的运作模式,每亩土地可得土地分红800元,一年下来就有96亿元流入农民的腰包。

“就在公司市场开拓得心应手之际,中海油、世界环保协会等一大批战略合作者也接踵而至呢!”提起此事,总公司办公室主任、会同分公司负责人兰春凤满面春风。她说,前不久,国内能源巨头纷纷对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如中海油就已和公司谈判过两次了,意向合作1200万亩千年桐,正在洽谈具体细节。今年6月23日,世界环保协会项目对接深圳洽谈会中,世界环保协会与湖南玖荣签订了千年桐树生物能源种植项目,意向投资达26亿元,并将于近期前往公司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无涯锦绣心中出,铺向神州万重山。走进湖南玖荣林业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陈立国董事长指着中国地图上他亲手标记的17朵小红旗,自信地告诉我们,玖荣公司已在省内外成立了17个分公司。他们将用3至5年的时间,在湖南种下千年桐1200万亩,用他们发明的专利技术,每年制备生物柴油800万吨以上,创造财富将超过500亿元!他们要让千年桐真正落户在三湘四水的千山万岭,致富农民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千秋万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