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爱 罗玲 夏亮
人们说,他只要说一句话,就能让媒体疯狂追逐,带着他名字的书只要入市,就会一销而光,他的公司只要想投资,全球无数企业就会蜂拥而上……
他就是“股神”沃伦·巴菲特。
人们称,他改变了世界,他把世界变成“地球村”,他创造了财富的神话,他作为世界首富,出现在《福布斯》上!他的生命以秒计算,顶峰期,每秒创出万金……
他就是微软王国的缔造者比尔·盖茨!
人们称誉,他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他是“世界电池大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生产商”、世界未来汽车的领军人物!
他就是比亚迪创造者、“汽车狂人”王传福。
三位奇人集聚长沙,站在湖南雨花环科园这块名不见经传的土地上,同时见证一个精彩时刻:纯电动客车下线仪式!
长株潭结合部这个仅仅15平方公里的袖珍园区让世界“聚焦”,让国人有光!
惊叹中,人们会问:长沙市的雨花区土地何以演绎如此精彩的时刻?全球最大的纯电动生产王国何以在此诞生?
当比亚迪投产锣鼓响起,当大戏已上演之时,让我们回索此前那一场场艰辛而卓绝的排练……
已筑龙虎台 单待龙虎跃
机会,总是给予有准备的幸运者,比亚迪落户长沙市雨花区,偶然中蕴含着必然。
前身为长沙市郊区的雨花区,以开拓进取、勤奋务实而著称。21世纪初,长沙城市东南门外,还是一片荒芜。雨花区决策者将位于繁华闹市的行政中心迁址于此,开始在荒原上拓城修路,10年内,雨花区在东南门外铺设道路60余条,构筑了“十纵十横”的交通网络,将长沙市向东南部推进10多公里!
拓城强筋健骨,拓城带来核变。雨花区经济飙升的奇迹,就在城市化中演绎:经济总量由10年前的43.95亿元,攀升为2009年的493亿元,财政收入由7551万元,升至2009年的20.352亿元。长沙五城区的“小老弟”,一举跃为中部六省39个城区的前茅。
就在雨花经济飞歌猛进、捷报频传中,雨花区的决策者在凯歌中听到了异音,在捷报中看到了遗憾:缺少新型工业化的“引擎”,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的“快车”能跑多久?
寻找经济大厦的新支点,创造经济快车的新“引擎”,这一主题始终伴随着雨花强区的进程。
早在2002年,雨花区环保科技产业园诞生时,命名足以显示其苦心孤诣,即“环保”和“科技”的奠基与定位。
15平方公里的园区,在全国3.6万平方公里的园区里,可谓“小不点”,在长沙“两区八园”中,也是袖珍园区,可是胸有鸿鹄之志的雨花区,欲引产业蛟龙。由一万多个零部件组成的汽车工业,可谓产业蛟龙,雨花区将招商之宝押在汽车上,而且是整车上。
带着一份发展汽车产业的报告,雨花区招商小分队踏上了艰辛的招商之路。
那是2006年的春天,时任长沙市副市长刘晓明带着雨花招商小分队敲开了上海丰田汽车厂的大门。世界汽车巨头的掌门人哪知长沙人的汽车梦,就如城里人对乡巴佬,大教授对小学生,居高临下之气令人心颤!
一个个城市奔波,一个个厂家敲门,整车不成,找配套,整整3年,没能敲开一张圆梦之门,然而,雨花区矢志不移!
雨花已筑龙虎台,单等龙虎跃!
高山流水响 终觅知音归
胸有大志、永不言弃者,便会敲开成功之门!
2006年春天,刘晓明给雨花区送去一本书,希望从书中跳出。这本由刘晓明从网上摘录编集的“书”,介绍了王传福与他的比亚迪传奇史。
1995年,带着250万元借款、领着20余人在一个破车间起家的王传福,仅仅8年时间,打破日本垄断的世界充电电池市场,成为全球第一的“电池大王”;2003年,王传福又领着他创办的比亚迪进军汽车市场,并放言“比亚迪要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企业”。短短六年,比亚迪年产汽车突破40万辆,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最大的生产企业。比亚迪独辟蹊径,将充电电池用于汽车动力,为攻克燃气动力污染环境、解决能源短缺的世界难题带来新的希望。“股神”巴菲特“金指所点”,德国大众等世界汽车巨无霸纷纷抛来“绿橄榄”。
比亚迪的成功与梦想,让雨花区决策者大有“心有灵犀”、“相见恨晚”之感!
立即起程,奔赴深圳。
当造访者出现在王传福面前时,造访者手里的两本“书”让“汽车狂人”一怔,一本是《长沙雨花区发展汽车产业报告》,一本是刘晓明编辑的《王传福与比亚迪的传奇》。
“哦,你们比我还了解我自己哟!”
长沙的造访者短短30分钟,就让王传福“动心”。汽车尤其是电动大巴,需要物流优势,中部长沙是汽车辐射全国各地的最佳半径!
3年后,比亚迪两位副总来长沙考察,长沙市常务副市长谢建辉日夜驱车赶至同升湖接待考察者。3天后,谢建辉又率队登门拜访比亚迪。
比亚迪的高度,比亚迪的大梦,吸引着长沙,吸引着雨花区。
长沙的诚心,长沙的雄心,打动、感染着比亚迪。
终于,比亚迪抵住来自全国各地抛来的“绣球”,将投资落子长沙。
2009年7月9日,随着一纸合同,投资过百亿元的轿车、电动大巴、底盘构成的产业链落户雨花环科园!
跳出小九九 算出大情怀
比亚迪终于签约了!长沙市、雨花区、环科园上上下下一片沸腾,四年的坚持与努力,终于让长沙乃至湖南的汽车产业之梦触手可及了。
然而,欣喜之余,忧虑随之而来。
比亚迪征地6000亩,雨花区需承担20亿巨额基础设施及拆迁配套资金。20亿,相当全区近一个财政年度的可用财力。用20亿现金,去扶一个还是一纸合同的项目,合算吗?内陆人习惯的“小九九”,在人们心里噼里啪啦拨起来了。
看看雨花区决策者是如何算这笔经济账的。
2009年7月17日,在雨花区常委扩大会上,时任区委书记张建国和时任区长周杏武给大家算了一笔账,经过一番思索探讨,大家达成一个共识,这笔账要立足三个角度来算。一是要动态地算,而不能静态地算。项目建成投产后,区级年均税收2.5亿左右。从表面上来看,我们是投入量大、回收期长,好像有点划不来。但是,我们要学会算大账。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个这样庞大的项目落户雨花区,除生产性税收外,还会产生上十种税收。将带动多少配套企业发展,吸引多少员工就业,带动多少物流、销售、餐饮、房产、娱乐等消费?这个隐性方面的效益,我们无法估量,也无法计算。”
“二是要长远地算,而不能短期地算。有人认为,城区办工业,不合算,而搞房地产开发,更直接,更有效益。对于比亚迪这样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大企业,我们的眼睛绝对不能只盯着当前几千亩地的土地效益和开发效益。‘股神’巴菲特可以拿2.3亿美元投资比亚迪股票,我们难道就不能拿20亿人民币建比亚迪工厂?股票是无形的资产,有跌有涨,工厂是有形的资产,是永远留存在雨花区的。一个比亚迪汽车城项目,就是一座源源不断的‘富矿’,能够长久持续地产生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效益。”
“三是要负责地算,而不能消极地算。本届区委、政府班子如果要图工作轻松,要图日子好过,完全没必要配套这么多资金搞这样的大动作,也完全没必要从财政拿6个亿来搞基础设施建设。但从本着对地方负责、对百姓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承担责任,必须自我加压。比亚迪长沙汽车城项目落户雨花区,虽然短期上在资金、拆迁、协调等方面我们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从长远角度看,我们的获益是巨大的。对于这样一个大项目、好项目,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推卸责任,逃避困难。”
时任区长周杏武语气铿锵:“项目一旦敲定,‘经济问题’就变成了‘政治责任’,我们无路可退,只能勇往向前。”
一次经济账,算出一种大情怀,这就是一个雨花区当家人的责任感与担当力!
为圆一个梦 万众当纤夫
比亚迪这艘巨轮,将承载着长沙汽车产业之梦,驶向远方。纷至沓来的新能源汽车利好消息,将成为推动这艘巨轮的汹涌浪潮。可是,巨轮的起航,少不得一步一个脚印的纤夫们!
项目签下了,任务顷刻间如泰山压顶!身负振兴民族汽车工业使命的比亚迪,惜时如金,30亿元的投资半年内到位,3个月内要完成2600亩土地拆迁,其中,首期700亩建设用地要在一个月拿下!
征地拆迁启动之时,政府融资大门关门,银行曾经承诺20亿元的贷款落空。
日历一天天撕去,困难排山倒海压来,危难之际,省委、省政府挺身而出,鼎力支持;长沙市委、市政府雪中送炭,组成两帮两促工作组排忧解难;雨花区几大家班子披挂上阵,全区上下众志成城,环科园五大局倾巢出动……
比亚迪项目建设,成为长沙的重中之重,为比亚迪项目推进,万众一心,争当纤夫!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和市长张剑飞一次次到建设工地拍板解难,谢建辉6个月7次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比亚迪建设中的棘手难题,区委书记周杏武、区长邱继兴,比亚迪建设工地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办公室”,一个盒饭一瓶水,一个个难题就这样搞定。
为解资金难题,省国开行携手深圳国开行共赴北京,求得国开总行的特许给雨花区贷款15亿;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也主动对接,伸出橄榄枝,共救燃眉之急;长沙市政府拍板,市商行贷款3亿元。雨花区政府以极大的诚意和毅力争取上级银行支持,成功融资23亿元。
就在比亚迪项目尘埃落定之时,雨花区就排列出项目建设的33大难题,因为有众人助推,难题迎刃而解。
而在这纤夫群像图中,我们不得不把焦点对准他,雨花区区委常委、环科园管委会书记兼主任杜旭辉。
比亚迪选址长沙的初衷是相中已停产关门的三湘美的,比亚迪收购出价6000万元,而美的要价却是它的四倍,收购的重任雨花区担起,比亚迪要求2个月内完成收购,否则,另择他址。杜旭辉担扛谈判重任,而美的的最高决策者避而不见。离比亚迪约定日期渐进,情急中,杜旭辉挥笔给美的董事长写信,五个想一想,赢得美的理解,促成收购价降至合理范围!收购终于在规定期内完成!
当等候中的比亚迪意欲放弃长沙投资时,杜旭辉一口气30条短信,终于留住比亚迪驿动的心!
群像图中,还有洞井镇的领导班子和干部群众!
汗水加心血 写出新时速
2009年7月26日,气温高达40度。晚上,在比亚迪拆迁指挥部,主持着汇商会的副指挥长喻新义突然昏倒在地。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不怪拆迁累,只怪身体差。”淡淡的一句话,让身边人感动得泪水盈眶。因为这个曾经是篮球教练的壮汉,年过半百,已经连续5天工作至凌晨!
拆迁队长陈雷,不到而立之年,整整30天,顶着酷暑,从早上6点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回家途中,因疲惫不堪、体力不支两次栽到路边的水塘,幸亏有同事陪同得救。
拆迁,天下第一难事。武广新城16平方公里的拆迁还未落幕,比亚迪项目6000亩拆迁攻坚战鼓又响。拆迁指挥部80号精兵强将,放弃节假日,不分昼夜,分秒必争。凭借“5+2”、“白+黑”的工作激情,用汗水加心血,雨花区硬是将拆迁的坚冰一点点融化,将老百姓与政府因拆迁产生的隔阂一点点化解。
签约合同上的白纸黑字,要求雨花区一个月后,交地700亩,用于比亚迪涂装车间建设。而那块地上,那里种植着价值上亿元的数十万株苗木。最贵的一棵,贵达130多万元。
更难的是,拆迁恰逢103号令正式实施,103号令中没有对苗圃的拆迁补偿标准!
因此,尽管人手一本的《秩序手册》中拆迁政策一目了然,尽管花卉大世界葱茏的树木间挂满了鲜红的宣传横幅,经营户们还是无法理解拆迁。
拆迁户说:“一个月搬不赢。”拆迁指挥部说:“我们帮着搬!”拆迁户说:“人挪活,树挪死,苗木损伤怎么办?”雨花区请来50名林业专家,请来四五百名专业挖树工人!拆迁户说:“运输跟不上。”雨花区发动全区,调集200台运输车,免费搬运!
花卉大世界这座拆迁难山终于被搬走。汗水与心血,写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拆迁按期完成。而雨花区的老百姓,终于在拆迁中看到了雨花区区委、区政府的敢作敢为敢担当,看到了阳光拆迁政策的公平、公正!
一期3000亩的项目用地,拆迁仅历时3个月,随后“三通一平”紧紧跟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惊叹,你们创造了比深圳速度还要快的长沙速度!
而比亚迪二期项目,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实现拆迁腾地近4200亩,一、二期共拆迁农户近500户,无一例上访,无一例强拆,续写了“长沙速度”的辉煌!
奉献一座城 共写新辉煌
一座建筑面积达193万平方米的比亚迪汽车新城已经崛起,一排排银灰色车身、黑色玻璃车窗的电动大巴昂首挺立……
2009年7月9日,顶着长沙盛夏的如火骄阳,比亚迪激情落户长沙,2010年9月30日,5000辆大巴、10000辆汽车底盘的生产线建好投产,首期轿车项目120万平方米车间竣工,仅仅14个月,这是何等令人惊诧的速度!
围绕比亚迪汽车城,一条以“比亚迪”命名的城市次干道飞上环科园,这条30米宽、3公里长的大道将承载新能源车奔向大江南北。
在“比亚迪”汽车城,雨花区已新修6条道路,眼下又在筹划开工6条道路,仅此投资近10亿元!
比亚迪汽车城对面,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可容纳4万生源的长沙职教城已迎第一批新生入校,这些人才,将是比亚迪汽车城的主力军。
长沙市三大人才市场,由长沙市、人事局和雨花区人事局搭台的比亚迪人才招聘会,每周二三场,费用由环科园承担。
从湖南省,到长沙市,到雨花区扶持新兴工业化的政策纷纷出台,拟提供3亿元产业基金,用于支持比亚迪的研发事业,按年给付,每年4000万元!
万事已备,东风已起,当“比亚迪金鸡”开始“下蛋”,2011年,长沙比亚迪将有30万台汽车下线,走向全国。未来3年,年产值可突破300亿元,年税收20亿元以上,且将带动整条汽车产业链进驻,可解决5万人就业。
长沙比亚迪,是比亚迪全国十一大产地最大的产区,也是比亚迪实现A股上市、成为全球第一的重要圆梦之地;而比亚迪也解了湖南人的汽车情结,圆了湖南汽车产业之梦!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实力与发达的象征;
汽车制造基地,是一个地区或者一座城市地位与财富的标识;
以此作为标尺与度量,今天的湖南,今天的长沙,尤其是长沙市的雨花区,是一个铸就光荣、放飞梦想的日子,是一个登上台阶、重写新篇的时刻!
人类新能源汽车梦将从这里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最大的生产基地从这里诞生;中国汽车产业第六大板块从这里崛起!
辉煌的创造者是当今汽车巨子比亚迪,而创造地是湖南雨花环保科技产业园,是热土雨花!
雨花词典
位于省会长沙东南部的雨花区,下辖7街、1乡、1镇和1园(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总面积115.23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雨花是“长株潭一体化”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沿阵地,武广高铁和沪昆高铁、京珠高速和机场高速、城市地铁和城际轻轨交汇形成的独特区位优势。
商贸物流高度繁荣。沃尔玛、家乐福等世界500强商企云集,和以高桥、红星、东塘为龙头的大市场构成三大商圈。
工业发展前景广阔。湖南中烟公司、比亚迪、久润机械、杨子冶金等多家知名企业入主。占地15平方公里的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有中烟公司、比亚迪、湘能电工等70余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入驻。
生态环境秀美宜人。占地3000余亩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同升湖山庄、千年古刹清泉寺、圭塘河生态景观,共同组成一个魅力宜居生态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