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有色控股铜铅锌产业基地开工!”
11月29日10时,一场简单却热烈的开工仪式在衡阳常宁市的水口山循环经济工业园举行。
铜锌铅产业基地项目拟投资超过100亿元,最终形成“30万吨铜+30万吨锌+10万吨铅”的产能规模,预计年收入可超过200亿元。一期30万吨锌冶炼项目预计2018年底建成投产。
这样的大手笔,正是五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五矿有色控股”)砥砺奋进、深化改革路上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
1
以绿色促发展——
总量减排,整合产能,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铜铅锌产业基地
初冬时节,湘江河畔,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株冶”)这家有着60年历史的我国最大铅锌冶炼企业,正响应国家、省市转移转型的政策和湘江流域环境保护的要求,实行艰难又意义重大的转移转型。
按照“总量减排、经济持续、社会稳定”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有序衔接”的原则,株冶转移转型作为铜铅锌产业基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冶炼产能将“退城入园”,从目前的株洲市清水塘地区转移转型至衡阳水口山。
铜铅锌产业基地项目拟投资超过100亿元,最终形成“30万吨铜+30万吨锌+10万吨铅”的壮丽工业图景:
新建30万吨锌冶炼项目,实现株冶清水塘冶炼业务的有序退出和承接;
提质升级改造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现有10万吨电铅及稀贵系统;
在现有金铜公司一期(年产铜10万吨)效益良好、铜冶炼工艺成熟可靠和资本市场资金平衡情况下,适时扩建20万吨铜冶炼项目。
转移、压减、扩建,绝不是简单“复制粘贴”原有产能和做工业产能加减乘除。它是中国五矿和五矿有色控股落实国家供给侧改革要求、承担央企社会责任、实现绿色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全国铅锌产业版图、推进湖南“十三五”有色金属发展规划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国五矿将以此为契机,按照绿色发展布局,有效整合产能,打造一个联合冶炼、综合回收、统一规划、一体化配置的,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铜铅锌产业示范基地。”五矿有色控股董事长、党委书记黄国平介绍说。
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变“有色”为“绿色”——
削减旧产能,减轻环境压力。锌项目投产后,株冶从清水塘退出可缩减锌冶炼产能55万吨,铅冶炼产能10万吨,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清水塘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做出表率。随着铜铅锌基地项目的实施推进,水口山四厂、电铅和稀贵系统都将逐步、有序关停,水口山三厂、六厂、八厂将进行整合改造,实现整体大幅度的减排。
采用先进工艺,绝不再添增量。五矿有色控股在前期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论证和设计优化,结合株冶行业龙头的生产经验,发挥中国恩菲有色设计建设“国家队”的综合实力,在铜铅锌产业基地采用世界最大的152平方米沸腾焙烧炉、世界最大的单系列30万吨浸出和OTC溶液深度净化系统、行业最大的富氧挥发回转窑等大型设施,使用领先行业的铟直萃技术、智能制造技术、重金属工业废水治理零排放技术等,彻底规避湘江水污染风险。
据初步测算,基地项目实施后,湘江流域二氧化硫可减排1.5万余吨/年,重点防控元素(铅、砷、镉、汞)在湘江流域实现1.5倍削减。
这是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范,实现“量减质增”——
通过企业整合、产品结构调整,五矿有色控股现有铅锌产能适度压缩,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提升铜加工规模,达到“量减质增”的目的。
中国五矿在国内拥有康家湾、黄沙坪等优质铅锌矿山,在海外也拥有1600万吨铜、1300万吨锌的矿山资源储量,拥有世界级的邦巴斯铜矿和世界正建最大规模杜加尔河锌铅银多金属矿,铜铅锌产业的上游资源保障能力强,水口山铜铅锌冶炼基地的建立,无疑让中国五矿铜铅锌产业链得到完善和加强。
基地项目还将充分利用株冶锌冶炼、水口山铅冶炼的技术、品牌、人才、市场等多种优势,系统有序结合,物料循环利用,预计铜回收率98.55%、铅锌回收率达97%、银浮选回收率达75%、铟回收率74.3%,均为世界领先水平。
铜铅锌产业基地建成后,将形成产量规模达70万吨的铜铅锌联合冶炼生产示范基地,进入国内第一方阵,实现年收入过200亿元、利税过15亿元的目标。
这样一个于产业有益、于发展有益的好项目,得到中国五矿和湖南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政企联合的方式实施铜铅锌基地项目建设。
中国五矿主要领导定期听取五矿有色控股关于铜铅锌基地项目推进的工作情况汇报,并多次来湘协调推进项目;
湖南省政府将项目纳入省重点工程,专门成立专项协调小组,加快项目推进;
衡阳市、常宁市两级政府成立工作专办,抽调精干力量做好项目服务协调,用历史最短时间基本完成1300亩地的征地拆迁,创造了良好的项目建设基础。
2
以改革求生存——
划定改革路线图:“坚决退出一批、改革重组一批、持续发展一批”
划定改革路线图:“坚决退出一批、改革重组一批、持续发展一批”
铜铅锌产业基地,是五矿有色控股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也是五矿有色控股实施其改革发展路线图的重要环节。五矿有色控股正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统筹谋划、更高更远的视野全面推进改革和发展。
2009年底,中国五矿重组湖南有色集团,随后在长沙注册成立五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五矿有色控股成为我省第一家千亿级企业,并连续多年位居湖南百强企业之首。
从2012年开始,全球有色商品市场持续走低直至陷入谷底,五矿有色控股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五矿有色控股所属企业“老的老、小的小”:主力企业水口山、锡矿山建厂过120年,株冶、矿山院建厂60年;金铜、盐湖、新材料等新建企业都处在建设期或试生产期,青黄不接。巨大的市场压力加上重资产的矿山和冶炼企业普遍存在包袱重、人员多、竞争力低下、历史负担沉重等问题,重点企业出现持续亏损,资金严重紧张,发展步入困境。20家成员企业被列入僵尸、特困企业名单,企业资产质量差、亏损严重。
尤其是随着新修订《环保法》的实施,株冶、水口山、锡矿山等老企业环保风险加剧,绿色转型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生存或死亡——五矿有色控股从上到下在思索。
“无论困难再大,我们党委也要以对组织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员工负责的态度,将企业从困境中带出来!”时兼任五矿有色控股董事长、党委书记的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福利的话语调不高却掷地有声。
2016年1月、6月,按照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部署,五矿有色控股分别与五矿国际、中钨高新进行管理调整,以集中精力打好扭亏脱困、深化改革攻坚战。调整之后的五矿有色控股,业务以铜铅锌冶炼为主,稀土、锂钾、锑等稀有稀土新能源材料为辅,定位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产业升级的创新者”。
一个个不眠之夜的思索,一次次观念理念的交流,一点点思想火花的碰撞,共识在逐步形成和统一——
要生存,就得下决心剥离低效、无效资产,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要发展,就要保证保留下的资产和业务一定要有优势,一定要做到国内或行业领先。
2017年1月23日,历时数月、数易其稿的《五矿有色控股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通过中国五矿批准,五矿有色控股的改革发展思路和方向跃然而出:
围绕“国内铜铅锌锑产业”和“稀有稀土新材料产业”核心主业,“进够退足,聚焦主业,聚焦问题”,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尽快恢复自我造血功能。
“三个一批”,成为五矿有色控股的改革路线图:
“坚决退出一批”。通过股权对外转让、清算注销、关闭破产等多种方式,将没有优势的企业(业务)战略退出,减轻包袱,低效资产改革、出清。
“改革重组一批”。所属产业和所属企业分类定位,对历史包袱重、暂时经营困难,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业务)进行改革重组,减轻企业负担,实现优质资产的轻装上阵。
“持续发展一批”。优先发展锂钾新材料业务,积极发展稀土产业,培育特色金属材料高端产品发展平台。
2017年被五矿有色控股定为“改革执行年”,成立了分立重组工作组、基地建设工作组、发展规划工作组、降本增收工作组、三项制度改革工作组、优化调整工作组、监督执纪工作组、安全稳定工作组等8个工作组,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推进改革攻坚、推动改革落地。
本部带头改革。本部管理层级从4级压缩至2级,职能部门数量从8个管理本部、21个一级部门,精简为11个职能部门;转变作风,靠前指挥。时兼任有色控股董事长、党委书记的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福利带领部门中层逐个企业走访,规划预算、谈“止血”措施。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黄国平,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志顺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五矿有色控股班子成员和中层正职常驻长沙办公,在内网上公布班子成员每周日程接受群众监督,班子成员与重点企业“一对一”联系工作。
3
以实干成事业——
做强主业,减员增效,整体实现扭亏为盈
改革的路,从来都是难走的路。
在五矿有色控股各企业中,株冶、水口山、锡矿山体量最大、人数最多,改革任务也最为艰巨。直面困难,五矿有色控股提出了“将株冶转移转型与水口山铜铅锌提质升级结合,在水口山打造国内一流的铜铅锌产业基地”和“对水口山与锡矿山两家特困企业进行全面改革重组”两个重大专项任务,集中精力解决重点企业持续失血的问题。
“不当末代员工,不做低能团队,不做僵尸企业!”水口山、锡矿山两个过120年历史的企业,员工的回答坚决而坚定。
锡矿山公司的改革探路获得认可,今年3月,中国五矿在五矿有色控股现场召开锡矿山改革启动会,锡矿山作为首个改革试点单位,率先打响五矿有色控股改革、中国五矿重点企业改革脱困第一枪。
从蒸湘交汇的雁城衡阳到青藏高原上的一里坪盐湖,从湘江之麓的株洲清水塘到资水之滨的冷水江锡矿山,一股股澎湃不止的改革发展动力正在五矿有色控股火热涌动——
“坚决退出”的僵尸特困企业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湘氟公司破产、有色重机破产正在有序推进;持续亏现企业和无勘探前景的勘探企业正在逐步清算。2016年至今年9月,五矿有色控股已分流安置人员8932人,预计到2018年底,将累计安置人员15799人,完成僵尸特困企业的全部处置工作。
“改革重组一批”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水口山、锡矿山已经完成了公司分立,主业公司已恢复盈利能力;株冶转移转型工作取得标志性进展,铜铅锌基地建设锌项目开工建设;其余直管企业的深化改革工作正在逐步落地。
“持续发展一批”,夯实铜铅锌基本金属冶炼的产业基础,拓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回收、产业运营和矿山科技业务,优化布局稀土、锑产业及新材料业务,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推进产业布局。
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发挥坚强后盾作用,至2016年底,中国五矿已累计对湖南有色集团增资104.25亿元,通过持续输血帮助五矿有色控股在湘企业渡过难关。
近年来的持续努力以及近两年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
截至10月份,五矿有色控股所属水口山、锡矿山、株冶、矿山院、锡矿山资产公司、衡氟、云氟七家改造提升企业利润同比减亏(增盈)2.5亿元以上,与2015年同期比减亏(增盈)8.3亿元以上。
五矿有色控股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整体实现扭亏为盈,稳中向好的局面正在形成。依托改革求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企业工作的主动性、干部员工的自信心显著增强,实现了以改革促发展、改革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五矿有色控股正以铜铅锌产业基地建设和“三个一批”为抓手,改革和发展双轮驱动,双翼齐飞,为中国五矿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金属矿产集团、为富民强省贡献力量!(曹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