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远何兴安肖晔
岁末年初的龙城大地,处处生机勃勃。党的十九大精神犹如一股春风,激发了湘乡干部群众前所未有的发展自信和苦干实干的昂扬锐气。
2017年12月6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湘乡市第七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明确了湘乡市分“两步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8年至2023年先打好基础,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三年,2026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建设实力湘乡,打造幸福龙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湘乡市委、市政府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而实施的重大战略举措。久久为功、厚积薄发,近年来,特别是过去一年湘乡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一年,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经济运行持续稳中向好。
2017年,湘乡市坚持把湘乡经开区作为项目建设主战场、工业强市主阵地,深思电工、埃普特、巨强科技、吉昌动漫、嘉寓门窗等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五矿湖铁成功实现产能转移,南方水泥稳步发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扎实推进,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渐成规模,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房地产、金融、旅游、商贸物流等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过去一年,坚持改革不走在前面、发展就会落在后面的理念,突出强化改革担当,体制机制日益顺畅。
2017年,湘乡市稳步推进9大领域158项改革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规范行政许可219项、公共服务事项126项;突出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承接好了27个部门的398项权限;突出投融资体制改革,成功发行债券29.5亿元;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初见成效;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过去一年,加快建设精美湘乡,城乡品质得到较大提升。
2017年,湘乡市通过实施8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1亿多元,力推城乡面貌更加精美。基础设施大步迈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殡葬服务设施、南正街提质改造、步行街提质改造等项目扎实推进;车站南路、起凤路、黄金大道建成通车,健康路、新港社区顺利完成提质改造;G320湘潭绕城线、水府大道、水府大桥加快推进,新建农村公路120公里。总投资4.4亿元,重点打造东郊示范片,棋梓、月山等示范镇区,建时、石坝等7个示范村及138个美丽屋场,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龙洞镇荣获全省经典文化村镇,金石镇文星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过去一年,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2017年,湘乡市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把扶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在民生领域累计投入资金25.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5%以上。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全面助力贫困户脱贫,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脱贫成效巩固提升;战胜历史罕见特大洪涝灾害,灾后建设扎实有序;突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圆满办结中央环保投诉交办件82件;全面推行河长制;水府水域4.3万口网箱、369个拦库全部取缔到位;坚持教育优先,获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顺利通过省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实现城乡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继2016年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后,2017年综治民调得分再创新高,在全省排名稳步前移。
过去一年,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文化实力逐步彰显。
2017年,湘乡市坚持把文化作为立市之本,将深厚的湘乡文化内涵和精髓充分转化为城乡群众的文化自信。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云门广场、听泉书院、起凤学校等项目稳步推进,蒋琬广场、褚公祠完成建设;新增美巢家居、利华新材料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家;图书馆、文化馆对外开放;建成合格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8个;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功举办湖南省首届体育旅游节。
过去一年,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干部队伍活力迸发。
2017年,湘乡市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要抓手,实施“连心惠民”工程和“强基聚力”工程,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坚持把村(居)“两委”换届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面对696个村合并为297个带来的各种压力,通过深入细致工作,圆满完成换届选举;落实基层支部“五化”建设要求,新建村部102个,提质改造14个;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总要求,坚定政治优先、基层优先、项目优先、口碑优先的导向选人用人,突出干部教育培训,注重从知识、年龄、性别、经历、党派五个方面,逐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扎实开展政治巡察,实现湘乡市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持续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据统计,湘乡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34件,给予纪律处分351人次。
新时代、新纪元、新目标、新挑战,在新的一年,湘乡市干部群众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上下齐心、埋头苦干,朝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宏伟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延伸阅读】
围绕重点激活发展动力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
为了实现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湘乡市今年将坚持产业优先、民生优先和项目优先理念,突出抓好“三个十”重点工程、办好十件实事以及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坚定不移促发展,厚植产业新优势。
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坚持精准招商,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库和客户资源库建设,着力引进一批与主导产业关联度大、聚集度高的配套企业,支持“建筑湘军”“电力湘军”等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开展“请老乡、建家乡”活动和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计划全年引进内资38亿元、外资7000万美元,亿元以上项目7个。
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围绕国家级经开区目标,设立湘乡经开区产业发展基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电工电器、机械制造2个百亿产业集群,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以列入首批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契机,推进城西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盘活存量资产,布局新兴产业,实现“腾笼换鸟”。
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抓好国家湘潭农业科技园建设,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精细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增加值62.6亿元,增长3%以上。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编制《湘乡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围绕构建“一心、两带、三区”,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狠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做大文化产业,打响湘乡文化品牌。
坚定不移抓统筹,构建城乡新格局。
提升城市品质功能。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扎实推进“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管理、统筹城乡发展、普及志愿服务、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市民素质、打造文化名城”等七大专项行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湘乡整体形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着力培育提升一批有特色、有韵味、有乡情的美丽村庄,让乡村美景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资源。
打造宜居生态家园。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持之以恒抓好重点环保问题整改。全面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扎实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全域绿化三年行动”,营造林10.85万亩,争创省级森林城市。
坚定不移惠民生,开创和谐新局面。
健全兜底线、普惠化的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和保护工作。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全面落实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等措施,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构筑全方位、社会化的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化平安湘乡创建、落实信访包案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活动和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完善更优质、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农村学校“改薄”任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健康湘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优化人口计生服务。
坚定不移推改革,打造发展新引擎。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实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方便、更快捷。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率先在棋梓、月山、壶天等乡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逐步下放部分管理权限,增强乡镇内生动力。
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抓好省科技成果转化转移示范市项目。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新增创业主体1200户,创业带动就业2400人,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使命要有新担当。今年,湘乡市政府还将坚定不移优作风,展现政府新形象。通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力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增强执行力、公信力,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王源远何兴安肖晔)
抓住关键夯实创建之基
2018年是湘乡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起步之年。虽然说文明创建是长期工程,但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今年如何开局显得尤为重要。湘乡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文明创建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过程,今年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夯实基础。
首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破除文明创建障碍。
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持续不断的过程,必须时刻更新,做到时时新、日日新。湘乡将针对当前视野狭窄、全局思维不够、争先意识不强的现状,用先进理念、时代思维、科学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头脑。
要理顺机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远远高于其他所有的创建活动,所有涉及领域必须大幅度改进创新。湘乡将重点建立健全指挥体系、责任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奖罚体系,紧扣标准、找准问题、列出清单、理清节点,实现资源优化,形成强大合力。
要创新发展。湘乡将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包容的理念,牢牢把握新时代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形成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绿色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全域推进、全民创建和全面提升,不但抓硬件设施提升更要抓文明素养和文明水平整体提升。
其次,坚持以城乡统筹为路径,夯实物质文明基础。
突出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湘乡市将着力优化道路网络、完善市政设施和建设文旅项目。其中在路网建设方面,将加快推进湘乡至韶山、湘乡至湘潭、湘乡至娄底3条城际快车道建设,推进醴娄高速建设,启动东山大桥建设,完成龙城大道东线和涟滨北路西线等建设。
突出重点区域,壮大实体经济。湘乡经开区要紧扣产业升级,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电力产业园等产业集聚园,加大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帮扶力度,着力引进产业链上的好项目、优企业,确保综合实力稳定在全省产业园区前20强。在依托水府旅游区打造全域旅游的同时,湘乡主城区将围绕市民需要,完善功能布局,推进提质改造,提升整体面貌。
突出镇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湘乡将着力发展乡镇工业,金石镇和虞唐镇要争当镇域经济发展典范。东郊乡、泉塘镇和白田镇要重点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其他乡镇要因地制宜、谋求发展,着力推进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重点推进月山镇、棋梓镇、毛田镇和龙洞镇等镇区提质改造。
第三,坚持以民生福祉为追求,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攻坚精准脱贫。湘乡市将持续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等政策,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三走访三督导三签字”工作,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实现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确保2018年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
发展民生事业。湘乡市将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此外,重点抓好民生德政工程。全力推进一公司、湖铁、学仓街、三眼井等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惜池路片区、南正街片区等背街小巷提质改造。推进城市亮化、绿化工程。
要加强环境整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大气联防联治、污染土壤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水府庙湿地保护与修复。
要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依法治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大力推进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多元化,务实推进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强力推进“雪亮工程”,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和惩治黄赌毒、盗骗抢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坚持以优化服务为抓手,彰显城市文明形象。
着力优化城市秩序。以“净化、美化、序化”为重点,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合理优化交通标识,主干道设置隔离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大力开展非法营运、超限超载、校车安全等专项整治。坚持文明劝导常态化,鼓励曝光不文明行为。
着力推进文化惠民。加快推进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免费开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体育设施,鼓励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建好文化志愿服务人才库,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
着力提升市民素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湘乡精神,深入开展全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发挥示范作用。实行鼓励性和指令性创建相结合,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让文明新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王源远何兴安肖晔)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