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湖南省无线电管理条例》问答

2020年11月26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5年09月22日 星期二

问:为什么要出台《湖南省无线电管理条例》?

答:近年来,我省无线电应用蓬勃发展,无线电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无线电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无线电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推进依法行政,在法治的轨道上开展工作。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频率资源需求不断增长。无线电频率资源已成为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都将无线电技术作为重要手段。

三是加快推进信息化为无线电应用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无线电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设施的发展基础和重要手段,无线电是实现信息化“无所不在”的唯一手段。

四是新形势下无线电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凸现。近年来出现的“伪基站”、“黑电台”、卫星电视干扰及“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问题十分猖獗,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问:现在无线电事业飞速发展,新的《无线电管理条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规定或者说措施?

答:当今世界,无线电技术的创新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车联网、移动支付、无线充电、智能穿戴设备等快速发展,使这些领域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我省《无线电管理条例》在起草过程中,非常注重地方立法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这次我省《无线电管理条例》出台,在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主要规范了以下内容:一是新增加了“促进社会发展”确定为无线电管理的基本原则;二是明确规定省政府要组织编制全省无线电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充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促进本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是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采取措施,保障无线电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促进无线电频率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无线电资源的利用效率;四是鼓励共建共享无线电台站址和其他基础设施,减少无线电台站的重复建设;五是严格规范、简化了使用无线电频率、设立无线电台站的审批手续,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减少审批流程;六是全面规范了无线电对经济、社会事务的安全保障,在民生权益保护方面新设了许多条款。如打击伪基站、考试保障、规范屏蔽器的使用等。

问:现实生活中,老百姓一方面非常希望无线电通信信号好、无盲区,一方面却又担心通信基站建得太多,对人的身体有损害,请问《条例》在这方面有什么有利于民生的新规定?

答:现代公众移动通信已成为老百姓日常工作、生活、交往必不可少的部分,随时随地使用高质量、快速、安全的通信网络也成为老百姓正常的生活需求。但要做到有这样好的通信网络,需要大规模的网络和基站建设作支撑。现实生活当中,通信网络运营商在基站建设过程中由于宣传和解释工作做得不到位,老百姓担心电磁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危害,提出质疑和要求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起草条例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省人大在审议条例草案时也花大力气对此进行了调研,听取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我省条例对此专门设置了相关条款进行了规范:一是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固定无线电台(站)、公众移动通信基站和专用无线电通信基站,应当经电磁环境测试合格,并符合电磁辐射防护的有关规定。二是规定了在居民区、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区域设置公众移动通信基站前,应当通过由第三方实施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估,并将评估报告进行公告;建成后,应当将设施设备的发射功率、电磁辐射范围和强度及环评结果、监督部门等内容,制作成告示牌,悬挂在基站醒目位置。三是规范了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无线电管理机构投诉、举报违法占用无线电频率资源、破坏电磁环境等扰乱无线电电波秩序的行为,可以向环境保护部门投诉、举报电磁辐射超标行为。无线电管理机构、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及时依法组织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举报人。大家可以从上面这三个方面对照原来无线电法规规章看,这些内容都是从保护民生权益的角度出发新增加的内容,也是我省条例的亮点,对通信基站的建设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充分考虑了老百姓和社会的关注!

这些年来,各种无线电通信基站的建设一直受到无线电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经过了环评和各类检测监测。另外,通信基站严格按照审批监管运行,其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是在控制范围之内的。特别是这两年来,政府和通信网络运营商推行小功率基站覆盖,产生的辐射是非常非常低的(即便靠基站很近,人体承受的辐射还不如家用微波炉、电吹风、WIFI等家用电器产生的辐射大)。所以,对通信基站建设,老百姓大可不必恐慌,应当消除误解,支持通信基站的合理布局和建设。只有这样,用上无盲区、高质量的通信网络才可完全实现。

问:《无线电管理条例》赋予了无线电管理部门哪些管理职责?

答:随着无线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任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国家《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我省原来的《无线电管理办法》虽然对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但还有许多新的职责缺乏规范。这次我省《无线电管理条例》虽然没有专章规定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职责,但通过各条、款的设置,特别是针对我省无线电管理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了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主要包括:对无线电频率的规划、指配、分配,对无线电台站的审批、监管,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研制、生产、进口、销售、维修审批及监管,对无线电安全保障的管理,对无线电监测和监督检查,对非无线电发射设备辐射无线电波的监管,对无线电违法行为的查处等。

问:前两年,社会上出现了“伪基站”的词语,请问什么是“伪基站”,设置使用“伪基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无线电管理条例》对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定?

答:近两三年来,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设备假冒通信网络,任意冒用号码,窃取手机信息,强行向不特定对象发送诈骗、商业广告等有害信息进行牟利、诈骗的情形时有发生,绝大多数手机用户都被广告、诈骗信息骚扰过,不胜其烦。有些人还上当受骗。简单地说,“伪基站”就是假冒移动通信网络,利用手机等通信终端自动搜索网络的功能,强行将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连接,冒用任意号码,向手机等通信终端发送非法广告、垃圾短信、诈骗短信并盗取手机等通信终端的用户信息的无线电发射设备。设置使用“伪基站”,违法成本低,能给违法行为人带来暴利,并且隐蔽、流动性大,一度呈爆炸式蔓延。同时,因使用“伪基站”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公民财产安全,不是简单的非法设台,所以出现不久,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此专门通过决议,将造成严重后果、经查处拒不改正的生产、设置和使用“伪基站”的行为列入了犯罪之列。去年,国家9部委联合开展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的专项行动,摧毁了一大批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的犯罪窝点,办理了一批违法行为人的刑事案件,使泛滥成灾的“伪基站”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了遏制。

我省也是“伪基站”受害严重的省份,打击“伪基站”违法犯罪行为也正值我省《无线电管理条例》审议期间,省人大在审议条例时充分考虑到了打击“伪基站”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性、长期性,因此,条例在第二十九条专门就“伪基站”的行为设置了禁止性条款,并在第三十六条加大了使用“伪基站”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问:现在国家各类考试非常多,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考试作弊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隐蔽,请问《无线电管理条例》对这个方面进行了哪些规范?

答:大家都知道,这些年来,各类国家考试特别是国家司法考试、高考,还有注册会计师、建筑师等各类高标准、严要求的考试越来越多,保障考试的公正公平越来越重要。同时我们也看到,总有极少数为谋取不义之财铤而走险,想在考试中利用作弊通过考试,这种行为虽然是极少数,但严重破坏了考试的公正公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近年来考试作弊,其中绝大多数是串通考场外的其他人,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递考题和答案进行作弊。我省无线电管理部门在公安、考试主管等部门的配合下,每年出动大量设备、人力,为各类考试保驾护航,查处、防止考试作弊事件做了大量工作,抓获了一大批进行考试作弊的违法行为人和违法设备。基于这一成功做法和实际需要,所以我们在条例第三十三条进行了规范。当然,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考试主管部门包括公安部门的重拳出击,无线电管理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会更加紧密配合,切实履责,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

问:现在许多会议和考试甚至有关公共场所都大量使用手机信号屏蔽器,造成周边许多人无法使用无线电通信,请问这种行为是否合法?根据《无线电管理条例》的规定,是否允许使用手机屏蔽器?应该如何使用?

答:近几年来,一些会议和场所为了保密、消除外来干扰、保障会场纪律等而使用无线电压制、阻断、干扰设备,应该说出发点是好的,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大家也看到,不正确使用,随意扩大压制干扰范围、随意加大发射功率、随意增加压制干扰时间等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周边人民群众的移动通信。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大原因是因为没有法律法规的规范,随意安装使用无线电信号屏蔽器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管理。我省条例起草、审议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为此设置了条款进行了规范。条例第二十六、三十三条都有规定,因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确有必要安装使用无线电压制、阻断、干扰设备的,必须履行以下义务:一是使用者应当在使用区域内公告压制、阻断、干扰的范围和时间;二是严格按照技术规范限制发射频率和功率,接受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监督指导;三是使用后及时关闭无线电压制、阻断、干扰设备。为此,安装使用单位必须派专人管理,严格依法使用。凡不依法安装使用导致造成无线电干扰事件发生的,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