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品质长沙大美星城

2020年11月24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6年01月25日 星期一

陈永刚

人与城市,既像旷世之恋,更期许能和谐终生。建设和管理城市,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增多,城市管理需要破解的命题也越来越多。

2015年1月14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整天时间,集体考察、专题研究长沙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代表省委常委会向长沙提出“五高”要求: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高起点规划,推动高融合发展,坚持高品位建设,有力有序高水平管理,实现高效率运行,奋力建设现代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这是省委、省政府对长沙的期许!这是市民群众对家园的期盼!

2015年,长沙全市上下,以“史上最大规模”的拆违行动为突破口,实施最严格、最精细、最到位城市管理,打响了城市品质倍升攻坚战。作为此次攻坚战的排头兵、主力军,长沙市城管执法部门以建设“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品质长沙为目标,努力打造人文城管、品质城管、法治城管、智慧城管,推动城管工作转型创新升级,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优化,城市品质魅力进一步提升。

最严城管执法,管出文明常态

2015年,长沙执行“最严城管执法”,已经不是“一阵风”,而是成为“常态化”。

长沙市城管执法局围绕市容秩序“四个基本一样”和“四个基本看不见”的工作目标,通过开展联合执法、实施严管重罚、实行违法曝光、强化常态管理等,全市市容秩序有了明显改观。

长沙市城管执法局局长邓鹏宇介绍,该局以狠抓“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为重点,以明确各区执法办案任务为主要抓手,以严厉的处罚推动管理理念的转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执法行为中突出刚性执法、依法执法、文明执法,从以处罚行为人为主转变为处罚责任人为主。2015年1-12月份,全市共办理各类案件6.8万余件,处罚金额1000余万元,在严管重罚的约束之下,市民的文明素质、行为习惯有了潜移默化的悄然提升。

自重新理顺体制、下移管理重心以来,长沙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城市管理网络和多部门参与的“大城管”格局。包括市城管执法局、发改委、住建委、公安局等19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大城管”格局建立,小区物业监管、噪音扰民等17项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管理职责边界也得以厘清。自城市管理体制理顺至今,全市各区县推进城管项目建设,各市直部门逐步强化城管合力,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上百社区公园,绿意与人同行

春天,樱花、桃花、杜鹃等各种花儿纷纷盛开;夏天,则是紫薇、荷花的天下,还有栀子花诱惑你的鼻子;秋天,桂花遍地开,观叶、观果,也是醉了;冬天,腊梅沁人心脾,落叶乔木线条婀娜,透着水墨画般的美。

这些美,不用去远方,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2015年,长沙共建成21座社区公园(街头小游园),目前已全部竣工并对市民开放。加上此前的123座,目前长沙社区公园(街头小游园)的数量已达144座,为长沙城区增加绿地近百万平方米。这些社区公园主要分布在老旧社区或安置小区,一定程度解决了老、旧城区公共绿地少的局面,基本实现居民出门300米见绿的目标,让绿意、让春天与居民亲近了许多。

长沙还着力提高“三维绿量”,试点对五一大道(芙蓉路)立交桥、浦沅立交桥、岳麓大道(银杉路)跨线桥等7座立交桥和人行天桥实施立体绿化,让冰冷的水泥森林披上温馨的绿色。

老旧街道社区,蝶变美好家园

2015年,长沙城市管理进街道、进社区、进背街小巷,棚户区的居民同样感受到品质长沙的喜人变化。

长沙市城管委办公室严格按照十大标准强力推进“城市管理示范街道”创建,评定芙蓉区文艺路街道、火星街道,天心区青园街道、文源街道,岳麓区咸嘉湖街道、橘子洲街道,开福区通泰街街道、望麓园街道,雨花区东塘街道、砂子塘街道,高新区麓谷街道为2015年长沙市“城市管理示范街道”,芙蓉区荷花园街道、开福区清水塘街道通过创建复查。

同时,在芙蓉区化龙池等49个社区、芙蓉区龙马等50个社区分别开展开放式社区物业服务精品社区、示范社区创建,指导各区分别对全市101个社区开展样板社区物业服务创建,全市开放式社区物业服务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开放式社区物业服务逐步全覆盖,涌现了荷花池、荷叶塘、金地、和馨园、冬瓜山、月桂等精品社区典型。那些曾经路不平、沟不通、灯不亮的老旧社区,已经蝶变为幸福家园。

最大规模拆违,拆出清爽靓丽

2015年,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年基本拆除,两年基本清零”目标要求,长沙市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拆违行动”,长沙市城管执法局作为牵头单位,积极履职,承担了全市拆违控违工作的指导、协调和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据长沙市拆违办统计,2015年全市累计拆除违法建设面积1477.84万平方米,实现年初目标任务的140%以上,控制新增违法建设面积6.96万平方米。全市集中连片违法建筑实现了基本拆除,拆后提质建设有序推进。邓鹏宇介绍,2015年长沙重点拆除了开福区朝正垸片区、雨花区黎托片区、芙蓉区东湖片区、天心区南部城区、岳麓区后湖片区等城郊结合部区域集中连片违建,倒逼违法仓储、物流、小微型生产加工企业“腾笼换鸟”。

拆除违建后的土地该如何利用?按照“增加公共绿地、公共空间、配套设施、支路网密度,减少居住人口密度,减少开发强度”的“四增两减”要求,长沙将拆违工作与提升城市品质结合,清理拆后场地1179万余平方米,通过拆违还路、拆违治脏、拆违改造、拆违增绿、拆违添景,在拆除违法建设后的场地上建起了公园、停车场、绿地。截至2016年1月17日,长沙市在拆违后场地整土复绿493.53万平方米,新修道路6.72万米,在拆后地块上启动项目173个,占地1212.16万平方米。同时,投入资金7.89亿元,在拆违腾出的土地上新、扩建学校26所、医院9所,新建停车位9493个,新建各类公共设施273处。

最美入城通道,扮靓城市脸面

2015年,长沙市由市城管委办公室牵头,对全市17个出入城口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市民开车进城,惊喜地发现,出入城口“亮丽多了!养眼多了!”

出入城口是城市的“脸面”,直接关系到人们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由于历史原因,长沙的出入城口存在基础设施不配套、景观亮化不到位、绿化品质低等问题。长沙市城管执法局提出了以“亮化、绿化、净化、美化”为重点内容的出入城口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标,各区(县)迅速行动,狠抓落实。

高新区克服立柱广告多、协调难等问题,高标准完成了岳麓大道等路段两厢绿化带的提质改造;芙蓉区人民东路拆违透绿、增绿添景工程投资额达7500万元,极具现代感的灯具在葱郁大树的映衬下,以其独特的韵律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开福区芙蓉北路扩容、提速、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增加相对独立的人行道和游步道,提升道路景观品质;雨花区启动环城绿带建设,有力推进火车南站、李家塘京珠高速出入口等地的整治和绿化……

座座人行天桥,拼出星城彩虹

2015年的星城长沙,在繁忙的路口,一座座人行过街天桥,如绽放在这座城市的道道“彩虹”。

近年来,长沙市城区新建了10多处人行过街天桥,这些天桥的建成,既得到了市民的称赞,让他们走起来安心,又让司机更舒心。

在天桥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以人为本,尽量做到人性化,广泛听取专家和市民的意见,根据地形地貌,设计建设与街巷以及周边建筑相协调的过街人行天桥。新建设的天桥还包括了绿化景观工程、亮化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工程等设施,确保天桥设施既实用又美观。

一些人行天桥加装自动扶梯。营盘路蔡锷路口附近有两家医院,天桥设计安装垂直升降电梯,更好地服务于行动不方便的人。

据了解,长沙市在2013年建成4座人行天桥、2014年建成8座人行天桥的基础上,2015年又完成了6座人行天桥建设。

严管“马路杀手”,渣土车规矩了

2015年,过去经常性见诸媒体的渣土车肇事、逃逸的新闻,越来越少听到了。

长沙市城管执法局以最严城市管理为统领,自5月至8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渣土车、砂石车、混凝土搅拌车为重点的“三车”整治百日行动。

9月份,又全面启动“十严”渣土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渣土工地无证施工,渣土车超速、闯红灯、车辆沿途撒漏,非专用车辆运输渣土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统计,整治期间共查处违规工地486个(次),查处违规渣土运输车辆1245台(次)、违规混凝土搅拌车504台(次)、违规砂石运输车辆709台(次);教育整改“三车”4080台(次)。

同时,狠抓源头管理。抓好每月渣土运输公司的考核,兑现奖惩;推广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目前,二环以内已全部使用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运输,老车全面退市和新车全面入市的推进工作也正紧锣密鼓推进。

迷人星城夜景,彰显人文之美

2015年,长沙市民惊喜地发现,夜长沙,好迷人!

长沙市城管执法局突出长沙“山、水、洲、城”的空间格局,努力构建高标准复合型、立体化、多功能的城市亮化综合体系,打造璀璨星城的夜景亮化特色,进一步彰显品质长沙的城市形象。

夜幕下的湘江两岸,流动于山体、水域、道路、桥梁、楼宇的亮化线,勾勒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时尚、活力、创新独有的轮廓。

站在江边远眺,北辰三角洲的万家灯火,灯光映照下的裕湘纱厂,以湘水为伴的橘子洲头,如彩虹横卧的银盆岭大桥,共同构成着一幅万家灯火、宁静和谐的美好画卷。“舟游夜色里,魅力湘江行”,长沙的夜色之美,是这座城市品质另一种形式的表达,映衬出城市的景观之美、人文之美。

今日之长沙,品质凸显风味足;

明日之星城,必以大美惊世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