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敢叫古城换新颜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5年12月02日 星期三

陈志华唐高旭唐善理

魂牵梦绕千百度,归来不识新零陵。

蜿蜒潇水晶莹透澈,巍巍东山古木参天,永州大道宽阔靓丽,古城新姿风光如画,幸福人们笑靥如花……

永州市零陵区大力开展“五城同创”,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城市活力竞相迸发,先后跃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区行列,并向国家交通模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大步进发。

“创国卫”勇争第一

2012年以来,零陵区响应永州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号召,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克服基础差、底子薄、经费少、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全区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创卫考评中,该区连续13次排名全市第一,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为永州市成功创国卫发挥了先锋作用。

“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像老鼠一样到处窜,把每一个角落的情况都搞清楚”,“像钉子扎进去,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这是区委书记严兴德经常说的三句话。零陵区坚持以最强的领导、最多的领导和最强大的工作班子来抓创卫工作。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倒排时间,坚持“五加二、白加黑、雨加晴”,奋战在创卫工作最前线。

大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高标准地完成70条背街小巷的改造,以及芝山路、南津路、黄古山东路等12条主次干道人行道板、路缘石、下水道的改造,加快纳污管道建设。安装和启用市政亮化设施,营造出亮丽的城市夜景。加快推进品质活力城市建设。坚持创国卫成果与市民共享的理念,城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陆续拆除围墙和大门,还绿于民,增加公共区间,停车场实行24小时无障碍对外开放,其他公共场地进行绿岛式的绿化,整个城区逐步变成一座大公园。

全方位“整容”、“洗脸”。全面清除城市“六乱”和违规种养等问题,取缔神仙岭、西江苑等12个马路市场和司马塘路口等120多家餐饮摊点,取缔所有违规洗车点和木材加工厂、废品店、藕煤厂、红砖厂等。以人民路、南津中路、潇水中路等6条主次干道为示范街道,全面实施空间管线下地,拆除违章建筑、违规广告和空调外机,统一规范设置临街店牌招牌,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空间立面卫生大幅改观。同时,全面推行市场化保洁,把中心城区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清扫保洁任务全部发包给专业化保洁公司,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定时的全天候保洁机制,街道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其中机械化清扫率达43.4%。

集中整治攻坚克难。高标准改造城区内14个农贸市场。建立市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城管执法局“三位一体”的市场管理体系和市场管理人员联系经营户的包干机制,落实市场内及其周边300米范围的常态化管理。全覆盖整治“八小”行业。对全区2545家“八小”门店的店名、店主姓名、经营场所地址等情况,记录在案,建立台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整改达标的按成本的10%予以奖励,对超期仍整改不到位的,勒令停业整顿或依法予以关停。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交由办事处、社区负责,区财政兜底保障建设资金。搬迁猪场1320个、生猪1.1万多头。将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村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环卫保洁,共聘请保洁员362名,做到定时清扫,垃圾日产日清。

强化督查督办确保落实。区创卫办将辖区内300多个单位分成A、B类职能部门、办事处等11个类别进行考核评比奖惩。3年来,共发交办函920多件、现场整改通知书1100多份,涉及各方面问题7200多个。督办结果以短信、电子屏、《创卫简报》等方式向市区领导和全区各单位公开通报,有力地推进了创国卫的进度。

“创国森”绿满古郡

漫步零陵,满眼皆绿,山水如画,人景益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通过努力,零陵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40项指标全面完成,其中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7%,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82平方米,16项指标超额完成,为永州市今年跨入国家森林城市作出了巨大贡献。

提高城区绿化水平。大力推进游园、绿带、公园、节点绿化建设,15万株大苗进城,完成阳明大道中心绿化带、虎啸绿岛、柳宗元生态文化公园、萍洲东路等10余条街道绿带建设和改造,完成永州大道零陵段等30余条道路行道树种植任务,完成城区街头零陵楼等12个小游园建设,完成愚溪沿河柳子景区、萍岛公园绿化提质,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04.44万平方米。区委、区政府拆掉了30多年的大院围墙,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大院不再设门禁,市民可自由进出。稳步推进城区宜绿空地绿化工程,绿化空地约48.8公顷,建成区绿化基本形成了点、线、面同步发展的城市绿化网络体系。

“裸露山地”披上绿装。按照“适地适树、林相美观”的原则,通过建设专业造林基地、各级领导示范基地、林业产业基地、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等形式开展裸露山地攻坚绿化。

通道播绿塑造美景。精心打造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县乡道通道绿化景观带,衡枣高速、永蓝高速75公里绿色长廊7000余亩高标准绿化被列为全市通道绿化示范基地。区内黄太线20公里,珠山镇322国道新线5.5公里全部种植绿化大苗。全区完成通道绿化里程1775.7公里,为计划任务的767.7%,其中国、省、县通道绿化271公里,农村主要通道绿化1504.7公里,完成桤木、木荷、香樟等种植117万株。

绿色乡镇、秀美村庄成批涌现。石岩头镇在入镇主要通道、街道两旁植绿;接履桥镇、水口山镇、珠山镇在镇政府院内见缝植绿,增强绿化层次,大大提升了绿化水准,机关面貌焕然一新。乡镇机关院内和街道绿化共完成樟木、桂花大苗种植2.2万株。全区共建设秀美村庄341个,完成村镇绿化500多个,种植各类苗木100万多株,建立省级生态文明村18个、市级生态村55个,示范村27个。香零山村投入200多万元全力打造秀美村庄示范村,吾山里、竹元背、夏阳等村结合本村实际,建设特色秀美村庄。黄田铺镇兴建常青公园、梁木桥村兴建小游园,崛起一批“一路一景、一户一品”新型小康村。

“创交模”畅通前行

古老而年轻的零陵,突飞猛进的发展浪潮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8月以来,该区以永州市创建国家交通模范城市为契机,抓硬件,树理念,保畅通,在全市多次考核中均排第一。

夯实交通设施建设基础。邀请同济大学和上海设计院等专家团队高层设计,完成城区20个仿古公交候车亭和停车港湾的提质改造建设、东风大桥东桥头十字路口的交通改善工程,新增城市路网1.1公里、农村公路12.6公里,在南津路、芝山路周边新建大型公共停车场6个、新增停车泊位近700个,同时施划路内及其他停车泊位6000多个,新建交通信号设施4处;完成潇水西路东风大桥至工农路口人行道、科技学院桥下通道路面及排水设施、黄盖路人行道及排水设施维护改造。同时,抓好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管理,维修完善市政下水道550米、人行道板800平方米、路缘石200米、雨污检查井12处、检查口16处、更换污水检查井盖6套、修补文化墙2900多平方米、硬化空坪1200平方米。

突出抓好“三项整治”。一是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和校车管理整治。采取“上下学定岗值守为主、交通平峰巡逻为辅”的方式,严查、严管、严处学校周边车辆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学生上下学见警率达100%。二是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整治。实行劝管结合,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始终做到交警、交通、城管等职能部门每天有车巡逻、有人执法,确保市容市貌规范有序。三是停车场(泊位)专项整治。全面开放停车场,全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停车场3428个停车位均已全面对社会开放。同时不畏艰难,大力度依法对南津路、芝山路、潇水路、黄古山中路、中山北路等主次干道实行全面禁停,实现了“重大节假日不堵车”的目标要求。

文明劝导引领风尚。坚持不懈开展宣传教育,在强化社会宣传的同时全方位进行校园宣传。利用广播室、学生会、读报课、主题班会和专家讲座等平台,在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民警深入中小学校上交通安全课。坚持专业劝导、单位劝导、志愿者劝导齐头并进,实现文明劝导常态化。全区万余师生上街参与文明劝导,累计劝导时间3万多小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全体市民增强交通意识,规范交通行为。

申报名城显风韵

位居楚粤要冲的古城零陵,自古乃楚南都会。从公元前124年建城算起,她已有2130多年历史,建城历史在湖南仅次于长沙。早在夏商时代,她就是我国最早的34个古地名之一。

流水悠悠,自古至今。作为与长沙、岳阳、衡阳一道早就名列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的零陵,近年来按照永州市委、市政府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部署,提出“建设文化旅游旺区”的城市发展理念,注重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互相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指日可待。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该区对处于柳子景区等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和历史街区,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和严格的规划控制,对“两山一水”(东山、西山、潇水)这个古郡核心区进行了有效保护和强制性保护,对核心地段做了冻结处理,确保古城风貌的完整。

在此基础上,该区邀请全国历史文化保护知名专家前来实地考察指导,先后投资千余万元聘请国内最高水平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永州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编制柳子景区、周家大院、潇湘古镇、潇湘风光带、生态新城等景区的总体规划、修建性详规和控制性详规,编制柳子街、正大街(解放南路)和老埠头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编制潇水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规划。

沿袭古城肌理,零陵历史街区的改造始终与历史文化较好地融合,保持了历史文脉的延续。近两年来,该区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投入和社会资助等途径,先后融资5亿多元用于古城建设。本着“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理念,修缮柳子庙、周家大院、回龙塔、文庙、武庙、节孝亭、福寿亭、张浚故居等一批历史文物古迹,完成大西门-内河街古城墙展示工程,东城门修缮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老埠头历史文化街区内2处历史建筑的修缮,拆除南城门城墙遗址旁的违章临时建筑,完成城南护城河保安桥的修缮,将解放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更名为正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合力打造,历史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柳子街是零陵有名的古街,以前房屋风格不一,有的还年久失修。该区投入3000万元进行柳子街保护修复工程。在修缮中,以零陵古城风貌为特色,以传统城市人居文化为内涵,做到“修旧如旧,风貌协调”。

投资4000万元的萍岛生态文化园建设也已完成。在潇湘二水汇合处的萍岛上建好游步道、码头等配套设施,修复建设萍洲书院,建成名家讲座、艺术交流创作基地,同时配套建设高端会议设施以及特色餐饮设施。一个展示“诗画潇湘、文化零陵”的历史文化综合旅游区初步形成。

2015年7月10日,是零陵古城建设历史上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天,总投资70亿元的“零陵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保护开发项目在北京成功签约。项目由伟光汇通集团为永州市零陵区全力打造,该公司将为此项目投资38亿元,其余资金该区自筹。“零陵古城”项目将以宋代湘南建筑为隐形骨架、以明清建筑为主体形态、以潇湘永州文化为灵魂,打造集生态文化休闲、民俗文化体验、市井文化消费、主题游乐互动、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和5A级历史文化旅游和国际旅游度假古城。项目总用地约1480亩,建设期限为6年,建成后2年内可实现年接待游客量500万人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约1万个。

文物遗存、古城风貌与文化积淀、文化背景互相映衬,展现出“零陵古郡、潇湘绿城”特有的综合形象,呈现出零陵大地人文荟萃、山川秀美的独特神韵。

文明城区展魅力

零陵,是一座有爆发力的城市,立言立行,有崛起的力度;零陵,是一座有感召力的城市,政通人和,有情怀的温度;零陵,是一座有展示力的城市,提升品位,有比肩的刻度。

2013年以来,该区紧紧围绕争创省级文明城区的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素质日益提高。2014年,零陵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文明城区。

在文明城区创建过程中,该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工作理念,着力解决人们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该区每年70%以上的新增财力都投向了民生领域。实施城区教育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近两年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城区学位建设。总投资3500万元的市四医院综合楼已经竣工,可开放床位500张,将有效改善患者就医环境,整体提升该区综合医疗服务能力、诊疗水平和应急能力。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城乡安全管理网络。全面整合群防群治资源,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夜巡。每天由一名区级领导带队、每个办事处每晚有21人参加夜间巡逻。公安部门始终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治安巡逻,同时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对各类刑事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社会环境平安和谐。

由区委宣传部牵头,该区开展网吧专项整治,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2014年3月以来,共查处违规违法经营网吧54家,其中取缔9家,停业整顿并顶格罚款20家,查处数量远远超过前10年的总和,受到文化部的关注和肯定,得到群众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强化宣传发动,注重熏陶感染。制作创建省级文明城区、讲文明树新风宣传短片在安康广场巨型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利用施工围墙书写大字标语,利用宣传栏刊发相关知识,印制《文明市民手册》及各种宣传资料,在公交车停靠站台制作宣传广告,在区内各主要路段制作不锈钢户外宣传栏,使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风生水起,文明劝导扎实有效。完成网络注册志愿者人数6.6万人,新增注册团队11个,播种温暖与希望的队伍得以壮大。2014年3月以来,区里组织各单位的1000名劝导员,分批上街进行文明劝导。目前已有2万多人次参加了城区文明劝导。文明,在零陵正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志愿,在零陵已然成为一种风尚。

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齐步走”教育实践,提升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文明素质。运用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综合力量,切实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文明礼仪、卫生健康知识等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

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激励作用,大张旗鼓地推树各行各业先进典型模范。先后开展“身边好人”、“十佳媳妇”、“十佳美德少年”、“十佳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起蒋冬林、袁忠民等在全省较有影响的先进典型,使零陵的城市品格得到升华。区内26家省市文明单位与各社区进行了结对共建。

奋斗无止境,创建不停步。在建设开放、文明、富裕、幸福新零陵的征程上,62万零陵人民将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自加压力奋力前行,一幅“山水绿,人文明”的崭新画卷,正以耀人眼目的美丽在潇湘源头的千年古城展现……

(本版照片均由杨万里摄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