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飞王湘陈敏贺静
编者按:
三年前,衡阳市妇幼保健院举全院之力,通过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全院上下十分珍视来之不易的荣誉。该院在承担妇幼保健公共卫生任务、医院基本建设、医院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医院文化建设、医疗质量服务、信息化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可喜成绩,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明星医院。
隆冬时节,红梅花开。在衡阳市妇幼保健院确认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三周年之际,我们慕名走进湘江河畔的衡阳市妇幼保健院,一栋栋华丽的建筑裹着一片片耀眼的翠绿扑面而来:大厅宽敞明亮,窗明几净。信步病房大楼,来到温馨的产科病区,医护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胸前的蝴蝶结伴着轻柔的脚步、甜蜜的笑容。病人们在亲属的陪伴下,悠闲漫步,显得那么温馨和谐……
梦想召唤,使命催征。
2012年12月21日,省卫计委发文确认衡阳市妇幼保健院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
这块金灿灿、沉甸甸的奖牌,凝聚了衡阳妇幼人多少汗水,拥有多重的分量!
岁月蹉跎,时光荏苒。衡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刘志伟、党委书记许萩琰内心激动而又不失沉稳,心中释然而又不忘使命。回眸历程,检点岁月,这两位创建“三甲”的领军人物更觉任重道远:“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三年来,标志着衡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三甲’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平台,我们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心之所念,芸芸百姓,情之所系,妇女儿童。
溯流·筑梦
几度蹒跚,几经风雨。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3年,1985年由保健所改为保健院,1994年成为衡阳市创建最早的国家级爱婴医院,1997年创建成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2011年通过湖南省卫生厅三级妇幼保健机构评审。
从当年门可罗雀的诊所,到现在车水马龙的医院,这天上人间的起落,诠释了汗水与收获的关系。
许多医院职工都感慨地说,衡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敢于“亮剑”!有了这种精神就会敢想、敢干、敢于创新。
医院历经60年沧桑,经过几代人的奋斗,现已发展成为衡阳市一所功能齐全、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管理科学,集妇幼保健、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妇幼保健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医院占地面积72.03亩。其中西院6.03亩、东院66亩;西院建筑面积14901.63平方米,东院建筑面积28432.31平方米。该院在职人员56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67人,高级职称89人。该院现设13个职能科室,9个保健科室,18个临床、医技科室。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不断求发展,求创新,走特色办院、质量兴院、改革活院之路。2014年完成门诊624670人次,住院19232人次,总收入18988万元。分娩量5895人次,比上年增长20%。住院分娩连续四年名列衡阳市属医院第一。今年各项业务指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顺利通过爱婴医院衡阳市级和省级复评。
搏浪·逐梦
潮涌杏林,春光无限。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内,草木葱茏,繁花似锦。这里一年四季飘荡着幽幽的清香,这里一年四季鼓荡着向上的力量。衡阳市妇幼人铆足了开拓进取的精神,一如既往,永不歇息。他们攀上一座又一座高峰,去领略更加旖旎的风光。
创建“三甲”三年来,该院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医疗行为更加规范,医疗服务更加满意,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医疗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卫生环境明显改观,医院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实现了医院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医院规模上等达标。东院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医院就异地新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功能定位、资金来源等进行最终定夺;召开了就新建项目设计的专题职代会,全票通过一家设计方的设计方案。衡阳市委、市政府已将此项目列入“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2016年衡阳市重点民生项目。经过专家建议后作出最终定夺:新建项目拟建一栋19层住院楼、一栋5层医技楼及一栋4层门急诊楼,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约2万平方米,总床位数500张,总停车位约1003个,可容纳日门诊量3000人次。项目计划总投资6.1亿元,拟自筹1.9亿元,银行贷款4.2亿元。项目建设周期2014年至2017年。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投资30万元对水疗室、中心药房进行装修改造及搬迁;投资100多万元,对整栋门急诊大楼进行内部装修,在患者较集中的重点楼层增设4个收费、检验窗口;新开设PICU和产三科两个科,增加35张床位,极大缓解病床短缺问题。对科室进行重新布局,把儿科门诊和儿科输液室,妇保科和体检中心分别调整到同一个楼层,对小儿外科、水疗室、产后康复科根据需要调整,流程更加合理化、人性化。投资约450万元添置医疗设备;投资20多万元添置消防设施;投资4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软硬件建设。
去年以来,该院医疗设备投资约450万元,购置一套广域眼底筛查仪,一套高清腹腔镜,两台迈瑞T5心电监护仪、婴幼儿氧舱及听力筛查仪、西门子血气分析仪、科曼监护仪、新生儿常频呼吸机等。并为高压配电房更换高压真空断路器,投资20多万元用于消防设备设施添置。
人才是立院之本。知识与能力如人之两腿,鸟之双翼。去年医院共举办1次省级培训、5次衡阳市级培训、22次院内培训,其中诚邀国家级、省级专家来院讲学9人次,王桂田、黄菊芳两位业务院长开展培训讲座6次。积极组织防控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禽流感、手足口等传染病类的专题讲座5次、爱婴医院专题培训3次,全国“妇幼技能竞赛”赛前集训3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去年,该院先后派分管院领导及医务科、护理部负责人到台湾参观学习,选派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到北京妇产医院、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清华大学玉泉学院参观学习。今年选派妇产科、儿科、检验科、麻醉科等多个专业共计10名中青年骨干医师到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中南大学湘雅附三医院、中南大学湘雅附一医院等全国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进修学习,积极促进业务人才成长。
该院以活动为载体,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近年来,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竞赛”、“停电应急演练”、“病历书写比赛”、“外科缝合打结比赛”、“医患沟通中的语言与行为艺术”等载体活动,多渠道提升服务能力。并举办“我身边最美妇幼人”演讲比赛;组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举办全民读书月、“幸福人生”征文比赛,全院征文100余篇,展示职工风采,传递正能量。
建设人才梯队。去年,该院组织83名同志参加中初级职称考试,31名同志参加高级职称考试,有18名通过;有14名同志获得本科学历;选拔2名管理干部。经过“双选”考试、公开招聘考试方式招录35名专业技术人员入院。其中高级人才研究生2人、紧缺人才7人,实用型人才4人、其他工作人员22人,公开招聘护士33人。
今年举办衡阳市爱婴医院师资培训班,从爱婴医院复核方案、爱婴医院复核工作标准及流程讲解与实训等方面培训,并进行爱婴医院复核县级师资考试,认证59名县级师资。举办衡阳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婴知识培训班、全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干预技术培训班、全市儿童保健门诊合格县创建培训班等。
卧薪尝胆,巧发“内功”强筋骨。医院着力整章建制,有章可循,去年,该院重温《衡阳妇幼》制度书,重新制定10条制度,包括公务接待及用车、出差管理办法,急诊出车管理办法、医疗设备建档管理办法等。尤其注重床旁交班、三级查房、死亡及危重病例讨论、会诊制度的落实等,强调医患沟通。医务科对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会诊制度、医师交接班制度等内容重点指导和督察。
该院着重修订落实医疗护理病历书写奖惩条例,规定在终末质控管理中每发现1份IV病历,病历书写者、科主任(护士长)、科室各扣100元;每发现1份V级病历,病历书写者、科主任(护士长)、科室各扣500元。通过采取过硬措施,病历质量明显提高,归档病历优良率达90%以上,无不及格病历。医疗纠纷、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一年比一年少,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今年,该院医务科连同科教科、药剂科组织医师、药剂人员学习,定期进行处方点评,严控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药剂师抗菌药物调配权管理。通过一系列措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降至41.77%、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降至13.3%,DDD值下降至25.8,今年6月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完全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取得该项工作近年来最好成绩。
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去年,该院投资279万元用于信息化软件建设,已完成HIS(医院综合管理)系统的上线,LIS(检验系统)、PACS(影像系统)、EMR(电子病历)、OA(电子办公)系统全部完工交付使用。投资95万元用于硬件方面的信息网络升级改造,大大改善医院网络现状。
教学交流不断加强。名医有绝技,妙手能回春。医院鼓励管理干部及专业技术骨干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今年邀请国家妇幼中心专家蒋竞雄博士、省级专家岳少杰、尹飞、贺湘玲来院讲学3次,培训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为提高广大职工学习英语兴趣。自4月份开始,利用每周三晚上休息时间组织大家学习英语,特邀南华大学外语学院卢佳副主任来院授课,至今已开课12次,共有400余人次参与学习。在医院这种“充电聚能”的良好氛围中,该院临床医护人员不断创新,近三年开展新项目近50项,市级立项6个,省级立项3个,医疗技术水平蒸蒸日上。
丰碑·圆梦
刘志伟院长说:“作为一名医生,或一家医院,讲再多大道理都没有用,其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只有9个字,就是在医疗技术上让老百姓能‘看好病’,在服务流程上让老百姓‘好看病’,在职业道德上让老百姓感受到‘看病好’!”
“看好病、好看病、看病好”简单的9个字,浓缩了这所三甲医院的使命、责任、追求和梦想。站在新起点,这所医院正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实现着打造妇幼保健医疗航母的宏伟梦想。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始终坚持“以保健为中心”的办院方针,认真履行全市妇幼卫生业务管理与指导的职责,坚持以控制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降低出生人口缺陷为重点,全面落实妇幼保健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任务,加强服务和指导基层妇幼卫生工作职能。
健全保健管理。今年该院狠抓评审促“两率”:即开展孕产妇死亡和危重孕产妇评审。召开全市孕产妇死亡评审会议,对发生在衡阳市医疗机构死亡的3例孕产妇进行评审。召开全市危重孕产妇评审会议,以1名抢救成功的危重孕产妇为例,以产科质量为突破口,以产科合并症或并发症为重点,总结成功经验,将控制孕产妇死亡关口前移,有效提高基层业务知识技能。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召开衡阳市上半年新生儿死亡评审会议,选取4份典型新生儿死亡病例,从孕产期保健、新生儿窒息抢救、早产儿护理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县、乡、村级医护人员三基培训、规范儿科用药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近几年来,个别县市区妇幼卫生工作一直存在组织管理不健全、妇幼卫生信息报表不规范等问题,去年,该院保健科抛弃以往采取的上报行政管理部门后由其督促整改的工作模式,在掌握问题的症结后,上报衡阳市卫计委,直接派出市级专家进驻到其辖区进行基层蹲点工作,帮助其建立完善的妇幼信息资料库,传递妇幼卫生工作新理念、新方法,完善质控与督导工作流程等,效果明显。
深化保健科研。去年该院先后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妇幼保健院、省儿童医院合作完成医务人员预防儿童虐待知识与态度调查、早产儿视网膜病防治现状和管理模式研究、0-6岁儿童血铅流行病学调查3个科研课题,独自申请承担衡阳市级课题——农村婴幼儿喂养与健康干预应用性研究。同时新生儿听力检测中心发展速度快。自2012年成立以来,衡阳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开展单位由2013年的57家增至去年的69家。去年全市筛查人数达67530人,辖区初筛率达89.86%,机构初筛率达88.49%。
创新保健服务。去年该院筹建衡阳市儿童眼保健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由原来的2个项目增加到4个项目,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开展过敏性疾病防治,申报盆底治疗中心,拓宽保健范围,满足保健需要,首次推行危重孕产妇死亡评审。医院继续进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建立覆盖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等,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特别是几个国家级项目的开展,加强衡阳与国际妇幼保健接轨,提升衡阳妇幼保健整体水平。
今年该院继续“以临床为依托,以保健促临床”,降低剖宫产率,增设2个擅长于宫腹腔镜诊治技术的科室,为广大妇女同胞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扩大普通儿科的诊治病种,加强省属重点建设专科——妇科、市属重点建设专科——儿童重症监护室建设。形成集产前检查、产前诊断、产科急救和监护、产后康复及月嫂培训一条龙特色服务模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该院圆满完成省卫计委规定的相关指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75‰,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4.54/10万之内,产妇建卡率达94.8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8.98%;产妇早检率达88.5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6.98%,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89.02%;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2.11%,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89.86%。今年衡阳市孕产妇死亡率历史最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9.01/10万,较去年14.54/10万有大幅下降,妇幼卫生工作各项指标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数字是枯燥的,但这些枯燥的数据背后,却凝聚着衡阳市妇幼保健人员的辛劳和汗水。“每一条曲线升降,都意味着千百万个家庭的完整和生命的延续。”院长刘志伟动情地说,“为了母亲的微笑,哪怕一条曲线每年有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变化,都牵动着我们的心,都值得我们的付出!”
梦想·飞扬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丰碑无语,行胜于言”,患者在我的心中有多重,我在人民的心中就有多重!病人在我心中是神圣是使命,我在病人心中是幸福是收获!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是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全体员工行为的原则。进入医院门诊大厅,就能看到笑容可掬的导诊人员和志愿者。全年无节假日门诊、检查,弹性工作制,预约诊疗等24条便民惠民措施,以及病友服务中心开展门诊一站式服务,尽心尽力解决患者的困难。
临床科室功能齐全,学科分布结构合理。该院设置了妇科、产科、妇产综合科、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及急诊科等。妇科为省级重点建设专科,三年来投入科研项目研究、设施设备300多万元,病床使用率达126%;产科设有母婴同室、VIP病房,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
创新是事业进步的动力。衡阳市妇幼保健院东院的设计理念在人性化、合理化、科学化的基础上追求创新。该院结合生育放宽政策,为满足生育需要,迎合医疗市场,增开产三科;儿保筹建衡阳市儿童眼保健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由原来2个项目增至4个项目,开展过敏性疾病防治,拟开展地中海贫血检测与防治;妇保申报盆底治疗中心,拓宽保健范围,满足保健需要。
专科建设重点突出,诊疗技术精益求精。近年来,该院省属重点专科妇科主要发展方向是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先后选派3名技术骨干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附二医院等“三甲”综合性医院进修学习,开阔视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和子宫肌瘤剥除等技术娴熟,成功完成衡阳市首例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妇科手术微创比在80%以上。目前该院妇科年门诊达18万人次,住院病人达9000人次,各类手术3500台次。
衡阳市属重点专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学科建设上下硬功夫,先后选派2名技术骨干到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进修学习,添购血气分析仪、高频呼吸机、有创及DUPAP呼吸机等医疗设备。先后开展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技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联合DU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等新技术。加大科研力度,开设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临床研究及先天性肢体畸形病因流行病学研究2个科研课题,巩固该学科在衡阳市的技术领先地位。
该院产科是衡阳市产前诊断中心,能熟练应用羊水穿刺及四维彩超进行产前诊断,年分娩量连续17年位居衡阳市第一;每年抢救子痫、子宫破裂、胎盘早剥、产妇出血、失血性休克及DIC等疑难危急重症孕产妇2000余例,抢救成功率99%。
去年,该院顺利通过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验收。经国家卫计委组织省级专家进行严格考核评估,妇产科被认定为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现已逐步完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硬件和软件建设,标志着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力和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锦上添花。该院儿科系统能熟练进行儿科常见疾病诊治和新生儿窒息、儿童感染性疾病及急危重症患儿救治。衡阳市级重点建设专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科率先在全市开展“外周血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低分子肝素钠和前列地尔治疗血管栓塞性疾病”,达到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成功抢救了胎龄26周、体重仅680克的超低体重儿,危急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达95%;小儿外科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新生儿畸形矫形术、小儿泌尿外科畸形矫形术,尤其擅长先天性巨结肠及新生儿手术。医院各项医疗技术开展成熟,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健康需求。
核心制度落实到位,医疗质量全面提升。该院将医疗质量管理贯彻在医疗保健服务的全过程,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抓好环节质控,坚持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的相互反馈制度,加强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沟通,严防发生医护差错,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深化护理质量内涵,创新护理服务模式。该院完善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编写《母乳喂养培训教材》、《护士礼仪规范及文明用语手册》等培训资料。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流动护士站、APN弹性派班,坚持“六声、四心、三到位”服务承诺,实现全程无缝隙照护;重点抓好环节质控工作管理,组织护士长采取晚夜班、节假日查房及科室自查等形式,每月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病友座谈会”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妇科病房、新生儿科病房先后被评为全省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大爱无疆”,有爱就有阳光!阳光下的白衣使者,捧出一颗拳拳之心,让它律动,让它温暖,让它发光。
作为衡阳市唯一的一所儿童专科医院,衡阳市妇幼保健院一直把关爱儿童作为己任。该院成立小太阳康复科,去年接受治疗患儿中已有7名重见光明,15名听力恢复正常。去年“六一”儿童节,医院组织专家在市孤儿院义诊时,发现一名6个月大的患儿肚子肿胀,脸色蜡黄,哭闹不止,生命危在旦夕,医护人员马上将他带回医院小儿外科进行抢救,为他免费摘除了一颗巨大肝囊肿,使孩子转危为安。
凭借细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品牌声名远播,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不断提高,业务量连年提升。
鲜花簇拥着笑脸,锦旗舞荡着春风。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每一个医护人员心中都有一个甜蜜的梦,那就是在秀美芳香的杏林中,开一瓣花,染一块绿,尽心尽责问心无愧地融入“杏林橘井园”,成为骄傲自豪的妇幼保健“杏林中人”。
“我是蒸湘大地护花天使,我是送子娘娘飞落凡尘,无影灯下捧出新的生命,一腔热血守护天下母婴……”
奋斗是梦想的动力,创新是梦想的风帆。衡阳市妇幼保健院,背负着“三甲”闪耀的荣誉,背负着衡阳人民的期望,背负着历史发展的重任,背负着无上崇高的信念,正铿锵高歌,快马加鞭,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信心,乘上了时代前进的特快列车,风驰电掣,轰然向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