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沅江芦笋”滋味长

2020年11月25日 10阅读 来源:湖南日报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本报记者郭云飞杨军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孕育了灵秀的水城沅江,那星罗棋布的湖泊湿地,神秘撩人的万顷苇荡,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心驰神往。

“寒山冰雪三九风,伏于深处扎新根。楚天云雨第一雷,便是芦笋破土声。”春来洞庭湖,沅江芦笋俏。广袤的湖州上,一根根初生的芦苇嫩茎——芦笋,不甘寂寞地破土而出,它们在春雨中亭亭玉立,在春风中倩影婆娑,在春阳下青翠似竹,尽性地展示着绿色之韵、野性之美。

“沅江湖州三仙草,芦笋野芹和野蒿”。沅江芦笋堪称洞庭野珍,是大自然对沅江无私的恩赐。

沅江芦笋生长在南洞庭湖的滩涂湿地上,不用人工栽培,无需施肥撒药,特殊的地理、水质、土壤和气候等自然环境,孕育了它异于常规蔬菜的品质。随着清香脆嫩、润滑柔软、鲜美爽口的“沅江芦笋”走俏,口齿留香之余,个中滋味令人回味绵长……

舌尖的美味

芦笋既是时令野菜,亦能腌制贮藏,历来是洞庭湖区的一道美味佳肴。

阳春三月,水乡沅江,洲野茵茵如缎锦,芦笋皎皎似虫草。这时候,左邻右舍的妇女、小孩便成群结队去堤外的湖洲上采芦笋。

把芦笋采回来,还得根根剥出笋芯来。刚剥出来的芦笋芯莹碧如玉,好看极了,且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清香。但芦笋不能趁新鲜就切炒着吃,还得煮沸焯水去苦。芦笋煮得芳香四溢、由碧玉色变成了鹅黄色后,便可以出锅用清水漂洗一下,再浸泡着留待食用。此时的芦笋清黄汪亮,嫩不胜掐。

沅江芦笋贵在天生,故而苗粗、壁厚、肉嫩、柔滑,食用营养结构远胜人工栽培的蔬菜。芦笋作为一种湖州美味,有许多种吃法,凉拌、清炒、炖煮、下火锅、做熟食皆可,亦可与鱼、肉、鸡、蛋配制成菜,不论何种制作,芦笋均清香爽口,味道独特。

芦笋煮河鱼是沅江人最爱的一道美食。一名沅江籍人士在博文中写道:“待到春日里几番春雨绵绵,湖洲变得绿意盎然,洲渚上的芦笋、芹菜、藜蒿都相继破土而出,这些都是家乡人眼中的洞庭野珍,乡人们命之为‘洞庭三仙草’。家乡人吃芦笋一般是下火锅,芦笋煮河鱼是湖乡人最恰到好处的美味。想想吧,河鱼包着一肚子鱼籽在锅里炖得乳白生香,再从清水里抓出几把芦笋来,边吃边下。芦笋清香,河鱼鲜美,就是神仙也得流口水啊。”

过去,芦笋只是湖乡的一道美食,外地城里难觅其芳踪,随着沅江芦笋产业勃然兴起,鲜笋、干笋、芦笋饮料、芦笋饼干、芦笋面条和芦笋即食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走出水乡,成了大中城市的时味湖珍。“沅江芦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渐渐地在全国范围内播散开来。在今年3月“沅江芦笋”广告语征集活动中,应征者的邮件、信函接踵而至,妙语连珠。“品沅江芦笋,享健康人生”,岳阳市华容县治河渡镇月亮湖学校的肖云兰对芦笋的保健作用推崇备至。“万顷生态湿地,一品沅江芦笋”,安徽省枞阳县的白平,对芦笋的品质称赞有加。“洞庭好风光,沅江芦笋香”,留在湖北荆门范雪梅记忆中的芦笋,就是那种特别的淡淡的香味。而江苏高邮市曹万笙的“一日沅江客,一生芦笋情”,则将芦笋情结抒发得淋漓尽致。

淡淡的乡愁

晋人张翰在洛阳为官时,因秋风起而怀念家乡松江的菰米饭、莼菜和鲈鱼,于是“莼鲈之思”成了游子在外思乡求归的典故。芦笋同菰饭莼羹一样,虽不是什么显贵之物,但在游子来看,却是家乡的味觉记忆,是舌尖上的乡愁。

“喝碗芦根汤,当兵别家乡。”居住在沅江市区的江建宏至今记得他1977年当兵时的情景。

那年秋天,16岁的江建宏被特招为飞行员。在参军离开沅江之前,他母亲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芦根(芦笋的根茎)汤,叫他趁热喝下,说是喝了芦根汤,身体少病恙。他仰脖一口喝干,把芦根的香气装进肚里,把母亲的叮咛记在心中。从此,芦根留在他记忆深处,时常勾起他对故乡的牵挂。

从沅江泗湖山镇华星村走出去的谭女士现在东莞工作,她每次回老家探亲,母亲总要从坛子里掏出腌制的芦笋,做一道芦笋煮活鱼。谭女士说,那是她感觉最可口的佳肴。临行前,母亲还要包装好几袋芦笋,让她带到东莞吃。她回东莞后邀约沅江老乡,大家围炉而坐,一边品着家乡的芦笋,一边聊着童年的趣事,好不惬意。

沅江万子湖乡有一个叫撂刀口的四面环水的小岛,距城区40公里。过去,居住在岛上的村民就医不便,有点小病痛就喝点芦根汤。村民李某告诉记者,有一次他高烧口渴,全身酸痛,卧床不起,连续几天服用芦根汤后就好了。从此,芦根成为他心中烙下清晰符号的物象。而今他常年在外打工,每当想起家乡时,那遍野的芦笋便浮现在眼前。

沅江人钟情芦笋,缘于其味道鲜美,且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既饱口福,又保健康。

沅江芦笋天成野赐,被誉为“洞庭虫草”。最近,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取样分析检测表明,“沅江芦笋”含16种氨基酸和大量的膳食纤维、蛋白质,以及硒、钾、钙、镁、锌等成分,是天然无污染的保健野生植物资源,食用“沅江芦笋”有益于人体健康。

芦笋食药同源,自古以来备受推崇。《神农本草》将芦笋列为“上品之上”,称久服轻身益气延年。《本草纲目》记载,芦笋具润肺镇咳、祛痰杀虫、利尿退淋之功效,能解诸内毒。《中华医典》详述芦笋内含芦丁、维生素C,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吸收,可作为高血压、冠心病人的食疗方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芦笋是营养、美容、减肥、抗衰老的保健佳品,且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功效。

人文的记忆

自然与人文,物华与思想,当两者之间奇妙融合,便会富含浓郁的人文意蕴,积淀厚重的民俗文化。沅江芦笋食用历史已逾千年,其文化底蕴悠久绵长。

古往今来,不少到过洞庭湖的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赞誉芦笋的诗赋。苏东坡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描述了芦笋出土的时令:“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欧阳修品尝芦笋后发出“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的慨叹。王安石更是盛赞芦笋的营养价值:“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洞庭湖区还流传着许多有关芦笋来历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成为了沅江芦笋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有力佐证,“洞庭龙草”便是一例。

相传在上古年代,东海龙王三公主触犯天条,被打入凡家,受到尖脑壳卿财主的百般折磨。三公主在湖边放羊时,湖乡人深知她的苦楚,非常同情她,待她如待自己的亲人。莲嫂子宁愿自己吃藜蒿野草,省下白米饭给她吃,义娭毑宁愿自己受风寒,脱下身上的棉袄给她穿,那伴打鱼嫂常常跪在湖边为她祷告祈求……

后来,三公主被父亲东海龙王打救回到龙宫,总是念念不忘湖乡人的恩典,一五一十禀告父亲。她父亲非常感激,指派龙王三太子率领虾兵蟹将,用金拐杖牵动龙宫底下的芦根,移到洞庭湖的湖洲上,让它自然成活生长。

芦根冒出的嫩茎,叫芦笋,长得嫩脆香甜,给湖乡人充饥,湖乡人谓之“洞庭龙草”。芦笋长到秋天就有一人多高了,便成了黄灿灿的芦苇,湖乡人用它在湖洲上搭柴棚安家、煮饭、取暖。

尖脑壳卿财主见此情景,想独占湖洲。他吩咐打手,火烧柴棚子,将湖乡人通通赶出湖洲。他还在湖洲上立下碑文:“湖洲是我开,芦笋是我栽,谁敢来碰壁,一定要活埋。”一夜之间,他就成了湖洲大王。

东海龙王闻讯后大发雷霆,他腾云驾雾找到尖脑壳卿财主,张口吹动龙风,吹得他天旋地转,沉没在水中。从此,湖乡人又回到湖洲上休养生息。

岁月更替,沧海桑田,湖乡人心中的芦笋情结始终未变。芦笋作为美食,而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一些文艺界人士还借芦笋抒怀言志,寄情表意。“沅江芦笋/尖端食品/水乡的白富美/湿地的脆嫩鲜……”“早春的湖州/复活的童话/每一根蓬勃向上的芦笋/都是青春派/诗人……”“从湖州上出嫁的日子/亘古不变定在初春/一定带着南方湿地的晨露/晶莹剔透间留下/大湖的灵动与清脆……”在诗人华子、肖皓夫、刘喜良等人的笔下,沅江芦笋充满灵性,意蕴深远。

如今,沅江正挖掘整理芦笋的民俗文化,申报注册“沅江芦笋”原产地证明商标,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向绿色生态食品加工进军,强势推动芦苇产业进入新一轮发展。

“芦笋美食频出新意,苇业风涌再掀大潮。”沅江特色经济的鸿篇巨制,又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沅江芦笋”,“味道”更足了……

(本版照片由沅江市委宣传部提供摄影:廖文刘淼)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